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截至2020年底安徽省常住人口约6100万。下图示意2017~2021年安徽省出生人口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2017~2021年安徽省( )
A.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B.2017年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C.常住人口总数量逐年减少
D.出生人口年增长率为负值
2.鉴于目前安徽省人口形势,以下建议合理的是( )
①全面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②落实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
③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
④采取措施减轻人口生养和教育负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D2.C
【解析】【分析】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读图可知,2017~2021安徽省出生人口减少,反应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自然增长率大于零,A错;由于净增人口数量还受人口迁移的影响,所以,2017出生人口数量最多,但不能说明净增人口数量最多,B错;图中反应的是出生人口数减少,不能反应常住人口总数量逐年减少,C错;由于2017~2021安徽省出生人口一直减少,可知出生人口年增长率为负值,D对。故选D。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安徽省出生人口年增长率为负值,但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任然很多,为了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①错,③对;落实国家的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采取措施减轻人口生养和教育负担,有利于满足更多家庭的生育意愿,有利于提振生育水平,②、④对。②③④,故选C。
【点睛】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出,当前人口形势严峻,所以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鼓励生三胎。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从高空俯瞰成都平原,天空浮云悠悠,大地光影变幻,流水蜿蜒,与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交织成烂漫的乐章。田间不时出现的丛丛“绿岛”如翡翠般镶嵌在这富庶的平原上,这些绿岛是一种独属于成都平原的人居模式:翠竹高林掩映之间,数户农家比邻聚居,河溪水渠交错纵横,耕田环绕四周。这个人与自然调适出的诗意聚落,蜀人将其形象地称为林盘(引自孙吉《林盘:成都平原的田间绿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作家描述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推测林盘随田散布的成因和广植竹木的主要目的是( )
A.地形调节气候
B.气候美化环境
C.水系增加收入
D.植被心理安全
5.近年来,成都市附近林盘数量大幅减少,反映了成都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上升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6.为保护林盘风貌,振兴乡村,当地将林盘分为农耕型、农家旅游型和生态型,其中农家旅游型林盘可以( )
A.提高城镇化水平
B.促进乡村文化传承
C.提高耕地利用率
D.降低乡村生活成本
【答案】3.A4.C5.D6.B
【解析】【分析】
3.根据材料信息“成都平原”,“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可知:成都平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条件好,可以种植双季稻、油菜。春季水稻返青,油菜花开,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交织成烂漫的乐章,A对,故选A。
4.根据题设“林盘随田散布”,成都平原地形平坦,不会因为地形导致“林盘随田散布”,A错;该区域为同一气候区,气候、植被相同,不会导致“林盘随田散布”,B、D错;“河溪水渠交错纵横,耕田环绕四周”,是导致林盘随田散布的成因,同时田间广植竹木的主要目是为了增加收入,C对。故选C。
5.居住人口减少,生态环境应该得到改善,林盘数量应该增加,A错;城市房价上升、人居环境恶化是成都市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不能反应林盘数量大幅减少的原因,B、C错;近年来,成都市附近因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用地转换成为城市用地,导致成都市附近林盘数量大幅减少,D对。故选D。
6.提高城镇化水平,会增加城镇用地,会导致林盘数量减少,A错;以林盘风貌为旅游资源,其中农家旅游型林盘即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又利于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B对;提高耕地利用率,对农家旅游型林盘的保护关系甚微,C错。随着农家旅游型林盘开发,或会增加乡村生活成本,D错。故选B。
【点睛】乡村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村民生活在村中能够保留村落的原生活状态,村民通过乡俗表演等丰富了旅游资源的内容,可满足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村民生活在村中,可以传承和保护富有浓郁文化传统的遗产,保护古村落的生命力,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村民生活在村中,可以激发村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进而提高其保护古村落的热情,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旅游资源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
昆明市呈贡区斗南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蔬菜基地,20世纪80年代,斗南村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开始种植鲜花,逐步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集散地,并吸引了化肥、农药、农膜企业在此集聚。目前,当地正积极打造全国特色花卉小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20世纪80年代后,斗南村花卉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条件优越
