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姜老师!坚守毕节山区教育59年,培养学生3万多名

“我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教书,教书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再过十多天就年满78岁的姜武远,用近59年对山村教育的坚守诠释了这句话。

一头银发、身体略微佝偻的姜武远,是大方县鼎新乡长丰村长田小学的教师。因为父亲的嘱托,他19岁走上了三尺讲台,一教就是59年。

继承父业:19岁走上三尺讲台

“幺儿,我年龄大了,也教不动了,你们四弟兄中只有你读过书,为了山里的这些孩子,你还是回来教书吧,无论如何你都要接我的这个班。”

几十年过去了,姜武远仍然清楚地记得1963年父亲对他说的这句话,那时的他刚初中毕业一年,在生产队当会计。

姜武远说,父亲的语气几乎是央求,因为当时的村小有90多个学生,却只有他一个老师。

姜武远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如果不接父亲的班,村里的孩子只能到六七公里之外的地方读书,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因此而辍学。”想到这里,姜武远毫不犹豫地接过父亲手里的教鞭,成了一名代课教师,开始了他所挚爱的事业。

1963年至1970年,姜武远觉得是他执教生涯中最辛苦的7年。

“一个人教6个年级,最多的时候有179个学生,白天马不停蹄地上课,晚上加班加点批改作业,只睡两三个小时是常事,工资每月仅7.2元。”姜武远回忆,“如果不是因为热爱和放不下学生,很难坚持下来。”

因为心中有爱,姜武远甘当山村教育“孺子牛”,躬耕杏坛,乐此不疲。即使生活艰难,妻子曾经有过不理解,他要教一辈子书的信念也从未动摇。

姜武远为学生答疑解惑

大集体的时候,姜武远每年的收入变成了老百姓凑的180公斤粮食。

这点收入对于姜武远这个大家庭而言,显然是杯水车薪。为了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姜武远的妻子韩明秀唯有拼命苦干。

“那时候,我背着娃娃抢公分,喂牲口,连修房子,都是我一个人背砖,他一门心思只知道教书,家里的事情基本是我在做。曾经确实有过抱怨,后来也慢慢理解了。”12月16日,74岁的韩明秀边给帮他们家修缮瓦房房顶的工人递材料,边回忆过去的岁月。

妻子的付出,姜武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这辈子嫁给我确实很辛苦,我很感激她这几十年来对家庭的付出和对我的支持。”姜武远动情地说。

因为背后有了妻子的辛勤付出,姜武远得以在清贫的教师岗位坚守了半个多世纪。这期间,他教过的学生难以计数,但他知道其中有100多名考上了大学、3名考上了研究生。这些学生毕业后,有的成了公务员,有的成了企业家,还有一部分像他一样,当上了人民教师,其中包括他的3个儿子。

大方县鼎新乡长丰村长田小学

“我家几代人都是老师,爷爷以前办过私塾,父亲教了一辈子书,我的3个儿子受我的影响,也走上教育岗位。”四代人有6个人从事教育事业,姜武远颇为自豪。

1985年,因为学校缺老师,姜武远像当年父亲喊他一样把刚初中毕业的大儿子姜德芳喊到长田小学教书。

2003年,姜德芳接父亲的班,开始担任长田小学的校长,一当就是16年。

心系教育:让出土地建学校

1994年,53岁的姜武远终于转正,工资增加到了272元。身份的转变、工资的增加,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但破败的教学环境却令他一直忧心忡忡。

“工资低、生活困难可以克服,但教学环境差确实是个大难题,一到下雨天,要用盆把地上的水舀出去才能上课,学生和老师都很可怜。”2007年之前,姜武远一直期盼着教学环境能够得到改善。

机会终于来临。2007年,香港慈善基金会资助18万元,教育部门划拨了10万元,支持长田小学修建新的教学楼。

获得资金支持后,鼎新乡政府开始找老百姓协调征地,出乎意料的是很多老百姓并不愿意让出土地。姜武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错过了,不知道又要等到哪年了。”

