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中华文明:从“兼济天下”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访谈现场
【“一带一路”光明谈①】
开栏的话:“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它从中华文明历史深处走来,承载着世界期盼的目光,正向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延伸,成为一条包容发展、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交流交融之路。为了从文化视角对“一带一路”建设进行解读,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项宏伟工程及其意义,光明智库、光明网联合邀请智库专家,制作“‘一带一路’光明谈”系列视频访谈,具体实施由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光明网理论部负责。访谈文章和视频在光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持续推出,并在《智库》版开辟同题专栏,摘录精华观点。首期访谈聚焦“一带一路”与中华文明,今天与大家见面,敬请指正。
访谈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王义桅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王灵桂
主持人: 光明日报记者 王斯敏
精彩观点——
王义桅:
●“一带一路”用文明共通的逻辑,超越了简单现代化线性进化的逻辑,激活了共同复兴这个美好愿望。
●我们要把合作共赢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中国梦和世界各国梦融通的种子播撒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要进行综合式跨学科研究,真正确立“一带一路”大学问。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应有三个目标:把倡议变成机制,把共识变成行动,把双边变成多边。
王灵桂:
●“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内核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包容。包容性增加了“一带一路”的感召力、吸引力。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要指望用一套文化模板在整个沿线沿途国家都发挥作用。我们要有一把用中国文化制造的钥匙,但它的样式可以不同。
●文化走出去,只要解决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就一定能够在当地生根发芽,开出灿烂花朵。这样世界才会春色满园。
●研究“一带一路”要依靠综合学科,不是单一学科。
承载中华智慧
传播中国味道
主持人:“一带一路”倡议从历史深处走来,饱含着中国五千年文明基因。外媒有一个说法:“一带一路”与其说是一条路,不如说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在您看来,“道”的内涵是什么?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中,是什么促进了各国对这种“道”的理解与认知?
王义桅:“一带一路”是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其本身就蕴含着“道”的智慧。中国的发展走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我们鼓励沿线国家也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最终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何谓“道”?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七亿多人脱贫致富,我们还要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起来。比如巴基斯坦,依托中巴经济走廊旗舰工程补上基础设施短板,经济开始腾飞。这是第一层内涵。第二层内涵是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按照西方线性进化的现代化逻辑,人均GDP低的国家都是落后国家,“一带一路”改变了这一标准,它激活了很多国家的文化基因、历史记忆和自豪感,用文明共通的逻辑超越了简单现代化线性进化的逻辑。第三层内涵就是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超越了意识形态价值观界限,让沿线各国在更大的层面上统合、合作,追求的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条“大道”。
“一带一路”提出以来中国的各种举措,尤其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展现了中国的领导能力,体现出真心帮助发展中国家脱贫致富的诚意。同时,“一带一路”有助于实现陆海连通,为沿线国家打通经济走廊,推动解决全球贫富差距问题。“一带一路”还是对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补充与完善,有助于解决治理碎片化问题,使其更加开放、均衡、包容、普惠,体现着统筹协调、标本兼治的智慧。这些是各国逐渐认同“一带一路”的深层原因。
王灵桂:英国历史学家克劳利曾经说过:丝绸之路使得欧洲和东方两个经济系统联系在一起,在东西半球之间输送商品,促进新的品位的产生和选择概念的形成。这条路“把东方的味道、思想和影响,以及某种浪漫的东方主义带到了欧洲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怀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21世纪向世界张开怀抱的重要举动。我相信,这种“中国味道”一定会超过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新的历史时期散发出独特的芳香。
“一带一路”构想最初提出时,一些外国智库有各种猜疑,但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国外的风向和舆论在不断好转,这从很多智库报告和媒体报道中都能感受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古丝绸之路的包容性。包容性增加了其感召力和吸引力。
促进文化沟通
编织共同梦想
主持人:有句话是这么讲的:经贸合作是手牵手,文化交流才是心连心。在推进“一带一路”全方位大联通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哪些与文化有关的问题和挑战,又是如何解决的?