B.种植经验丰富
C.政府政策支持
D.劳动人口充足
8.化肥、农药、农膜企业在此集聚,可以节省( )
A.原料成本
B.设备成本
C.研发成本
D.营销成本
9.该地特色小镇建设可实现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
B.利用地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
C.通过延长花卉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D.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
【答案】7.C8.D9.A
【解析】【分析】
7.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斗南村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开始种植鲜花,逐步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集散地”,可知,斗南村花卉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政策支持,与气候条件、种植经验、劳动人口关系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该地位于亚洲最大的鲜切花集散地,对化肥、农药、农膜等需求量较大,因此这些企业在此集聚,接近市场,可以节省营销成本,D正确。对原料成本、设备成本、研发成本没有影响,ABC错误。故选D。
9.“当地正积极打造全国特色花卉小镇”,可知该地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有利于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A正确。特色花卉小镇建设可以吸引游客,但不能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错误。材料中并未显示该地通过延长花卉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C错误。该地在发展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农膜,一定程度下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D错误。故选A。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改造不利因素,提高农业产量。
总部位于西班牙拉科鲁尼亚市的Z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时装公司,该公司每年推出5万多款时装,款多量少,80%的生产是由总部附近的400多家工厂完成,可以做到7天生产、14天全球门店上市,各门店与总部间搭建先进的信息系统,大量采集顾客反馈数据并及时回传总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从事加工的工厂位于总部附近,主要目的是( )
A.节省工厂建设成本
B.获取高素质劳动力
C.缩短产品流通时间
D.方便企业技术协作
11.该公司搭建信息系统有利于( )
A.进行个性化的生产
B.扩大生产规模
C.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D.拓展国际市场
12.该公司产品从总部运输到中国最可能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
B.公路
C.空运
D.水运
【答案】10.C11.A12.C
【解析】【分析】
10.Z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时装公司,款多量少,80%的生产是由总部附近的400多家工厂完成,可以做到7天生产、14天全球门店上市,从事加工的工厂位于总部附近,主要目的是缩短产品流通时间,产品及时上市,C正确。总部位于西班牙拉科鲁尼亚市,西班牙是发达国家,总部附近土地、劳动力等成本应该较高,不能节省工厂建设成本,A错误。从事加工的工厂对劳动力数量需求量大,时装公司设计人员需要高素质劳动力,B错误。从事加工的工厂是从事加工环节,时装公司从事设计环节,企业技术协作不是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C。
11.该公司每年推出5万多款时装,款多量少,各门店与总部间搭建先进的信息系统,大量采集顾客反馈数据并及时回传总部,有利于进行个性化的生产,满足不同顾客需求,A正确。各门店与总部间搭建先进的信息系统,据此判断,搭建信息系统不能扩大生产规模、不能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对拓展国际市场影响不大,BCD错误。故选A。
12.Z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时装公司,做到7天生产、14天全球门店上市,该公司产品从总部运输到中国最可能的运输方式是空运,速度最快,利于产品及时上市,C正确。铁路、公路、水运速度均慢于空运,不能及时把总部位于西班牙拉科鲁尼亚市的Z公司产品输到中国,ABD错误。故选C。
【点睛】普通服装厂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时装公司一般是高技术工业。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西藏和内地间重要通道的青藏公路,交通愈加繁忙,货车数量明显增多,公路上“车背车”(下图)现象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青藏公路上进藏和出藏的物资主要包括( )
A.青稞 牛肉干
B.牛肉 干蔬菜
C.蔬菜 矿泉水
D.矿泉水 小麦
14.出现“车背车”现象主要是因为( )
A.路况差,汽车损毁严重
B.西藏和内地间物资进出量差异大
C.海拔高,汽车驾驶困难
D.货运公司为减少支付驾驶员工资
15.青藏公路上“车背车”现象多见于( )
A.青海到西藏
B.西藏到青海
C.两地双向
D.特殊路段
【答案】13.C14.B15.B
【解析】【分析】
13.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热量条件差,适合种植业的区域小,因此蔬菜和粮食缺乏,青稞、牦牛是西藏自治区的特产,但产量不大,以自给为主,该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盛产纯天然无污染的矿泉水,因此进藏的主要是蔬菜、小麦,出藏的最可能是矿泉水,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4.根据材料“交通愈加繁忙,货车数量明显增多”可知,出现“车背车”与路况差,海拔高等自然原因无关,A、C错;根据上题分析可以,由于西藏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对蔬菜等生活物资需求量大,同时对生产物资需求量也大,因此,进藏物资量大。但西藏受环境影响,青稞、牛肉干等批量生产农副产品少,因此出藏的物资少,空载率很高,货运公司为了减少燃料、过路费等开支,出现了“车背车”现象,B对;货运公司支付驾驶员工资不会因为“车背车”而减少支付,因此与支付驾驶员工资无关,D错。故选B。
