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河南一母亲离奇失踪,儿子苦寻22年未果:她是怕连累我们

  “我来找一个为保护我,而把自己烧成残疾的人。”

  2016年12月25日,36岁的河南小伙秦洁伟,

  怀着忐忑而又复杂的心情,登上中央电视台《等着我》寻求节目,

  1999年,秦浩伟的重度残疾母亲石素花,在将他和哥哥养大成人之后,

  留下一张纸条,离家出走,自此音信全无。

  母亲失踪的16年间,秦洁伟苦苦寻找,依旧毫无所获,

  儿子长大成人,母亲为何离家?

  在节目组的帮助下,秦洁伟能否顺利找到母亲?

  在他焦急的双眸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催泪往事?

  图为 秦洁伟寻母

  “丑妈妈”

  秦洁伟的家,在河南洛阳偃师市王七村。

  自打记事起,秦洁伟心里便充满疑问,

  小伙伴们的妈妈,都有鲜明的五官、灵活的手指,

  自己的母亲为什么没有鼻子和耳朵,

  脸上还满是疤痕,甚至双手手指也消失不见。

  母亲的恐怖形象,让秦浩伟有些不敢靠近,

  懵懂无知的他,不止一次地向父亲和哥哥询问原因,

  每一次,哥哥都会赶忙捂住他的小嘴,做出“嘘”的手势,让他不要再问;

  而平时严厉高大的父亲,则会沉默不语。

  即便如此,秦洁伟仍旧难忍心中的好奇,没有放弃追问,

  一次,父亲趁妈妈不在家,将全部经过告诉了秦洁伟,

  原来,他的妈妈也曾是个清秀美丽的女人,只是一场大火改变了一切。

  图为 石素花旧照

  1983年冬天,秦浩伟的父亲吃过午饭便外出摆摊,

  他的母亲返回堂屋,踩缝纫机,

  留下2岁的秦洁伟,和5岁的大儿子在厨房玩耍。

  隐隐约约,母亲感觉周围的空气,越来越灼热,

  她转眼一看,烤火的蜂窝煤,不知什么时候点燃了床铺上的棉被,

  接着墙壁上的窗帘也很快被点燃,眼看就要蔓延到厨房大门。

  堂屋通往屋外,母亲本可以直接出门,躲避火灾;

  但是两个孩子在里间的厨房,

  如果要逃生,必须穿过火势凶猛的堂屋。

  图为 大火

  情急之下,母亲没有过多思考,直接跑向厨房的大门,

  用双手死死顶住门板,防止火势蔓延进厨房,

  同时,声嘶力竭地朝着两个孩子喊道:“不要出来!

  不知过了多久,父亲终于结束摆摊,

  见到自家房子火光通明,朝外冒着黑烟。

  父亲没有任何犹豫,匆忙冲进火里,将母亲和兄弟二人一一救出。

  秦浩伟和哥哥只是吸了一些烟尘,昏迷过去;

  可母亲却面目全非,落下满身残疾。

  为尽快筹措治疗费用,父亲拼命打工挣钱。

  图为 秦洁伟父母

  半年后,母亲进行完两次手术,

  成功修复被烧毁的下嘴唇,吃饭时,不会再往下掉饭菜,

  只是,她的左手只剩下手掌、右手被烧毁两根手指,

  耳廓和鼻子都已消失、手臂皮肤也遭到严重的破坏,

  母亲成了重度残疾病人,彻底失去劳动能力,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父亲不仅需要负责种地、务工,赚钱养家,

