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着意化为桥」崇山辟新径 架桥筑通途

  行必有路,路必有桥。历史的尘烟中,一代代贵州儿女用智慧与汗水同心架桥,一座座竹竿桥、铁索桥、风雨桥,铭刻古道沧桑,承载鼎沸人声,构筑成一个个熠熠生辉的人文地标。

  你可曾想见,磅礴乌蒙深处,六盘水市水城区花戛乡,北盘江支流毛虫河上,一座桥以竹竿为名:葛藤串联起上千节竹排,悬系拉架于两棵榕树间。历经数百年雨雪风霜,竹竿桥横卧依旧。

  在教师王刚笔下,竹竿桥联结大山和世界,摆渡一代又一代山里孩子的命运;在山民口口相传的话语中,竹竿桥是逐水而居的布依儿女勤劳智慧的符号,是打开民族集体记忆的钥匙。

  建成于清道光年间的毛虫河竹竿桥,地处水城、盘州、普安三县(市、区)交界处,秋冬春夏的往复中,小小竹竿桥,亲历了多少易货通商的掌故传奇,留下了多少情定桥上的眷侣佳话,又见证了多少翘首以盼的等候。

  往事并不如烟。时代列车奔腾向前,当故事变成传说,当竹竿桥上摇摇晃晃艰难跋涉的记忆逐渐远走,接过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发展接力棒,一座崭新的混凝土大桥在毛虫河上飞架。

  与新桥比肩而立,一代代布依儿女接力修缮的竹竿桥,入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旅游开发和乡村振兴中迎来破茧新生,成为高原厚土之上的历史印记,展示着万种风情,寄托着一脉乡愁。

  人生如桥,桥如人生。桥,是掩映在历史深处的精神原乡,承载着无数游子对家园故土的眷恋回望;桥,也是走出贵州125.8万座山头的出山通途,激荡着黔贵儿女对诗和远方的无限遐想。

  “几十年来做梦都想有座桥……”对许多人来说,“溜索”这个词或许有些陌生,但于水城区营盘乡红德村的村民而言,“溜索”曾是他们抵达外界的唯一捷径,是一条悬在空中的路。

  与乌蒙大裂缝比邻而居,2012年前,一根钢索、一个滑轮、一个铁笼子,就是出行的全部交通工具,出村赶集、上学、办事,甚至到乡里、县城看病,村民都会选择从峡谷间“溜索”而过。

  世世代代的想,年年岁岁的盼,2013年,长38米、宽9米的望龙桥建成。同年,世界首创的空腹式连续刚构桥——水盘高速北盘江大桥建成通车,与已建成的水红铁路北盘江大桥十字交错。

  山里开了路、架了桥,僻居深山的红德村,迈入发展快车道:年轻人走出村庄,闯荡打拼;红心柚、蜂蜜等土特产借助路网,俏销八方;奇崛险峻的乌蒙大裂缝,吸引远方游客一睹风采……

  青山着意,崇山峻岭之上,云蒸霞蔚之中,桥梁用钢筋铁骨的脊梁架起高原的希望;岁月可鉴,沐浴春风雨露,勤劳坚韧的贵州人用一双双大手,接续奏响日子红火、生活幸福的和美乐章。

  一部桥梁史,折射发展史。跨越江河百流、纵横山川沟壑,今天,17.6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之上,已建和在建桥梁近3万座,世界高桥前100名近半数在贵州,“世界桥梁博物馆”惊艳闪耀。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种人生可以替代。走过黔山贵水,当我们被一个又一个的“世界桥梁之最”而惊叹折服,不妨把观察的景深放得更远,答案或许更为生动。

  时鲜蔬菜夕发朝至,行销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出门求学、村民上街赶场、病患看病就医不再因交通而忧……当每一个具体的人和物从大山深处走来,桥的定义如此厚重深刻:桥是文明的血脉,也是道路的延伸,联结起人生半径,丰盈着梦想翅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谌晗

  编辑  黄丽媛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马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