15.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车背车”因进藏物资多和出藏物资少所致,出藏时空载率很高,货运公司为了减少燃料、过路费等开支,出现了“车背车”现象,因此,出现了“车背车”现象主要是出藏,B对。故选B。
【点睛】目前,出藏货物少的原因主要是西藏的商品尚没有形成规模。为了交通运输线的辐射作用,增加出藏货物量,西藏自治区进行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批量生产农副产品。将来,这些农副产品形成规模后,将通过交通运输线销售到内地,为西藏农牧百姓增加收入。
为减少碳排放,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光伏发电,下图为甲国2014年某月的一天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图(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未来该国将引进中国自动追光技术,让光伏面板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甲国可能是( )
A.美国
B.澳大利亚
C.日本
D.德国
17.若应用自动追光技术,该日光伏面板( )
A.日出时朝向东南
B.日落时朝向西北
C.正午时倾角最大
D.正午时朝向正北
【答案】16.D17.B
【解析】【分析】
16.结合图文材料可知,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电力总需求量较高的时间应是该地的白天时间,电力净需求量低时,应是光伏发电量高时,而光伏发电量高时往往是一天中接近正午时刻,结合图中电力总需求量和电力净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可知,光伏发电量最多的时刻大致位于格林尼治时间12时前后,而四国中与格林尼治时间最接近的是德国,其它三个国家与格林尼治时间相差较大,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由图中电力总需求量与电力净需求量线差可知,两条线大致在4时和20时重合,可知该月昼大于夜,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若应用自动追光技术,该日光伏面板,日出时太阳方位是在东北,因此应朝向东北,A错误;日落时太阳方位是西北,因此日落时应朝向西北,B正确;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光伏面板倾角最小,C错误;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光伏面板应朝向正南。D错误。故选B。
【点睛】光伏发电的优缺点:优点:
1、可再生无枯竭危险;
2、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无公害);
3、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例如,无电地区,以及地形复杂地区;
4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
5、能源质量高;6、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缺点:
1、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2、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3、发电成本高。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天气和气候的重要环流系统。在气象预报中,副高的位置常用588线包围的区域表示,588线是指500hPa等压面在此处出现的高度为5880米。下图为7月20日某时刻500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状况(该日郑州出现大暴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此时,处于副高控制的地形区是( )
A.三江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19.图中台风烟花( )
A.生成于东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未来几天将向东北方向移动
D.助推了郑州暴雨的水汽输送
【答案】18.A19.D
【解析】【分析】
18.根据材料“副高的位置常用588线包围的区域表示,588线是指500hPa等压面在此处出现的高度为5880米”,读图可知,7月20日某时刻500hPa等压面的高度三江平原位于584-592之间,A对,珠江三角洲大于588线,B错;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均小于588线,C、D错。故选A。
19.读图可知:台风烟花生成于西北太平洋洋面上,A错;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气旋在北半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B错;未来几天台风烟花将向偏西方向移动登陆,C错;受副高影响,郑州盛行东南风,东南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暖湿气流,郑州形成暴雨天气,同时,台风烟花的登陆,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助推了郑州暴雨的水汽输送,D对。故选D。
【点睛】台风从天气系统的角度来说属于低压系统(气旋)。根据中心风力的大小可以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每年夏秋季节,台风是影响我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自然灾害,其危害主要包括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以及一些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
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太行山南段,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下图示意王莽岭园区地貌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三类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石灰岩、石英砂岩、泥质灰岩
B.石灰岩、泥质灰岩、石英砂岩
C.石英砂岩、石灰岩、泥质灰岩
D.石英砂岩、泥质灰岩、石灰岩
21.与古宽谷形成时相比,大峡谷形成时的河流流速与作用类型为( )
A.流速快,下蚀为主
