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对29岁的陆小曼说:离开他,你的一切我包了!答:你跑不了


实际上陆小曼除了曾经是徐志摩的妻子,还与民国军中俊杰王庚有过一段婚姻,在生命最后一段时光又是与沪上名医翁瑞午一起度过的。但是很少人知道,她曾经与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的胡适也有过一段情。


陆小曼,江苏常州人,生于1903年,父亲陆定是晚清举人,在族中排行第三,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后担任财政部赋税司司长。母亲吴曼华也出生江南名门。


陆小曼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又加她勤奋好学,从北京圣心学堂毕业后,曾经担任顾维钧的助理。她不仅长得漂亮,师从书画名师学习画画,最终成为著名的女画家。写的文章也是灵气十足,还会编话剧、唱昆曲。这样一位才情过人的美人,在当时可谓名噪一时,引得众人狂热追捧也是应有之义。


陆小曼在最美的年华从父母之命嫁给军中名将王庚,因聚少离多,与丈夫感情淡薄。后来喜欢上了徐志摩,为了同丈夫离婚,不顾父母家族的反对,打掉自己的孩子,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在今天看来,陆小曼像是一个被惯坏的孩子,永远只知道向周围索取,真实且任性,有点恋爱脑的味道。这样的性格,大抵是周围的家人朋友无底线纵容的结果。

胡适,则是恰恰相反。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曾经在1938年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1946年又担任了北京大学校长。一生获得36个博学位,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在学术界的诸多领域均有不凡的建树。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身上却带有旧时文人的气质,虽有多位红颜知己,但是一生与发妻白头偕老。他虽然担任过驻美大使,但没有像中国古代士大夫一样,想着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指望着能提出一个什么主意,来彻底的解决中国的问题。他倡导他的学生多多专注学业,不去参与政事,埋首书本,想要重构一个中华文化来慢慢改变中国。这样的主张大概是出于他内敛而又传统的个性,整个人矛盾又和谐,让人印象深刻。


胡适和陆小曼是很有话聊的。吴京曾经说过,他们一起参加聚会,那时胡适和陆小曼,谈天说地,陆小曼对胡适软语撒娇。胡适除了发妻江秀英,还有红颜知己曹称英陪伴,但自古才子多情,胡适本来就欣赏陆小曼,又加美人在旁,还能与他在思想和灵魂上深度交流,也对陆小曼动了情。而陆小曼,在与王庚婚姻存续期间,与徐志摩交往的同时,也许深知胡适和曹诚英关系的同时,还是与胡适发展了一段超友谊的关系。不得不说民国大牛们,真是不拘小节。


陆小曼在和徐志摩结婚前给胡适写过好几封信,因为怕胡适的妻子发现,专门用英文书写,字里行间浓情蜜意,期盼胡适去看她,充满小儿女的情丝。面对陆小曼的痴缠,胡适并没有回应,他的世界有太多东西需要考虑。后来陆小曼和徐志摩结婚,胡适做了证婚人。有过一段情的红颜知己嫁人了,胡适不知道作何感想。

陆小曼由于出身富裕,花钱如流水,结婚以后也是如此,她和徐志摩的婚姻也因此变得捉襟见肘。徐志摩为了家庭开销同时在三所大学兼课,赶诗文赚稿费。但是依然不能赶上陆小曼花钱的速度,在当时全国平均年薪为五个银元的时候,陆小曼一个月的开销是两百银元。

陆小曼身体也出了问题,胃痛和哮喘伴随着她,有段时间甚至经常晕厥。作画和写作以及她的许多爱好都从她的日常中消失了,她变得爱玩。于是徐志摩延请了沪上名医翁瑞午,为陆小曼按摩推拿,后来由于身体的病痛无法缓解,陆小曼在翁瑞午建议之下开始抽鸦片。所以家庭开支也更大了。为此徐志摩有点不满,而且同时他又将心思转向了林徽因。徐志摩的分心,又加上翁瑞午的精心陪伴,陆小曼和翁瑞午关系渐渐有点暧昧起来。但徐志摩对此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幸的是,1931年底,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失事,徐志摩去世了。


陆小曼失去徐志摩,如同失去了支柱。她的生活也来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爱人同时也是家人的丈夫过世,痛失至亲,心情悲痛可想而知。同一时间,陆小曼也饱受外界的各种质疑,压力铺天盖地。认为是她的挥霍无度才导致徐志摩频繁出行,最终导致噩耗的发生。

胡适作为两个人共同的朋友,也是他们的证婚人,期间少不了温言安慰。陆小曼也给胡适写了好几封信,其中一封有这样的句子,我这两年的环境可说坏到极点,不知道还许说我的不是。我还有时恨你虽爱我而不能原谅我的苦衷,与外人一样地来责罚我。又想着等胡适上门找她,要跟他解释一番。但是最终,胡适没有离婚,也没有和陆小曼在一起。


在生活上,没有人供养,对鸦片又开始上了瘾,陆小曼潦倒颠簸可想而知。作为医生兼倾慕者的翁瑞午开始照料她的生活,供养她吃喝穿戴还有鸦片。


柔韧的女子面临绝境,最终没有放弃。在整理完徐志摩的文稿以后,她戒了鸦片,重拾画笔,潜心作画。多年后,陆小曼成为了中国画院的画师,还在上海举办了画展。


这样一个颇具才情的女子,没有和胡适走到最后,反倒是在翁瑞午妻子去世后,成为了他的续弦。胡适虽然可以张口就来甜言蜜语,看到陆小曼抽鸦片,还和翁瑞午走的那么近,就跟她说,离开他,你的一切我包了,但终究没有做到。真正对陆小曼不离不弃的却另有其人。所以不要听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从古至今皆是如此。到晚年的陆小曼大概懂了也悟了,她不像年轻时期那样肆意,获得了真正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