  还要包揽洗衣、做饭,等一系列家务活。

  秦洁伟依稀记得,那段日子,父亲白天总是外出务工,

  晚上熬夜将批发来的棉线,加工成手套,用来换口粮,

  虽然日子过得很穷苦,但秦洁伟一直觉得他的十分快乐。

  天不遂人愿,1988年,秦洁伟的父亲,被检查出脑部恶性肿瘤。

  一家人东拼西凑,筹齐手术费用,将父亲送到医院做了开颅手术。

  虽然手术顺利,可秦洁伟一家,却因此债台高筑,

  本该休息静养的父亲,不得不赚钱还债。

  没过久,原本尚未痊愈的父亲,病情复发。

  虽然被及时送医接受救治,却再也无法下床。

  图 卧病在床

  凶猛的病情,不仅让父亲承受肉体的痛苦,还要饱受内心的煎熬。

  看着两个尚未长大的儿子,只能躺在床上的他倍感无奈,

  因为失去经济来源,一家人只能吃着红薯、咸菜、玉米饼子充饥,艰苦度日。

  1989年8月,秦浩伟的父亲在病魔的折磨下,抱憾而终。

  彼时,他还只有9岁,不明白死亡代表着什么,

  他紧紧篡着父亲的双手,使劲地揉搓,

  可那双粗糙而又厚实的手,却怎么也搓不热。

  撑起一片天

  秦洁伟和哥哥,守着父亲的遗体,整整哭了3天,

  在亲友的帮助下,父亲得以安葬。

  孩子年幼,秦洁伟的母亲只能强忍悲痛,努力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切菜做菜,她尚且可以勉强用右手虎口,紧紧夹住刀柄或者锅铲,缓慢完成,

  图 艰难的动作

  可家里的两亩地,却带给她不小挑战。

  玉米收获时节,正常人只要手一使劲,将玉米往下压,就可以将玉米收割,

  但母亲的手只剩嫩肉,没有表皮,

  如果硬压,会将手磨破,

  母亲只能勉强,用胳膊夹住玉米,拧几圈后再往下拽。

  玉米收割后,玉米的秸秆也需要割下来。

  母亲用毛巾包裹住双手,腋下夹着镰刀,一点点地割,

  即便如此,母亲的手也常被玉米尖锐的叶子,割得鲜血直流。

  图为 收割秸秆

  至今,每当秦洁伟回忆起母亲割秸秆的样子,心都会揪成一团。

  当时他和哥哥,看着母亲满手伤痕,

  不忍让她一个人干活,想放弃读书,

  读过一些书的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

  总会语重心长地告诉兄弟俩:“必须上,再苦再难也得上学。”

  还有一次,家中的果树需要喷洒农药。

  图 喷洒农药

  正常人可以抗下100斤的药水,

  但秦洁伟母亲羸弱的身躯,只能勉强承担一半的重量。

  喷洒农药时,由于长时间体力透支,她不小心连人带车,翻进沟渠,

  直到兄弟俩放学,满身泥泞的母亲才被救上来。

  即便这样,母亲也从未掉过一次眼泪,说过一句苦话,

  “面对困难,我妈妈是坚强的人。”

  云开月明

  母亲身残志坚,永远埋头苦干,

  在她的影响下,秦洁伟和哥哥也非常懂事,学习认真刻苦。

  几年后,哥哥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被高中录取,

  报到那天,哥哥载着秦洁伟,兴冲冲前往学校。

  图 前往学校

  以前,在家附近读书,秦洁伟和哥哥,都会用粮食抵扣学费,

  学校的工作人员知晓家里的情况,通情达理让兄弟俩能接受教育。

  然而考上高中以后,情况和原先截然不同,必须先交200元的报名费。

  哥哥深知家中贫困,但他渴望读高中、上大学,

  为了将来有个稳定的工作,能让母亲和弟弟享福。

  他还是艰难地向母亲提出,要200元学费的请求。

  其实,从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母亲就一直在发愁,

  但家中债务实在太多,已经没人愿意再借钱给他们家。

  “孩子,咱家是真的没钱,你就读完初中算了吧。”

  听完孩子的话,母亲满脸辛酸,转头进入厨房抽噎起来。

  这是自爸爸去世后,秦洁伟第一次见母亲哭。

  谈起往事,秦洁伟印象深刻:,

  遭到拒绝后,哥哥躺在床上哭了3天,便外出打工,

  后来,在秦洁伟16岁那年,哥哥报名参军,去往甘肃兰州。

  而秦洁伟完成初中学业后,在村子附近一家工厂打工。

  图为 工厂工作

  1999年,哥哥通过努力,如愿考上军校。

  从兰州去往学校时,哥哥专程绕道,回家看望母亲和弟弟。

  那几天,母亲非常高兴,脸上总是笑容不断,

  而秦洁伟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我们家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一张字条

  3个月后,一天下午,秦洁伟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

  “妈,我回来了。”

  本以为能吃到母亲为他备好的热腾饭菜,

  然而秦洁伟却怎么也找不到她。

  屋前屋后搜寻几遍之后,他在屋内的桌子上,发现一张字条和一支圆珠笔。

  是母亲的字迹!秦洁伟赶忙拿起字条阅读。

  图为 留下的字条

  纸条上,母亲告诉秦洁伟,她要去南京看病,并叮嘱道,

  “有些事在家能办尽量办,不能办不要勉强。”

  看完字条,秦洁伟的心突突地跳着,整个人惴惴不安。

  家中的钱甚至不够买去南京的车票,她不可能去南京!