B.流速慢,下蚀为主
C.流速快,侧蚀为主
D.流速慢,侧蚀为主
22.推测图示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间歇性下降
B.间歇性抬升
C.持续抬升
D.持续下降
【答案】20.D21.A22.B
【解析】【分析】
20.沉积岩先沉积的较老,后沉积的较新,根据王莽岭园区地貌剖面可知,三类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是石英砂岩、泥质灰岩、石灰岩,D对。故选D。
21.读图可知:大峡谷成“V”字形,主要是太行山地形崎岖,水流速度快,流水下蚀强,侧蚀弱,A对,B、C、D错。故选A。
22.通过地壳的上升运动,会使得河流上下游之间的落差增大,从而增加河流的流速,从而让河流由侧蚀作用为主,转变为以下蚀作用为主。在这一时期,河流下蚀作用侵蚀出了一个“V”型大峡谷。在地壳第一次抬升后,需要进入一个稳定期,此时河流落差较小,流水又以侧蚀为主,侵蚀两侧的阶地,拓宽河谷宽度,形成古宽谷。而到了下一次地壳上升时期,河流又以下蚀作用为主,从而塑造出第二级河流阶地。因此,图示地貌是因地壳间歇性地抬升形成,B对。故选B。
【点睛】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由于地形较为崎岖,河流落差大,通常河流流速较快,流水作用多表现为侵蚀性。此时河流的水流对河床的底部作用力较大,其侵蚀作用多表现为向下侵蚀,我们也称为“下蚀作用”,从而使得河床深度不断加深,从而形成“V”型河谷。而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较为平坦,河流落差小,河流流速较慢,流水作用多表现为沉积性,从而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等地形。
秦岭-大巴山山区(图1)具有“东西承接,南北过渡”的地理-生态属性,常被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秦巴山区形成了复杂多样且具有过渡性质的山地垂直带。某研究小组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从图中信息看,四山地中更适合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4.神农架、米仓山、伏牛山、太白山分别对应图2中(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25.④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基本相同
B.坡面环境差异小
C.坡度差异不大
D.坡面相互影响小
【答案】23.A24.B25.B
【解析】【分析】
23.读图2可知,①③两山南北坡山麓地带自然带差异明显,都是南坡为I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坡为II暖温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因此更适合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A正确;而②④两山南北坡山麓地带自然带都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为主,不适合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因此排除其他选项。故选A。
24.读图,四山从纬度来看,太白山和伏牛山纬度相当且纬度较高,热量差一些,所以山麓自然带南北坡均以暖温带植被为主,因此②和④两山可能是太白山和伏牛山;再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太白山位于河流发源地附近,地势更高,因此推断④是太白山,②是伏牛山。①③两山南北坡山麓地带自然带差异明显,都是南坡为I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坡为II暖温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但是①山北坡暖温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分布上限更高一些,说明①山可能热量更多一些,读图可以看出神农架纬度较低且地势较低,热量条件更好一些,由此判断①是神农架,③是米仓山。综上所述,故选B。
25.即使南北坡海拔高度相同,但是处于不同坡向的话,其水热状况也可能差别很大,因此自然带不一定相同,A错误。④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均位于山顶,由于山顶面积较小,南北坡的水分、热量相互交换较强,水热条件差别小,使得两坡在山顶处坡面环境差异小,因此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B正确,D错误;山顶处坡度差异不大,对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的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B。
【点睛】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
5.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1991年,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培育形成了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2018年,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签署协议,共同支持“中国声谷”(下图)建设。中国声谷在产业布局上采用“一核两区多园”模式:“一核”是在合肥高新区建设以科大讯飞公司为主的核心区;“两区”是在合肥高新区建设孵化区和产业区,加快项目孵化培育,推进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多园”是在合肥周边县区等地围绕重点应用领域,建设多个智能语音产业园。2020年底,中国声谷入驻企业1024家,营业收入达1060亿元。
(1)指出中国声谷发展的有利条件。
(2)分析声谷“一核两区多园”模式对合肥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说明中国声谷的成功经验对皖北地区产业园区发展的启示。
【答案】
(1)①所在高新区发展较早,产业基础和配套设施较好;②政策支持园区发展;③临近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和人才密集;④市场前景广阔;⑤靠近机场、高铁站,现代化高速交通便捷;⑥生态环境优越,创业和工作氛围好。
