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杂谈——若朱标不死,朱棣会是他的对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白手起家的皇帝中最为成功的一个了,

  

  虽然他自幼没有什么优越的生活条件,文化水平也不高,但上天却赋予了他一个天生聪慧的好脑子,再加上他又是一个肯踏实努力、善于听别人意见的人,所以在25岁的时候就成功开创了大明王朝,

  在他的带领下,新的王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足,拥有一片太平盛世之景,真可谓是年少有为啊!

  要说明朝盛产英雄,这话还真是不假,

  不仅开国皇帝励精图治、爱民如子,后代的皇帝也是非常努力,

  比如朱棣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不但把父亲留下的霸业打理得有理有序,还在治国方案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

  

  让明朝得到了更加飞速的发展,而这也就为中国后代历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准确地说,朱棣算是元朝的第三代皇帝,

  因为在朱元璋死的时候,其实是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皇长孙朱允炆,也就是我们后面所熟知的明朝建文帝,而他也是第一位跳过了太子这个职位直接当上皇帝的皇帝之一。

  但是呢,他的在位时间却非常短,从上位到结束只统治了明朝4年,可以说是皇帝位置都没有坐热,就被人赶了下来,而这位赶他的皇帝就是广受大家称赞的朱棣皇帝

  那朱棣为什么要赶他下位,他又是怎么成功将朱允炆赶下位,自己统治国家的呢?

  

  朱允炆下位原因

  朱允炆是被朱元璋钦定的下一任的大明皇帝,拥有着优秀的起跑线,因为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导,也养成了一种为人和善、待人尊敬的好习惯。

  在登上帝位之后,凭借自己的努力,也将明朝引入了又一个太平盛世,尤其是在文化方面,其实他本身呢,就是一个比较爱好文学的人,

  于是在他的带领下,国家文化繁荣,文官突出,取得了不少文化方面的成就。

  不仅如此,他还解决了不少祖父在位时的从政弊端,比如藩王势力过于强大,尤其是在不断地发展中,这些藩王的势力已经严重影响了朝廷的安定,

  于是他就想办法想要调和一下这种现象,经过他的努力,在一年内,就消除了五个无足轻重的藩王,在这样一番操作后,国家的政治局势也有了一个微妙的变化。

  但也正是这种削藩的做法严重威胁到了各位藩王的势力,

  

  而在这些藩王中,朱元璋的下一代好多都去世了,所以在世的人中,朱棣成为了其中的最年长又是最有势力的人,这种频繁地削藩,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他了。

  于是在朱允炆一次次地操作中,朱棣就料到了自己的下场,所以早早就开始准备,持续扩大势力、增强兵力,以抵御他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而且上面我们看到朱允炆是一个待人和善、对人尊敬的人,毋庸置疑,拥有这种性格的人固然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但这样的性格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软弱,其实说到底,也不是软弱,就是太过善良。

  所以在后面他和朱棣的对抗中,有很多次他都是可以除掉朱棣的,但因为他的不忍,在每次要解决朱棣的时候,总是强调要“获得四叔”,于是让朱棣躲过了不知道多少次。

  

  但对朱棣来说,他可不是这种优柔寡断、重视亲情的人,每一次对抗都是拼尽全力,所以,在这样性格全然不同的两军对抗中,最终究竟花落谁家也就显而易见了。

  朱棣称王过程

  在朱允炆一次次派兵铲除藩王后,朱棣自然也是越来越有危机意识,于是没等朱允炆对自己出手就主动出击,希望可以保住自己的这份势力。

  其实对朱棣来说,所谓的起兵造反也就是自己自保的方法。

  于是在准备得差不多后,他就发动了有名的靖难之役,成功夺取了政权。

  能这么快地夺取政权,朱棣的称王过程都有哪些优势呢?

