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首席教育家:应对未来教育趋势,我们或许已经起步晚了!
在很多议题上,我们可以只着眼于当下,但是教育不行。正如IB首席教育家Antony Geralis所言,我们需要以22世纪的目光看待今天的教育。
本文翻译整理了Antony在2020Raise亚洲国际学校大会上的演讲,让我们来看看他对教育问题的灼见。
文 |? Antony Geralis
编译 | 玉关虎竹
上海市燎原双语学校总校长
Antony Geralis
剑桥大学教育研究学硕士;伦敦大学教育学教育领导力硕士;伦敦国王学院教育管理学硕士。
三十年国际、双语学校教学管理经验,IB首席教育家。
什么是国际情怀?
国际情怀,International-mindedness。当我们讨论这个词的时候,不妨先提出一些问题,而非急于找到答案。
我们要问:什么是国际的,什么是跨文化的,什么是教育的本质?
在座的教育工作者,很多人想必二三十年前就加入了这个行业。几十年前,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知道自己今天会成为这样么,或者说,学校知道如何帮助我们应对几十年后的世界么?
我来中国八年了,在很多学校待过。这些学校或称自己为国际学校,或为双语学校,抑或是国际双语学校……但这些称谓是否合适?学校的本质应该是什么?
另外,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提供的教育以什么(how)样的方式教什么(what)样的内容,以及为什么(why)要教这些内容?
国际文凭组织的前负责人George Walker提出过一个非常好的表述,用来形容学校里常见的国际化学习。他将其归结于三个“F”——食物(food)、国旗(flag)和节日(festival)。
万国食物、万国国旗、世界性节日,或其他任何你想添加的内容……的确,它们对孩子来说是很好的起点,但如果我们真的想帮助孩子和我们自己去发展跨文化和全球思维,学习的内容就需要超越这些。
若要对国际情怀做个定义,恐怕该是:
对世界和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保持开放和好奇心,并努力实现对人类互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深刻理解。
以22世纪目光看21世纪教育
在很多议题上,我们可以只着眼于当下,但是教育不行。
现在是21世纪,但教育应该考虑到22世纪。不幸的是,我们已经起步晚了。
去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很多国家不知所措。3、4月份的时候,很多课程被迫在线上开展,学习模式须彻底更新。为什么我们面临这样的情况时,作为教育者、学校还在不断学习而不是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就要采取行动,让学生为22世纪做好准备。接下来的五年、十年、二十年,我们不知道会怎样,但可以确信的一点是,时代步伐不等人。
在历史之长河中,适应与变化重复不断地上演。但也只有在适应、变化中,我们才能迎接好未来的挑战。大家都经历了这场疫情,学到了深刻的教训——教育应该在变化中做好准备。
教育是关于能力,而非关于教授的内容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今天为何会来到这里(听演讲)?
嗯,为了学习。只有在学习和了解新事物后,才能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工作。每一次学习,带来的都是全新的思维和能力。
这便涉及到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关于能力,而非关于教授的内容。
我们反思一下,有多少人还记得小学三年级时学习的内容?我觉得没有人会记得,大学学的可能也记不得了。但我们记得的是,现在是怎么学习的,困难发生、疫情发生时,学生、老师、学校是怎么应对的。
说到底,学习的重心是能力。
22世纪的教育把固定在课堂内的学习变成终身学习的,我们要教孩子的是怎么学、怎么思考,而不仅仅是学什么。
比如线上学习,学生真的有所收获吗?还是说这段时间其实是浪费了?如果是浪费时间,那可能作为教育者、教育机构,我们没有做好工作;如果学生真的在线上课堂学到了东西,那也许22世纪教育在现实中已能看到些许影子了。
其间逻辑在于,学习是无处不在的,并不是一定要有老师或一定要在教室里才能学。学习是随时随地发生的。
学校总说技术该怎么用起来——技术当然是一项重要的工具。但是,怎么用?用的目的才是重中之重。从教授内容到培育能力,这才是技术应有之意。
全球胜任力
我们期望的学生有这样一些特征:
学科:至少精通一门特定的学科;
综合思维:对多来源的信息进行应用;
创造性思维:发展新的想法,提出不熟悉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尊重他人:试图理解他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似和不同;
伦理思维:思考社会的本质、需要和渴望。
简而言之,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全球胜任力既是人们理解当今扁平世界和跨学科整合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全球性事件并创造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也是一种态度和道德倾向,它使人们有可能与来自不同地域的人进行和平、尊重和富有成效的互动。
我们有没有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发展这样一些能力,成为拥有这些特质的未来人才?
国际化与地域无关
“国际”究竟是什么意思?真的应该跟人在哪里、吃什么食物、穿什么衣服有关吗?在我看来,不应如此。
作为教育工作者,其实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帮助学生自己学习、对学习负责以及培养学习能力,这些跟我们在哪里没有关系。关键在于我们不管在哪里都可以学、都可以成功。
所谓跨文化,是从单一文化走向多文化。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思维,而不是具体的一种动作。
伏尔泰说过:“根据一个人提出的问题评断他,而非他的答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时常问自己一些问题。例如,我们的课程真的符合跨文化的要求么?跨文化课程,是不是需要有不同的适应场景?我们是不是囿于课程大纲而忽略了这些需要改善的方面?
如果不能以多元的思维考虑这些问题,我们的教育又该如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总结
Conclusion
面向22世纪的教育,应该有五个方面需要发生转变:
一,从课堂上学习固定课程到终身学习模式转变;
二,从教学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
三,从固定时间、固定空间、固定教师的学习到无处不在的学习;
四,从利用技术进行教学到利用技术进行学习;
五,从学习内容到培养能力,进而培养全球胜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