(2)①完善了地区产业结构,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②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区域上、中、下游企业间良性循环;③优化了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形成良好的地域分工与产业协作体系;④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对区域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等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3)①加强科技研发,促进人才、信息、技术、交通等要素协同;②加强生产分工协作,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③政府和企业间产业联动,互相协助;④强化园区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融合。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合肥“一核两区多园”模式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工业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察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1)根据材料“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签署协议”说明高新区发展较早,产业基础和配套设施较好;政策支持园区发展;结合图上信息“森林工业”、“中科大先进技术”、“机场高速”等信息可知:生态环境优越,创业和工作氛围好;临近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和人才密集;靠近机场、高铁站,现代化高速交通便捷。
(2)根据材料“一核两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区域上、中、下游企业间良性循环;推进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完善了地区产业结构,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增强产业集聚力、辐射力;优化了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形成良好的地域分工与产业协作体系;健全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对区域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等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3)“中国声谷”是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需要人才、信息、技术、交通等要素齐头并进,协同发展;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需加强区域上、中、下游企业生产分工协作,形成良好的地域分工与产业协作,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对区域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等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健全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强化园区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融合。
【点睛】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依山而建的瓦尔帕莱索是南美洲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左图),距首都圣地亚哥约100千米。港口始建于1536年,在19世纪发展的黄金时代,大量移民前来定居,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批船只进港补给、刷漆,房屋的外墙也被工人用各色油漆刷得色彩斑斓,逐渐形成立体彩色城市(右图)。2003年,该城市旧城区凭借特色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简析瓦尔帕莱索海港的形成条件。
(2)该港附近海域夏季经常大雾弥漫,试阐释大雾成因。
(3)分析瓦尔帕莱索立体彩色城市的形成原因。
(4)分析旧城区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答案】
(1)①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南北航运的中转站;②地处(三面环山一面邻海的)海湾,避风条件好;③基岩海岸,岸陡水深,便于大型船只停泊;④距首都较近,依托的经济腹地(服务范围)广阔。
(2)地处中低纬度,太阳辐射强,海水蒸发旺盛,暖湿空气大量积聚,附近有(秘鲁)寒流流经,受寒流影响,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极易凝结成雾。
(3)港口兴盛期大量船只在此中转,修整刷漆中的剩余油漆较多;随着大批(欧洲)移民前来定居,城市建设空间逐渐扩大,受山地地形的限制,沿山坡呈阶梯式向上延展形成立体建筑。
(4)①城市知名度提高,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利于发展旅游业;②促进港口贸易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③促使当地加强传统文化保护,提升了城市的人文底蕴和形象。
【解析】【分析】本题以瓦尔帕莱索港口为载体,考查瓦尔帕莱索海港形成条件、地域文化景观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描述港口区位条件要从水域条件和陆域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水域条件包括港口位置、航行、停泊条件等,陆域条件包括筑港条件、经济腹地、城市依托等。从水域条件看:①该港口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临太平洋,处在经过麦哲伦海峡的世界航线上,是南北航运的中转站和补给站;②读右图,可看出该港口地处海湾内,安全避风;③读左图可知该港口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依山而建,而且山脉逼近海岸,形成了基岩海岸,港口区域海水深度大,便于大型船只停泊;从陆域条件看,距首都圣地亚哥较近,经济腹地(服务范围)广阔,而且能够为港口建设提供人财物的支持。
(2)地处中纬度,夏季受副高下沉气流控制,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海水蒸发旺盛,暖湿空气大量积聚;再加上附近有秘鲁寒流流经,夏季海上气流经过寒流表面,气温降低,水汽极易凝结形成海雾。
(3)19世纪该港口处于兴盛时期,大量船只在此中转补给,由于在刷漆进行船只维护的过程中,剩余油漆较多被用于房屋外墙粉刷;随着港口的发展,大批(欧洲)移民前来定居,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受山地地形的限制,城市建设沿山坡呈阶梯式向上发展,形成了立体彩色城市。
