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女神”徐颖:16岁上大学,32岁成中科院最年轻博导
文|立言教语
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学历,985、211高校也随之变成了越来越多考生心中的理想学府。
甚至有部分考生为了进入985重点高校学习复读数年,只为了今后在人才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不过学历顶多是一块“敲门砖”。
并不能决定我们的现在,更无法决定我们的将来。
普通本科毕业的学子照样能收获灿烂的未来!
被称为“北斗女神”的徐颖虽是普通本科毕业,现在却成为了中科院最年轻的博导,成为很多人的偶像。
从小就天赋异禀的徐颖
大多数孩子6~7岁才会上小学,而徐颖4岁时就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
徐颖从小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在多数女孩都热衷于看言情小说的年龄阶段,她却对侦探小说、推理小说情有独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课外书,见识比同龄人更加广博。
徐颖在理科方面颇有天赋。
相比较而言文科成绩反倒不占优势,因此她在高中选文理时果断选择了理科。
并在16岁那年考入了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前身)通信工程专业。
虽然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是位于北京的一所高校,但是由于北京是全国知名的名校聚集地。
所以并非985、211高校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在北京的众多学校中并不亮眼,是一所很普通的本科学校。
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徐颖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学读研,并选择在北京理工硕博连读,想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不得不说,徐颖的学习能力远超常人。
她仅用22年就完成了小学到博士的求学历程,26岁就已博士毕业。
而多数人那时刚刚研究生毕业,甚至还在为了考上研究生奋斗着,换句话说,徐颖此时直接赢在了起跑线上。
科研教学两不误
相比于理论,实践也不容忽视。
尤其是如果无法将理论转化成实际应用成果,哪怕学再多理论也只是泛泛而谈,毫无价值可言。
徐颖自然对这点理解甚深。
在读研究生期间,她就跟随导师对中国北斗卫星导航项目有着一定的接触,并且成为了该项目的一员,主要负责制作接收机。
博士毕业后,成绩优异且科研成果突出的徐颖收到了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抛出的橄榄枝,成为了中科院的一名助理研究员,后来又被升为副研究员。
虽然那时的徐颖仅有26岁,此前并未接手过大项目,经验不足。
但由于徐颖的科研态度认真且读博期间曾跟随导师接触过北斗项目,所以她也被编入了北斗系统的研究人员名单里。
为了完成任务,尽可能地与同事们一起做好北斗项目,徐颖养成了极度自律的生活习惯。
每天7点准时起床,8:30前就要赶到单位,然后一直工作到凌晨,有时会直接睡在办公室里,双休日常常变成工作日。
尽管如此,徐颖也从不觉得辛苦。
毕竟她是真的热爱卫星导航项目,也想尽快做出些成果,不负这些年在专业方面的努力。
更难得的是,其实那时徐颖已经成为了一名博士生导师。
这就意味着她要兼顾导师的工作和项目研究,压力之大远非常人所能够想象。
或许很多人会说:
徐颖年纪太小,做项目尚且可以,让她担任博士生导师是不是为时过早了?
其实大家的担心并不是不无道理,毕竟徐颖只是比她的博士学生大两三岁而已,基本等同于同龄人,没什么年龄差。
但这就是徐颖的能力。
她是航天信息研究领域的佼佼者,迄今为止已经发表了24篇SCI检索论文,拥有了16项已被授权的专利发明。
这足以说明徐颖拥有带博士学生的能力,也正是因为她的研究思想与众不同,才能够更好地带给学生启迪,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成为北斗系统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
是否具有替代性是衡量一位科研工作者价值的重要尺度。
正如我们所见,大多数科研工作者都是可以被替代。
这不是说他们的研究毫无价值,指的是他们所做的工作其他科研工作者一样可以做到,所以他们并不具有不可代替性。
但徐颖就不一样了。
她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北斗系统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还是北斗系统成长的见证者。
自2006年至今,徐颖先后经历了二代系统、三代系统首颗往组卫星发射、PNT体系等一系列重要项目。
并且还曾担任分系统的设计师。
这足以说明她是北斗系统得以研发成功的一位功臣,在北斗系统项目中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这也是徐颖能够获得重视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与大多数人想象中的科研人员不同。
徐颖并不是个穿着老旧、思想古板的姑娘,与之相反,徐颖长得很是清秀,穿着也非常时髦,像很多女孩一样热衷于喝奶茶,下班时也要靠奶茶续命。
而且徐颖的思想也很是先进。
此前她就曾对大家说过,别盲目追求名校,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照样很优秀。
毫无疑问,这与现如今家长、学校强求孩子考入985、211名校的思想截然相反。
比起孩子考入哪所大学,家长和学校更应重视的是孩子的兴趣在哪方面。
只有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志向,才能帮助他们制定更切实的未来发展蓝图,帮助他们达到理想的彼岸。
正如徐颖所说的那样:
我能取得现在的成就靠的主要是兴趣。
徐颖高中时期就格外偏爱理科,理科思维非常优秀。
大学报考时也遵循自己的意愿进入通信工程专业学习,到现在还在为通信工程专业做贡献,这足以说明徐颖此言绝非虚言。
可是反观大多数孩子,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而学,而是为了家长学,大学专业大多也都是由家长决定,这怎能让孩子对专业产生兴趣呢?又怎能帮助孩子拥有一个理想的未来呢?
所以,让孩子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向进行学习,他们的未来会更加光明!
本文内容由【立言教语】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为你讲述有深度、有趣味、有帮助的教育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