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论证不严谨,漏洞百出!荀子是不是忽悠人?

  《劝学》(节选)这经典,越读越迷糊,越读越觉得荀子在忽悠人。

  你只要多追问几个为什么?

  多辨析、质疑一会,你就觉得《劝学》的论证并不严谨,可以说是漏洞百出、不符逻辑。

  尝试分析,是想告诉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大胆质疑,学会辨析。

  对思维训练是有好处的。

  在《劝学》中,荀子说完“学不可以已”后,先是举例论证,再是概括点明。

  妄图用生活实例推导出人生道理,这样做,不是不可以,得看所举实例与道理之间的契合度、关联度。

  因为说理文不是寓言,寓言怎么扯都可以。说理文章,没有清晰的条理和逻辑,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劝学》就有这样的毛病:文采有余,气韵十足,但内在少分析,缺逻辑。

  乍一听,头头是道,很有道理;仔细深究,感觉不对,有大忽悠的嫌疑。

  《劝学》里,论据和道理之间始终隔了一层,所举事例,不能很好地证明道理。

  如第二自然段。举了“青——蓝”、“冰——水”、“木——轮”、“木—绳—直”和“金—砺—利”5个生活实例,来证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我的老天,这是荀子大思想家的美文。

  能这么证明的么?

  且看“青——蓝”,青是从蓼蓝里提取的,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虽同是颜料,但青和蓝的颜色有差异。

  “冰——水”这个实例,冰本质上仍是水。

  不过,当时间、气温发生变化,水的形态就会发生改变,由液态变成了固态。

  “木——绳——轮”,讲的是木头直得像绳子,只要用火烤,直的木头就能变成圆的车轮。

  在烘烤等外力作用下,木头的形态、属性发生了变化。

  这些事例,都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改变。

  故此,从“青蓝”、“冰水”、“木—轮”,怎能得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结论?

  进而推导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哲理?

  他们之间有没有关联?

  难怪有人质疑:前面说“木直,煣以为轮”,后面说“木受绳则直”。

  到底是说“木直能成轮”,还是“木受绳则直”?

  这样的前后矛盾,是小事。

  关键是所列举事例和道理没有联系。

  读“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你应感受到事例和道理之间的内在逻辑是不存在的,就算存在,至少也要有合理的论证分析。

  可文中有分析吗?没有。

  荀子非常粗暴,由事例直接说出道理。

  君子广泛学习,这很正常,你是君子,你达到了君子的地步,肯定少不了广泛的学习,这是常识。

  君子有学问,还每天反省自己,这有递进的意味,说明君子对自己严格要求,更上层楼了。

  于是,君子就会变得更加聪明,且行为没有过错。

  仔细分辨,这则道理和前面的生活实例有联系吗?

  “青蓝”、“冰水”、“木—轮”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属性、形态等变化。

  而君子变得聪明和没有过错,不是外力作用,主要是内因起了变化,是自身努力奋发的结果。

  再说,“青蓝”、“冰水”、“木—轮”这些植物、液体是没有生命的,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具备主动学习的条件和能力,由它们导向人的自主能动,这是不是太荒谬了呢?

  这样的漏洞,文中还有没有?

  第三自然稍微好一些,只不过论证不严谨的漏洞依然存在。

  该段结论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的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

  前面的一些事例的确是依靠外物、借助外物,如“登高而招”、“顺风呼”、“假舆马”和“假舟楫”都是外在的条件辅助。

  至于思与学,能说学习是思考的外在辅助吗?

  思与学,一体两面,相辅相成。

  说思考是学习的辅助,或相反,都是不妥当的。

  总之,古人写文章以文采修辞为主。像庄子写起文章来想象奇特、汪洋恣肆,但文章内在稍显零乱。

  荀子的《劝学》一样,以文采、气势见长,根本不考虑内在逻辑是否自洽。

  因此,荀子,或者古人是不是忽悠人,需要我们思考、辨别。

  逻辑问题,也是东西方的思维差别。

  我们不能苛责古人。

  只能说脑洞大开一会,把古人文章当成思维训练素材,活络活络脑筋是可以的。

  以上所说,纯属个人浅见,以期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