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想说…”通州潞河医生这篇一线日记,让多少人心疼又感动?

  

  12月以来,不少通州人都陆续“中招”,奥密克戎以防不胜防的姿态快速传播,阳性感染者人数激增。来自通州潞河医院的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当下的压力:

  2022年12月以来,来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陡增,发热门诊一天门诊人次最高达1500人次;急诊科一天门诊量最高达700余人次,仅急诊内科日接诊量近360人次;儿童中心发热门诊每日就诊患儿450多人;普通门诊量也明显增多,每日达300人左右……

  感染冲击波的另一端,是医护人员坚守着生命防线,全力确保医疗服务有序运转。

  

  今日,北青社区报(微信号:tongzhoushequbao)记者从潞河医护工作者张伟东的一线日记得以窥探到医院当下的情况、医护此时的状态:一些医生前不久也感染了新冠病毒,尚未完全康复,依然带着沙哑、带着疲惫继续战斗,轻伤不下火线,面对周围高病毒载量,也有医生呼吁“谨防医护复阳风险”。

  压力、责任、烦恼、风险、使命……此时每个医生肩头承载的东西太多,忙碌,也成为一种不由分说的状态,也许他们说话的声音比往常虚弱,但散发的力量更加令人肃然起敬。

  以下是日记原文:

  从12月2号科室突然发现阳性病例被封控那天起,一直在超级紧张、忙碌中度过着每一天,直至今天,也一直在持续着……

  12月2号那天出门诊,刚看第二个病人,就接到病房大夫的紧急电话:“主任,2床家属阳了,咱们上报了,得立即封科!”

  其实也可以在外面遥控指挥,但我知道,这时候我是大家主心骨,必须在位,于是马上把门诊病人托付给同级别主任,跑回了科里。

  回到科里,处理好了医疗及防控工作的一切事宜后,赶紧让外面的朋友帮忙买了些水果和方便食品送到病区门外,因为不知道要被封控多少天,得让里面的医护们加班加点工作之余,有点食物来补充增加能量。

  万幸,当晚十点左右解封的,处理好科里的事情已经晚上10点半了。一个人走在回家路上,空旷的大街看不到任何行人,车辆也很少有。那时候,我在马路上摘下口罩,近乎贪婪地吸着外面的新鲜空气,回家路程6公里,走到家里时已是深夜11点半直到回家那一刻,感觉自己悬着心才得以片刻放松。

  其实,我想说:我的队友们,当遇到困难时,我是你们的臂膀,你们是我的手足,我们永远都会在一起,齐心协力,走出困境。

  防疫政策调整后,医务人员一个个陆续出现感染,看着科里只有两个发烧第3天的大夫仍在坚持倒班;我们的护士发着烧,还笑着对我说:主任,我没事儿,我体格壮能扛得住!;我们的治疗师扛着虚弱的身体,还在坚持为病人做康复训练;早晨交班会上,一片“吭吭”的咳嗽声此起彼伏……我的心里五味杂陈,好感动,好心疼……

  其实,我想说:我的队友们,你们辛苦了,好心疼、好爱你们!

  当我看到病房里病人不断爆满,只有三个大夫倒班,而且还要支援急诊时;当我看到我们的大夫拖着怀孕36周的“阳过”之躯,还在坚持盯门诊时;当我看到一些年龄比我女儿还小的护士们,头天晚上还因为发烧浑身酸痛而掉眼泪,第二天就顽强上岗,奔波工作时,我心里真的很感动!

  其实,我想说:你们在我眼里,工作以外就是个孩子,在你们父母面前,肯定各个都是宝贝,你们有在父母面前撒娇的一面,更有在工作中拼搏的一面,这让我、让你们的父母很心疼,也很骄傲!

  

  此时此刻,各地的医院都在经历至暗时刻,我们医院的发热门诊量一下子达到最多每天1500人次,病房爆满,康复科病房也收了很多重症肺炎的病人,而且有些是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当我的病房里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抢救危重症病人时,没有一个医护人员顾得上中午休息,团队作战,参加抢救;当遇到需要插管的病人时,兄弟科室的主任们一呼百应,从监护室倒床的倒床,需要借呼吸机的立刻推来唯一的一台移动呼吸机时,我看到潞河人团队间精诚合作的缩影。

  其实,我想说:有你们真好,风雨同舟,携手并肩,共度难关,这是潞河精神的传承,我好爱好爱你们!

  昨天的重大抢救,到凌晨一点多才勉强入睡,今早四点多醒了,回忆着抢救经过,复盘有无疏漏。当我看到临产在家的大夫发来微信,不断劝我要注意休息,按时吃降压药时;当我的一个大夫因父亲脑出血手术,在老家陪床都不忘了微信我:“主任,注意身体,我真惭愧,科里那么忙我也顾不上”时;当我的大夫遇到难题困惑而思路变窄时,我说你不用紧张,你身后有我,我们身后是永远屹立的潞河时;当我看到倒班仅有的三个大夫几乎每个人都上36小时,下夜班白天一直在工作时。

  其实,我想说:我亲爱的队友们,有你们真好!你们从不计较时间、不计较工作压力与强度,尽管有的大夫、护士,家里有老人孩子发着烧,但你们仍然把工作放在首位。我无以言表,只能说:我们有缘成为队友、有缘共度艰难时刻,我格外珍惜。

  

  其实,此时此刻,有太多太多的艰辛,有太多太多的感动,之所以能够走出困境,顽强拼搏,是因为我有团结一心的团队,有精诚合作的兄弟科室,我们身后,是坚挺在运河源头的百年潞河!

  无论是二十年前的“非典”,还是当前肆虐的“新冠”,潞河人从未退缩,一直是为通州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的排头兵,其实我想说的,还有很多很多……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我骄傲,我是潞河人!

  

  今天,一条关于“医生护士的朋友圈”在全网刷屏,让无数人泪目动容,有位读者说道,自己还有一些医生朋友们,根本不发朋友圈,从不在朋友圈里诉说自己工作的辛苦,只会告诉大家医院新添了什么设备,或者哪个科室升级改造了,哪个科室突破了新技术,总是传给我们正能量的信息,这是最可敬的!就算不说我们也都能想象到他们有多不容易……

  

  记者点开张伟东的朋友圈看了看,也很简单,最新一条是几张图,配文: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或许,医护人员们真的是太渴望春天到来了,配图是便是大家内心最向往的画面……

  三年来,从核酸检测到疫苗接种,从流调溯源到物资保障,从发热门诊到重症病房,医护人员们用一件件被汗水浸湿浸透的防护服、一张张被口罩勒出深深印痕的脸庞,诠释着“生命至上”的诺言。

  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拖着疲惫身躯,坚守在各个岗位上,用默默的负重前行,消除了大家的担忧和恐慌,换来了无数人的岁月静好,践行着“守望相助、命运与共”的质朴真情。

  在此,借由这篇报道,感谢副中心的医护人员们在风雨中无惧逆行,陷困难时守护万家灯火。三年前,是你们在阖家团圆之际挺身而出,成为“孤勇者”;三年后,还是你们在“风暴眼”冲锋陷阵、扶困助弱,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始终“冲在与病毒战斗第一线”,因为有你们,这万家灯火才格外明亮。

  2022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将要到来。草木待发,春山在望。希望春暖花开时,我们在千年大运河畔继续平凡而充实、健康而欢愉的美好人生。

  图、文/北青社区报记者 青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