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校友会中国政法类大学排名前十,有你母校吗?

  大家好,欢迎大家继续关注,这期就为大家分享中国政法类大学排名前十的高校,你知道吗?

  

  1.中国政法大学(政法类 双一流 211 教育部直属)

  2020年6月,发起并加入法学教育创新联盟。7月,学校与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暨全国法治干部培训基地、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举行。12月,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签发《教育部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建中国政法大学的意见》,决定共建中国政法大学。

  学校先后与54个国家和地区的267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其中有实质合作的世界五百强高校占比超过60%。每年通过各类合作交流项目派出千余名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聘请电影盒子数百名长短期外国专家来校讲学。

  

  2.西南政法大学(政法类 公办 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坚持长期聘用外籍专家、接受外国留学生,并选派本校师生出国学习、交流,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资助。学校设有“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地方政府国际培训重庆中心”和“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为学校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提供服务。

  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97项,其中,2017年获得国家级重大项目4项,实现历史性突破,位居重庆市高校榜首。国家社科基金立项61项,位居重庆第一,法学类国家社科基金31项,位居同类高校前列。

  

  3.华东政法大学(政法类 公办 )

  学校是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松江校区是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园区。多年来,华政人遵循“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校训,发扬“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辉煌中卓越”的精神,已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法学学科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等学科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学校与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上海分行、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上海毅石律师事务所、国浩律师事务所、通力律师事务所等70余家立法、司法、执法、金融和法律服务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4.西北政法大学(政法类 公办 )

  截止2021年3月8日,学校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有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工程,特聘教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陕西省三秦学者等中省人才工程项目50余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和陕西省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30余人。

  学校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3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5.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政法类 双一流 公办 )

  学校现有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建有2个协同创新中心、司法鉴定中心、公安高分遥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安全行为科学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以及40余个非在编科研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

  

  6.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政法类 公办 普通本科 )

  学校是北京市首批命名的“文明校园”和“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中共中央直属机构文明单位”、“中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中直机关绿化美化先进单位”、“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涵盖学术型硕士学位点19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5个。

  

  7.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政法类 公办 )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荷兰、俄罗斯、塞尔维亚、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高等学校和警察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举办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学院与英国奥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联合开展了双学士学位的校际交流项目,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从2007年起,受商务部和公安部的委托,学院开始承办发展中国家警察培训工作,为70个国家培养了近千名刑侦技术人才。

  

  8.甘肃政法大学(政法类 公办 )

  学校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2014 年至2018年12月,学校立项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 117 项,内容涉及卓越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信息化技术运用、课堂教学改革、第二课堂拓展、实践实训教学等领域。

  

  9.国际关系学院(政法类 教育部直属 公办 )

  学校与美国、日本、法国、丹麦等多所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并开展教育合作、学术交流。学校实行秋、春、夏三学期制,其中夏季学期主要聘请国际师资前来授课。学校鼓励本科生利用夏季学期和暑假参与国际交流、实践实习等活动。

  

  10.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政法类 公办 )

  学校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门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学院教师主编和参编的教材和辅助教材50部,其中《中国劳动关系学》和《企业文化学概论》两部教材已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这期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大家有什么心得体会,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我们下期再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