  实力雄厚

  在朱元璋去世后,朱棣占据藩王位置很多年,积攒的实力自然不容小觑的,他手上的军事力量是非常强悍的。

  

  而且朱棣本身在武艺方面就比较有天赋,在勤加练习后,也算是一个具有雄韬武略的人,再加上,朱棣虽然之前不是皇帝,但上阵杀敌、统领万军的经历也是非常多的,所以,积累了不少军事方面的经验。

  自身优秀

  虽然朱棣不是父亲朱元璋钦点的皇位继承人,但他好歹也是皇室的一员,是具有诸侯王身份的人,所以自小的成长环境也是非常优越的,而且又是生在皇家,一直以来就接受最高级的学识和武艺的教导,因此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这也就是说他不仅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还是一个非常有军事头脑的人,这从他后面的带兵事迹中也可以看出,他绝对不是那种蛮干的形象,而是有着严密的部署,有了清晰的作战计划。

  

  头脑聪慧

  在这次的靖难之役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这个特点,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次的战役,说白了,就是朱棣发动的一场夺取政权的战役,但他可没有这么直白地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而是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

  而且这个理由还是借用了朱元璋生前交代的话中的,只不过片面地取了其中的一部分,但这也就让别人即使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也没有办法反驳。

  他所借用的这个理由就是帮助现在的明朝除去奸臣,于是假借着这样的说法,他成功发动了军队。

  朝廷软弱

  

  其实在朱棣发动军队的时候,他也没有抱有很大的希望,因为自己虽然是一个藩王,具有比较大的势力,但和具有中央权力的朝廷来说,自己的还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但在后续的交战过程中,朱棣慢慢地也有了很多的自信,因为朝廷虽然人数多,但士气却不太高,在多次对战后,连连后退,把土地让给了朱棣不少。

  而且当时朝廷其实是没有什么可以有效利用的人的,所以一直在战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最后也是毫无悬念地被燕王取代。

  按正常的思路来说,朱元璋是应该将自己的皇位留给和自己有着直接关系的一代人,也就是朱棣那代人,那为什么朱元璋把这个机会留给了皇孙辈的人呢?

  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基于明朝的继承制度,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在朱元璋那代中,嫡长子就是朱允炆的父亲朱标,

  

  对于这个嫡长子,朱元璋也是费了很大的心思,从他一出生起,就将他当做储君来培养,教给了他不少治国之策,还把朝廷中的许多大臣培养成了他的心腹。

  但天有不测风云,这位太子在年少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朱元璋也就不得不选择一个新的太子,

  虽然朱棣也是一个杀伐果断、有勇有谋的人,但由于他的母亲是一个出身卑微的人,所以朱元璋也不可能传给他。

  而其他的人,能力和头脑也没有让朱元璋满意的了,这样一来,朱元璋就将目光瞄向了他的第三代,而在第三代中,朱允炆是当之无愧的嫡长子,所以,朱元璋就将位置留给了他。

  那话又说回来,如果朱棣的哥哥朱标没死,那朱棣还能成功登上帝位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如果朱标仍然在世,那第二代的皇位是非他莫属的,朱棣很大可能不会起兵,而且就算是起兵了也不会成功,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里所说的制度就是明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按照大明的制度,如果朱标没死,这个皇位是非他莫属的,

  这一点朱棣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也不会不识趣地起兵造反,因为这就意味着和全天下人作对。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朱棣起兵造反的直接导火线就是朱允炆的削藩制度,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把朱棣逼上了绝路。

  虽然这种做法是有一定的依据的,这对于明朝中央力量的集中有很大的好处,但不得不承认,朱允炆的做法是有些极端了。

  

  这个事情如果放在朱标身上,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因为按他的性格,他不会把削藩这个事情看得过于重要,就算是要削弱,也不会过分削弱,最起码不会过多威胁到他们手中的权力。

  能力方面

  朱标在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无论给他安排什么科目,他都是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听课学习,

  除此之外,他还看了不少书,而且涉猎很广,所以自小就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在德行方面,他也是待人礼貌、谦虚和善,也算是一位十足的高雅之士,而且因为朱元璋在他小时候就把他当做储君来培养,所以脑子中也装了不少治国之策和待民之术。

  在武艺军事方面,因为他的军事师父都是武艺一流的人,在他们的熏陶下,他的能力自然也是很出众的,征战中杀伐果断、视死如归。

  

  不仅如此,他还有比较长远的眼光和缜密的思维。

  综上来看,我们能明显看出,如果朱标在世的话,朱棣还真不是他的对手。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看完上面的内容后,相信大家心中也都有了答案,如果朱标真的没有死,那也许明朝历史上会出现一个更加圣明的皇帝,我国的历史也将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