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是一篇序言,真正的《桃花源诗》值得了解一下

  每一位成年后的中国人大概都知道《桃花源记》,作者为陶渊明,他在文中记述了一位武陵渔人误入一处安宁的地方,这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而且“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里面的人们,秦朝时为了躲避战乱,寻到这一处世外桃源并世代居于此地。

  实际上很多人都知道,这篇《桃花源记》实际上是一首《桃花源诗》的序言,虽然可以相互独立而成文,但内容其实是相关的。这首诗可能很多人比较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晋宋·陶渊明·桃花源诗

  1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3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5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7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9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11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13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15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17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19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21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23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25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27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29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31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由于本诗有32句计160字,为阅读方便,我将单数句前加上该句在诗中的位次。又为解读方便,我将本诗分为4个小段,第1至第6句为第一小段;第7至第24句为第二小段;第25至28句为第三小段;第29句至最末1句为第四小段。

  第一小段,诗人将桃花源中的人们避祸的大概情形做了简要的说明。大意说,秦皇嬴政暴虐施政乱了纲纪,于是世上的贤者达人纷纷远遁避祸,就如同“商山四皓”避乱商山,一群贤者也寻到了桃花源,并就此隐世。年复一年,这里的路径与痕迹慢慢荒芜废弃,很长时间都再没有人发现这里。

  第3句“黄绮之商山”,黄绮,指的是夏黄公与绮里季2人,他们是“商山四皓”中的2位,这里代指“商山四皓”。“商山四皓”则是秦汉年间躲避战乱隐居商山的4位贤者,本为秦时博士,后出山辅佐汉高祖的太子刘盈,使其免于被废,得以成为后来的汉惠帝。皓,指白发,4位贤者出山时都已80开外,须发皆白。

  第二小段,应该算是个“大段”,自第7句至第24句,共18句,诗人用了90字这样的篇幅来介绍桃花源中的温情平和,又快乐逍遥的生活: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丰收而且还不用交税。

  这里真的是“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这是一个有着温情与淳朴平和的地方,各项礼仪还是用的从前的礼仪,衣服也还是从前的款式,孩子们可以唱歌玩乐,老人们也是想到哪里游玩就随意走到哪里。

  这里没有使用外面的世界的纪年,只需要看草木的枯荣,以此来判断一年四季,根本不去在意具体的日子。是啊,他们每一天,每一其他综艺个人都过得很快乐,大概知道一年又一年,大概知道春夏秋冬,这就好了,又何必费神,伤脑筋去考虑别的东西呢?

  菽稷,读音为:书季,分别为豆类与谷类植物;靡,无,没有;俎豆,指祭祀所用礼器,也泛指礼仪,语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第1则,卫灵公问孔子行军布阵的法子,也就是战争方面的事情,孔子答:“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正面回答了卫灵公,孔子精通礼仪,但对于军事并不在行。

  第三小段,仅有4句,即第25至第28句,主要讲述被外人发现桃花源之后,里面的人们对于此事的做法:他们已经隐世500年,本来还会继续下去,这一次对一位迷路的渔人打开了桃花源,虽已经交待,“不足为外人道也”,最后还是发现,淳善的人性与凉薄的人性终究是不能共存的,于是他们干脆又将尘世通往桃花源的路径给遮蔽了。

  五百,秦朝末年至晋孝武帝太元中,已经有500多年接近600年时间;淳薄,即淳与薄,淳朴良善与人性凉薄;异源,不同源,不是同一条路径。

  第四小段,即本诗的最后4句,诗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感情,或者表达自己的看法:我想问问那些世外高人,是不是真的能够算到桃花源在哪里,老实说,他们很合我的脾气,要是知道他们住在哪里,我愿意乘清风而去,到那高天之上寻找和我志同道合的人。

  【包邮】陶渊明集全译 修订版原文注释译文陶渊明集笺注校笺诗集全集陶渊明传图书籍京东好评率100%无理由退换¥19购买这首诗,相比《桃花源记》,其实对于桃花源中的具体情形有了更为详尽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第二小段,用了整整18句来介绍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种种情形,让人对于桃花源这样的地方更为向往。

  陶渊明创作此诗时,恰逢晋宋政权更迭之际,对于社会的动荡,以及在他觉得一个并非合理合法的政权开始执政,内心应是抗拒以及彷徨的,于是期望一个人人能够快乐开心,天天生活在幸福之中的那么一个“世外桃源”的出现。这应该是当时很多人内心的期望。

  诗的最后透露出了诗人的真实想法,希望能够找到这个“桃花源”,因为他与里面的人一定是志同道合的,也希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都可以生活在桃花源中,享受一个没有争斗,没有忧虑的美好世界。

  这首《桃花源诗》,及其序言《桃花源记》,虽然可以各自独立,成为独立的篇章,但我想只有将两者放在一起,才能真正明白这两者的妙处,也许人们读一篇《桃花源记》就能大致猜到诗人想要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但对于世人的凉薄的直接批判只有在这首诗中才能读到。

  反过来,只有读了《桃花源记》,才能明白《桃花源诗》所描述的情形的前因后果,两者实在是相辅相成的。而读到诗的最后4句,我们才能明白,诗人对于自己的高尚情操,是有着极度的自信的,这个世间,能让他感觉投契的人已经不多了,或者说已经没有了,如果说有,只能是隐居在桃花源里的贤者达人了吧。

  大概也因为这样的原因,陶渊明才会下定决心,退隐山林,从此不再踏入仕途,因为在当时,他就已经觉得只有到乡间,与南山为伴,与菊花相守,不再面对那些“乡里小人”;只有在乡间,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上方关注,与我共同解读纯美古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