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招收三校生高复考纲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历年来招收三校生高考本科学生中分数较高,在技能考合格前提下看语文、数学、英语统考成绩决定录取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大纲

  综合能力测试为考察“三校生”的综合能力,由于招生专业主要面向文科与管理类专业,测试的重点侧重于考察学生在应用文写作、经济管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兼顾考察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综合能力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应用文写作(40%)、经济管理类知识(30%)、计算机基础(30%)。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分析题、简答题、写作等。

  第一部分:应用文写作

  一、考试目标

  应用文写作科目考试旨在考查中职学生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考查中职学生常用文体文本写作要领,要求中职学生熟悉并且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几种文体;兼顾考查学生汉语言的表达能力与基本素质。

  二、考试内容

  (一)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1. 应用写作的含义与特点;2. 应用写作的主题及其要求;3. 应用写作的材料与结构;4.应用写作的表达方式;5.应用文写作的语言。

  (二)行政公文

  1.公文的含义、种类及其格式;

  2. 通知、通告、通报:

  三者的含义、共同点及区别;三者各自的行文格式及写作要求;通知、通告、通报的实例写作。

  (三)日常礼仪文书

  1. 书信

  书信的含义、种类;书信的结构、语言;求职信实例写作。

  2. 礼仪文书

  请柬、邀请信的格式与写作要求;欢迎词、祝酒词的格式与写作要求;贺信、贺电的格式与写作要求。

  应用文写作教程第二部分:经济管理类知识

  一、考试目标

  经济管理类知识考试旨在考查中职学生管理学的基础知识要点和有关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基本原理;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原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经济常识。

  二、考试内容

  (一)管理学

  1.了解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2. 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理解管理的职能和属性;4. 了解企业的各类组织形式。

  (二)市场营销学

  1. 掌握营销的定义,特别是与促销观念的区别;

  2. 掌握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简单原理;

  3. 产品生命周期及不同周期阶段的营销策略;

  4. 掌握营销组合的概念(包括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和渠道策略)。

  (三)会计学掌握会计六大要素和会计等式,了解主要的会计科目的名称和含义;了解借贷记账法;了解三大会计报表的基本知识,能够从会计报表中读取基本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经济常识

  掌握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掌握需求与供给(包括定义和影响供求的主要因素),掌握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能够运用供求关系解释一些经济现象;了解常见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常识(例如股票和债券),懂得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 了解经济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也需要调节经济;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常识,国际贸易的好处,主要的贸易壁垒等;了解主要的贸易结算术语;了解外汇与汇率的含义,能够进行简单的汇率换算;对失业和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等经济现象有基本的了解,并能简单分析其成因和造成的后果;对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收入分配等常见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

  第三部分:计算机基础

  一、考试目标

  计算机基础考试旨在考查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简单的编程技能,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了解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二、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计算机内部信息的表示与存储:存储容量、地址、位、字节、KB、MB、GB、TB、PB等概念;西文字符的表示(ASCII);汉字的表示(GB2312-80);声音的表示(取样,量化);图像的表示(RGB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指令与程序、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程序设计语言、语言处理程序等基本概念;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八进制、十六进制数及其相互转换。

  (二) Windows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功能; 文件和文件夹;文件管理(创建、选定、复制、粘贴、移动、删除等);桌面、窗口、对话框、任务栏; 快捷方式;剪贴板的使用。

  (三) Office2010基本操作

  Word 2010的基本操作:

  文字及其他各种对象的输入(插入)和编辑;字体、段落和页面格式的设置等;查找和替换等功能。

  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

  工作簿、工作表、行、列、单元格;公式与函数的运用;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图表及其编辑;数据处理(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

  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

  幻灯片、模板(主题)、母版、视图、背景等;文字及其他各种对象的输入(插入)和编辑;超链接,动画效果,切换方式,放映方式等。

  (四)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分类(按地理覆盖范围):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树型;Internet基础知识:IP地址、域名系统、接入方式等;Internet应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万维网、即时通讯、微博、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移动互联网。

  (五) 多媒体基础

  定义和特点;文字、音频、图像、视频等基础知识;多媒体关键技术。

  三、参考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201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汪燮华;计算机应用基础(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宋晏。

  《英语能力测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英语应用能力测试旨在考查中职学生对英语基础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听、读、写、译等各项语言基本技能的能力。本测试内容侧重考核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以及基本的语言翻译和写作能力。

  二、考试要求

  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对考生英语词汇量、英语语法知识和阅读理解方面的要求分别如下:

  A.词汇:需掌握3000个左右的单词和短语;

  B. 基本语法知识:

  三、考试内容

  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听力(40%)、阅读(20%), 翻译(20%), 写作(20%)。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1. 听力

  听力测试内容包括短对话,长对话和短文三个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短对话:每题2分,共20分。(2)长对话: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3) 短文:共3题,每题2分,共6分。

  2.阅读

  测试内容包括一般性阅读材料,如:科技文化、经济社会、经贸人文类材料,以及简单的应用性文体,如:便条、通知、简短信函、广告、说明书等。测试材料包括2篇阅读文章,总阅读量为800个单词左右,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3. 翻译

  翻译测试学生运用英汉翻译策略和技巧,正确理解原文并进行中英文互译的能力,以句子翻译为主。翻译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翻译内容为英译中和中译英的5个句子,形式为笔译或选择题。其中第1-4句为英译中选择题,4个选项分别按照翻译的准确性得分为4分,2分,1分,0分,第5句是中译英,要求学生翻译句子,并把译文写在答题纸上。

  4. 应用文写作

  写作测试考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能力,要求考生能根据提示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如通知、电子邮件、个人履历等。测试内容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字数为100-120的英文应用文的写作,共20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