满头白发的姜武远走在教学楼里

“我愿意让出我家的地来修学校,一分钱不要。”情急之下,姜武远找到鼎新乡时任党委书记曾祥富。

听了姜武远的话,曾祥富很感动,但无论如何也要按规定每平方米土地补偿40.5元。

一心想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姜武远再三推迟,曾祥富只好拿话“逼”他:“你多少都要收点钱,否则将来你后悔了说整个学校都是你家的,我们说不清楚。”

为了让曾祥富打消顾虑,姜武远将自家的1400多平方米土地让出来,按7元一个平方米领取了征地补偿款。

因为姜武远一心为公,学校修建过程中,乡政府委托他监工。当时,姜德芳担心父亲的身体吃不消,劝他考虑清楚,但父亲坚持接了这个任务。

“那段时间确实辛苦,白天要上课,晚上拉沙来我要起来一次,拉砖来我要起来一次,拉水泥来我还要起来一次……”姜武远知道儿子关心他,但他更关心学校的修建。

在姜武远的监督下,一座崭新的三层教学楼很快拔地而起。

2008年10月,新建成的长田小学投入使用,看着孩子们从破旧的教学环境中搬进敞亮的教室,幸福的滋味从姜武远的心底喷涌而出,67岁的他笑得像个孩子。

“学校刚建好的那段时间,我真的太高兴了,整天乐呵呵的,像是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的感觉,做梦都要笑醒了。”

教学环境的改善,受益最大的是村里的孩子们,其次才是老师。但2003年就该退休的姜武远却比谁都开心,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他那么高兴,更不明白他为什么退休了还要义务上课。

发挥余热:义务执教10余年

“我还是想继续上课,课程由你给我排。”2003年8月21日,本该退休的姜武远把已是长田小学校长的大儿子喊到跟前,给他下了“命令”。为此,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的儿子争辩了两句。

“你也累了几十年了,安心休息吧。”

“我还不到休息的时候,现在学校只有4个老师,学生还很多,等哪天学校不缺老师了,我再休息。”

眼看拗不过父亲,姜德芳只好乖乖给他安排了课程,从9月1日开始上课,一上又是10余载。这期间,他没向政府和教育部门提过要一分钱的酬劳。

2017年至2018年,因为姜武远在老百姓中很有威望,政府请他负责监管组组通、农村“三改”和蔬菜大棚的修建,考虑到脱贫攻坚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他答应暂时离开讲台。

2019年,长丰村如期脱贫出列,姜武远又继续义务给学生们上课。

在姜德芳的眼里,父亲是一个对教书有执念的人,他在教书育人这条路上,可以说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对于儿子的评价,姜武远觉得比较中肯:“教书可以说是我的全部,我乐在其中,一点都不觉得累。”

因为热爱,也因为现在长田小学7个班86个学生,只有3个正式老师、1个代课老师和1个志愿者,姜武远一个星期要上30节课,他1节都没有落下过,每天站着给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上完6节课后还丝毫不觉得累。

虽然年近八旬,但姜武远仍然精力充沛,声音洪亮,耳聪目明,所教的数学科目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在全乡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

姜武远告诉记者,他教书几乎不用教材,因为教的时间太长了,什么内容在哪一页早就烂熟于心了,同时也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上课时,姜武远十分严厉,下课后,他又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顽童”,经常和学生们打成一片。

如今,沉迷于教书的姜武远仍然没有退休的打算。

“教书育人早已融入到我的生命里了,

我这一生都离不开学校,

离不开山里的娃娃。

我要一直教下去,

直到教不动为止。”

姜武远坚定地说,争取至少再教10年。

姜武远醉心于教育事业,乐当山村教育“孺子牛”的精神令人敬仰。在2017至2018年度工作中,姜武远被长丰村村民委员会评为“脱贫攻坚优秀个人”,今年10月入选“贵州好人榜”,12月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姜武远说:

“我坚守讲台纯粹是因为热爱这份工作,

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点贡献,

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更多的人才,

我就是一个最平凡的山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