(4)旧城区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对城市来讲,首先,能够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慕名前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其次,该城市是港口城市,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港口贸易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第三,世界文化遗产可以促使当地加强传统文化保护,提升城市的人文底蕴和形象。
【点睛】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玛旁雍错(下图)湖面海拔约4500m,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为168.3mm和2197.4mm。历史上玛旁雍错与拉昂错同属一外流湖,第四纪时气候变暖,二者被水下堆积物分隔开,现今,两湖北部仅有一季节性水道相连。目前,拉昂错已为咸水湖,被称为“鬼湖”,玛旁雍错仍为淡水湖,被称为“圣湖”。
(1)分析玛旁雍错蒸发量大的原因。
(2)从气候和地貌变化角度,描述玛旁雍错和拉昂错由合到分的演变过程。
(3)分析当前玛旁雍错仍为淡水湖的原因。
(4)推测玛旁雍错未来的盐度变化,并说明你是否同意通过工程措施保持盐度稳定。
【答案】
(1)①(与拉昂错相比,)水域面积较大,可蒸发水量较多;②(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③内陆地区,降水少,多晴天;④高原地形,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劲,加速蒸发。
(2)第四纪时地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加快,冰川融水携带大量砾石等堆积物在湖区堆积,使湖区中间地势抬高,加之蒸发量大,湖泊面积缩小,使得两湖
电影由合到分。
(3)①湖泊面积较大,储存淡水量较多;②支流多,汇水面积大,淡水汇入多,对盐分起稀释作用;③有季节性水道连接拉昂错湖,起排盐作用;④盐分累积时间有限。
(4)变化:逐渐变高。不同意。理由:①工程建设成本高,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高;②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工程建设易造成生态破坏,干扰动物栖息,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意。理由:①维持玛旁雍错淡水湖现状,为当地带来淡水资源,利于农牧民生产生活;②维持当地地理环境的稳定;③维持该湖在宗教徒心目中的“圣湖”地位。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玛旁雍错和拉昂错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湖泊蒸发量因素、湖泊演化、湖水性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1)影响湖水蒸发的因素有:光照、气温、风速、湿度、裸露水面面积等因素。结合材料“湖面海拔约4500m,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为168.3mm和2197.4mm”可知:水域面积较大,可蒸发水量较多;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光照强;且内陆地区,降水少,湿度小,多晴天,湖水蒸发量大;高原地形,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劲,加速蒸发。
(2)根据材料“第四纪时气候变暖,二者被水下堆积物分隔开”说明第四纪时地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加快,冰川融水携带大量砾石等堆积物在湖区堆积,使湖区中间地势抬高;“两湖北部仅有一季节性水道相连”结合上题分析及材料可知,由于蒸发量大,湖水减少,湖泊面积缩小,使得两湖由合到分。
(3)仍为淡水湖的原因主要从“来水多,去水少”思考,结合图可知:玛旁雍错湖面积较大,储存淡水量较多;周围河流汇入多,且这些河流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淡水汇入多,对盐分起稀释作用;玛旁雍错湖北部有一季节性水道与拉昂错湖相连,起排盐作用;盐分累积时间有限,因此,玛旁雍错仍为淡水湖
(4)根据前面分析可知,玛旁雍错蒸发量大,湖水盐度会逐渐变高。同意,通过工程措施保持盐度稳定理由主要是从淡水湖的优点思考:青藏高原的湖泊众多,但大部分湖泊是咸水湖。维持玛旁雍错淡水湖现状,为当地农牧民提供淡水资源,利于农牧民生产生活用水;同时利于维持当地地理环境的稳定性,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湖,可以维持该湖在宗教徒心目中的“圣湖”地位。不同意,通过工程措施保持盐度稳定主要是从工程难度、生态环境脆弱思考: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工程建设成本高,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同时,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工程建设易造成植被破坏,干扰动物栖息,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
【点睛】
1.《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自然地理)》目录1.《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自然地理)》目录
2.《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人文地理)》目录2.《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人文地理)》目录
3.《中国地理小区域100例》总目录3.《中国地理小区域100例》总目录
4.《世界地理小区域100例》总目录4.《世界地理小区域100例》总目录
5.《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自然地理)》获取方法5.《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自然地理)》获取方法
6.《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人文地理)》获取方法6.《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人文地理)》获取方法
7.《中国地理小区域100例》获取方法 7.《中国地理小区域100例》获取方法
8.《世界地理小区域100例》获取方法8.《世界地理小区域100例》获取方法
9.可编辑2021年世界区域地理复习资料包免费送!9.可编辑2021年世界区域地理复习资料包免费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