  图 儿子的直觉

  秦洁伟猜测,母亲一定是看着两个儿子已经长大、有了着落,

  担心自己的形象和身体会成为他们的累赘,所以选择离开。

  可是,母亲身上没有什么钱财,也没有谋生的手段,她能去哪里呢?

  秦洁伟当即骑上自行车,一边哭,一边找,可找到天黑,仍然没有找到。

  图为 寻找母亲

  从此,秦洁伟就像发了疯一样,

  辞去工作,每天早上带上干粮,骑着自行车,到处找妈妈,

  身体残疾,母亲体貌特征鲜明,本应非常容易找到,

  可秦洁伟连续寻找了3个月,都没有得到一点关于母亲的消息。

  临近春节,秦洁伟不敢回家。

  以前有母亲在,就有家的温暖,

  可如今万家灯火通明,却没有秦洁伟的归宿,

  图 万家灯火

  秦洁伟不想让哥哥操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母亲,

  但无助和孤单让他难以忍受,最终他将母亲出走的事,告诉哥哥。

  之后,兄弟俩花费2000元,在洛阳电视台发了一个寻人启事,依旧没有消息。

  “妈妈回来吧!儿子现在有能力养活你。”

  等着你,等着你

  一年后,在小姨的劝说下,秦洁伟进入县城一家工厂工作,

  领到工资后,思母心切的他,迫不及待地在网上开始“有奖寻亲”,

  每当有人提供线索,秦洁伟都会立即请假,前往寻找,

  却由于线索不实,一次次无功而返。

  转眼又到春节,秦洁伟买来泡面,选择在宿舍独自度过。

  图为 独自过年

  听着窗外热闹的鞭炮声,他泪流不止,

  他来到宿舍旁的山岗,高声呼喊着:

  “妈妈,你有没有吃上饭?你有没有挨饿受冻啊?”

  秦洁伟日夜思念母亲,就这样寻找了16年。

  2016年10月,他无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

  得知许多人在节目中,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

  他当即给节目组,发去一封长长的邮件。

  2016年12月25日,秦洁伟登上节目,

  期盼“希望之门”下,能走出令他朝思暮想的母亲。

  希望之门打开前,这个30多岁的大男孩,紧闭双眼,两腿不停颤抖,

  他太害怕出现令他失望的结果。

  然而,事实不尽人意,

  虽然节目组发动各方力量,努力寻找,却仍是一无所获。

  当看到“希望之门”下,空荡荡的长椅,

  秦洁伟撕心裂肺地哭着说:“哥,没有找着!”

  图 近乎绝望

  节目结束后,秦洁伟仍然没有放弃寻找母亲。

  他辞去工作,在家乡经营一家售卖机械零件的小店。

  虽然外出谋生,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但秦洁伟却不愿意离开,

  “我怕妈妈回来,找不到家!”

  每次有关于母亲的消息,无论秦洁伟在做什么,

  他都会放下手头的事,前往核实。

  这样一来,他经常无法准时交货,小店的生意也是每况日下。

  图为 零件售卖店

  另一方面,寻找母亲的过程中,秦洁伟的年龄渐长,

  亲友担心他的婚姻大事,偶尔会给他介绍对象,

  每次见到女方,秦洁伟总会直言不讳说,

  “我一定要找回妈妈,如果你愿意接受她,咱们就继续交往。”

  虽然,很多人听闻他的家庭状况,都会婉言回绝,

  但最终,一个善良的女孩,被他的真诚与担当感动,不顾反对与他成婚。

  婚后,秦洁伟仍然保持着自己多年的习惯——熬夜。

  “这个习惯是妈妈走后养成的。”

  每次只要闭上眼睛,秦洁伟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关于母亲的场景;

  睡梦中,也全是母亲在外流浪的窘况。

  秦洁伟担心梦境变成现实,不敢长睡,以减少做梦的频率。

  对于母亲出走,秦洁伟悔恨不已,他埋怨自己和哥哥,

  图 悔恨

  “如果我们不长大,她就不会离开我们,我们不该长大!”

  如今,距离秦洁伟母亲离家出走,已经过去20多年,

  虽然希望渺茫,但秦洁伟仍在坚持。

  真心祝愿,这个孝顺的孩子,早日找到自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