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怪才”陈景润,47岁迎娶29岁女军医,他的儿子后来怎样了
数学对很多学子,尤其是文科生来说是一座难以攀登的险峰,它是一门深奥艰涩的学问。但在擅长数学的人眼里,数字就像是最美妙的音符,让他们沉醉其中不可自拔。陈景润就是这样一个热爱数学的人,他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做出了享誉国际的重大贡献。
陈景润在1933年出生于福建福州,他自小就对数字很感兴趣,1950年还在读高三的陈景润就提前以优异的成绩提前考入了厦门大学数理系,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第四中学任教。一年后,他又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从此开始了自己在数学方面的深入研究。
1966年,陈景润发表了《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但他并未停下学习研究的脚步,而是继续攻克进一步的高峰。进行数学研究时,他夙兴夜寐、废寝忘食,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被人们称为“痴人”和“数学怪才”。
1973年,潜心研究了7年后,陈景润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并将其发表在《中国科学》杂志上,当即在数学界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他的研究成果被称为“陈氏定理”,被全世界公认为是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
陈景润一心扑在数学上,自己的私人感情则是一片空白,然而4年后,年近半百的陈景润终于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当时他因为生病,住进了北京解放军309医院,他未来的妻子由昆就是医院中的医师。陈景润住院后,医院的医生护士无不关心这位伟大的数学家,由昆也是如此。
她第一次见到陈景润,本来远远地不敢打扰,但陈景润却很亲切地和她打招呼,请她进来交谈。原来陈景润对美丽的由昆一见钟情,前半生他从未对任何人有过这种感觉,也不知该如何追求由昆,只会用最真挚的话语告诉她:我想过了,如果你不同意和我在一起,那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和别人结婚了。
本来对爱情没有期待,遇见了你才想要组建一个家庭。这样独一无二的情感自然感动了由昆,她和陈景润在1980年举行了婚礼,第二年儿子就来到了世上。陈景润感念妻子十月怀胎孕育孩子的辛苦,提议让孩子跟着母亲姓,但由昆不同意。最后儿子取名“陈由伟”,由父母的姓共同构成,也代表了陈景润和由昆对他共同的期盼。
陈由伟从小在学术氛围浓郁的家庭长大,性格沉稳,努力上进,夫妻俩很是欣慰。但在他15岁的时候,年仅63岁的陈景润因病去世,只剩下由昆独自教育孩子。为了不辜负丈夫的期待,由昆对陈由伟的学业以及人品的教诲十分上心,小小年纪的陈由伟就已经是个很有主见的“小大人”了。
高中时,陈由伟选择了文科,之后到了加拿大留学。在加拿大他又自学了应用数学,最后转到了数学系。陈由伟知道,父亲的心愿是让他也能学好数学,而他也没有辜负陈景润的期望,在数学方面越学越深入,最后拿到了数学专业的硕士学位。
现在陈由伟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医疗公司,他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都不对外说自己是陈景润的儿子。陈由伟说,他不想靠父亲的光环生活,只想依靠智慧和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