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票房突破43亿,如果不用穿越就能让妈妈高兴……

贾玲刚考上大学时妈妈的突然离世让她备受打击, 《你好,李焕英》也是贾玲一直埋藏于心底的对这份遗憾的真情诠释。电影用真情实感诠释了“妈妈”在一个人成长旅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即使已经成年,突然失去妈妈对一个人的影响都堪比天还大。因无法接受这样的变故,贾玲也经历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胖了五十斤,与男友分手,甚至后来相当成功了,也依然感到:我越成功就越失落。

这部电影之所以打动人,不仅因为她触及了每个人心底最柔然的部分——母爱,更仿佛揭示了女性成为母亲后,对一个人从孩提时代到成人以后的重要影响力。

母亲需要承担如此大的责任,对一个孩子长大成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水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可以问问:母亲何以有如此包罗万象的能耐,可以肩负如此重任呢?

现实生活中,我看到的更多是疲惫不堪的母亲,就像电影中贾小玲的妈妈,一个中年妇女的样子。

妈妈经常皱着眉头,不是低头干家务就是被孩子的各种事务烦恼,为孩子补裤子,不断精进技能,被叫到学校问学习,为了省钱又不让孩子担心,从买好票的车上下来,在大雪天步行回家……

这真的就是我们头脑中妈妈的形象——很少有开心的时候,不是为这事儿烦恼,就是为那事儿烦恼,而我们也看不到她身边的男人让她高兴过多少。

于是能让妈妈高兴的梦想悄悄地种在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灵中,逐渐长大发芽。

《你好,李焕英》票房持续升温,能让妈妈高兴触碰着每个孩子,无论他多大,的内心深处。

可是怎么让妈妈高兴呢?

全职妈妈做着一份没收入、最辛苦也最值得的职业,但并没有得到普遍的社会认同,那些愿意陪伴孩子童年并作出事业牺牲的妈妈,也许能忍受日常的繁琐和劳累,却很难在孤独与歧视中突围。

华高女中张校长奉劝学生,不能做全职妈妈,我对她的敢言非常敬佩。她说出了全职妈妈的真实困境——并非这个职业不伟大,只因对女性而言这是一个得不偿失甚至失去支持、陷入困境的角色。

从女性个人发展的角度实在太对了,可从孩子的角度呢?

孩子的成长不仅只是身体的长大,心理成长紧密地伴随着长大的过程。《依恋的形成》作为心理学的经典书籍,告诉我们母婴关系如何塑造我们一生的情感。儿童早期的成长环境对日后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母爱剥夺会让一个的孩子的世界失去光明,进而影响他日后的情感、心理及亲密关系的正常发展。

能顶住压力做全职妈妈的女性都可谓是英雄,因为她们做着抚养人类后代的工作,尽管这个工作到目前依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

能毅然决然地选择这份职业的女性还是少数,现实中大部分女性需要同时上班和带娃。某地一新冠确诊病例的流调显示:妈妈的路线——带娃到医院、到超市买东西、买药、回家周而复始——这是一个普通妈妈的日常缩影。

无论全职带娃还是上班,妈妈被诸多重担压着,怎么高兴得起来?

于是能让妈妈高兴的梦想悄悄地种在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再一次长大了一些。

孩子出生后,带给女性生活的全方位改变,并由此给妈妈们带来的负重和困扰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

当一个本是花季少女的女性名字突然变成豆豆妈、宝宝妈、牛牛妈,全社会似乎都在赋予女性这样的角色,你的父母这样认为你,你的老公这样认为你,你的公婆这样认为你,你必须放弃和牺牲,且被认为理所当然。

你所作的因为你有妈妈这个名字,孩子长得好不全是你的功劳,长不好一定是你哪儿哪儿没做好。妈妈似乎总是被理应指责的,却没法儿说半点托辞,谁让孩子是你生的呢?

妈妈被诸多困扰包围,怎么高兴得起来?

但是让妈妈高兴,好像与生俱来的基因,早早地注入到孩子的心田里。全剧中: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也曾经是个花季少女。

这句话很流行也很打动人心,只有当这个角色被更多地体谅和尊重,妈妈才能有更多的爱给孩子,同时不忘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好,李焕英》戳中无数人的泪点,在影院里,人们不仅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同时也在思索人类共同的话题——母爱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感受着与贾小玲同样的情感体验:想让妈妈高兴。这是一个孩子,无论他多大,永远的心声。

同时我们也在思索,如何才能让妈妈高兴呢?穿越回去已不太可能,现实中我、我们、全社会能做点什么吗?

从小教育孩子尊重女性,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升对妈妈这一角色的理解和尊严,改善妈妈的生存环境……让成为妈妈的女性们多一点笑容,多一份幸福。

当妈妈更高兴了,妈妈们与生俱来的爱自然会流淌到孩子心中,滋养孩子健康成长。到那时,孩子的梦想不只是让妈妈高兴,他还可以放心地成为他自己。

孩子想让妈妈高兴,其实我们全社会都得想些办法让妈妈们高兴一点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