家庭教育益课堂|要点回顾第①讲: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自主性篇

  家庭教育益课堂

  第

  1

  讲

  通过昨晚的讲座,我们了解到自主性的重要性,一个有自主性的人才有产生内驱力的可能。戴利弘老师说,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孩子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在生活与学习中,让孩子有自主感,有能力选择,而不是被迫选择;让孩子尽可能更多的把控住自己的选择,从而激发内在的驱动力。

  经典实验分享

  01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了著名的“习得性无助”心理学理论。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依旧响起,但不会给以点击,取而代之的是把笼门打开。此时塞利格曼发现,狗不但不逃,反而期待电击出现一样,倒地呻吟并颤抖,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那么习得胜无助对人有什么启示呢?实际上,在对人类的观察实验中,心理学家也得到了与习得性无助类似的结果。

  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尝试成人都不准……、不要……时,孩子就好像被电击了一样。久而久之,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会让孩子怀疑做完了事情之后大人是不是又该大声说“不”了。最终也许会如你所“愿”地变成一个“乖”孩子,失去主动性。

  02

  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者对45只猕猴进行的研究发现,地位发生改变的猴子血液中的免疫细胞比例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地位高,则免疫力强;地位变低,则免疫力变弱。一个处于从属地位的孩子,如果遭遇难以掌控、无法预测的情况,或者当挫折感没有地方发泄、没办法获得理解和支持时,就如同患上慢性疾病,慢慢地侵入孩子的身心健康。

  透过这些实验案例拆解以及戴老师列举的诸多在家庭教育中经常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我们深切领会到了自主性的重要性,学习到了在保留底线的同时如何给孩子选择权,而不是给孩子提供无限的选择。

  家长的职责不是包办孩子的问题,而是帮助孩子学会掌控自己的生活,提供引导、支持、教育、帮助和约束。

  课后练习

  1、把孩子能够支配的事情列一份清单,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再加进这份清单里?

  2、问一问孩子,什么事是自己感觉能说了算,可现在还不能说了算的?

  原标题:《家庭教育益课堂|要点回顾第①讲: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自主性篇》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