王灵桂: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有很多独到的地方。但在推广时,也遇到了很多挑战。中国不同地区,民风习惯尚且不同,“一带一路”沿线这么多国家,每个国家的民俗、法律、文化等也是不一样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不要指望用一套文化模板在沿线沿途所有国家都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要为不同的“锁”制作不同的“钥匙”,只要制作钥匙的材料是中国文化就可以,不能“千人一面”,一把“钥匙”包打天下。
王义桅:“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最困难的,任重而道远。世界上很多国家受西方殖民主义影响很大,他们的历史记忆和我们对历史的看法有很大不同,所以从民心上做好工作非常重要。我们的相关学科建设、科研组织等应当根据“一带一路”的要求进行重新规划。比如考古,不能只是在中国国内考古,而应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起考古,一起把丝绸之路历史讲清楚。我们的作家要到“一带一路”沿线去采风,挖掘其中共同的故事,编织我们共同的梦想。
撒播文化“种子”
开出缤纷花朵
主持人: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汉森说过一段话:“丝绸之路之所以改变了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丝绸之路上穿行的人们把他们各自的文化像其带往远方的异国香料种子一样沿途撒播。”我想请教两位教授:怎样才能让中华文化的智慧沿着“一带一路”撒播下去、生发出来?
王灵桂: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今天,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历史经验。我举一个例子。阿拉伯历史上有一个百年翻译运动,把欧洲历史上各种经典翻译成阿拉伯文。当欧洲因为种种原因文明中断的时候,可以从阿拉伯把保存下来的思想、文化吸取回来,这对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影响很大。因此,中国文明首先要让人看得懂,要搞好我们自己的经典翻译工作,把我们的思想传播出去。我们现在的对外传播比较重视英语,但“一带一路”沿线沿途国家有200多种语言,在翻译方面力度还不够。
王义桅:播撒种子,就是要让文明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要把合作共赢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中国梦和世界各国梦融通的种子播撒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现在要把“一带一路”变成教材,变成APP软件,变成字典,甚至搞科普创作,这将大有裨益,但也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耐心。我们要加强自身学习,并为其他国家提供适合他们阅读习惯的文化产品,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一带一路”。
王灵桂:文化走出去,要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在当地生根发芽,开出灿烂花朵。习近平总书记讲,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中国的包容就是鼓励开出更多不同颜色的花朵,这样世界才会春色满园。
推动借鉴创新
集中消除痛点
主持人:每种文化、每种文明都有其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一带一路”推进的过程,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创新有什么样的启发?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哪些比较紧迫的痛点问题?
王义桅:“一带一路”从历史中来,但超越历史,一定要用前瞻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此外,当今世界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各国不能局限于“赶超逻辑”,不能用简单的线性进化逻辑来理解“一带一路”。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应该是综合式跨学科的研究,要真正确立一门“大学问”,而当今我国的智库建设、学科建设等都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
王灵桂:我相信,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华民族一定能以包容的文化基因,在新的建设中打造出一个平台,让不同文明在这个平台上公平对话、取长补短。
说到问题,我认为国内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存在一定的虚化和泛化现象。据粗略统计,“一带一路”相关研究机构至少有270多家,但基本在一个水平、相同维度上开展研究,尚未与现实更好地接轨。理论是枯燥的,但“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是丰富多彩的。研究“一带一路”要依靠综合学科,而非单一学科。
聚焦高峰论坛
回应世界期待
主持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二位对论坛有怎样的预期?这一活动将对今后“一带一路”的推进起到什么作用?
王灵桂:我们从去年开始跟国外几十家顶尖智库开展联合研究。近期,我经常收到他们的邮件和电话,询问能否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可见论坛影响之大。这次论坛,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此外,论坛还将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向深化务实转变。
王义桅:“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中国的“主场”,一定会引起世界的关注。具体来讲,此次论坛应该有三个目标,即把倡议变成机制,把共识变成行动,把双边变成多边。“一带一路”现阶段仍是倡议,如果没有机制,合作就无法持续。此外,“一带一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要变成行动,给老百姓带来好处,最终还要靠项目、产品和服务。最后,还要产生多边的效益。中巴经济走廊正在变成地区合作的抓手,而更多“一带一路”的旗舰工程、旗舰项目应变成多边机制化的安排和落地生根的利好。这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供的三大希望、承载的三大使命。
(本报实习记者赵凡、光明网记者李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