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18人,日本为何诺奖拿到手软!

8月的京都,草木葱茏。这是京都大学一年最美的时候。
不过,对于匆匆赶来的投资人来说,吸引他们到来的并非樱花,而是诺贝尔奖,确切地说,是2018年新晋诺贝尔奖得主
本庶佑

在日本,像本庶佑这样的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得奖者,本世纪以来已经有18位。他们的研究成果,吸引着全球各类资本的注意。
实际上,这几年日本学者获得诺贝尔奖如囊中取物。算上本庶佑,这是他们连续第五年获得诺贝尔奖了。
进入21世纪,日本科学家获奖人数快速增长,平均下来几乎一年一位。
其中物理奖8位、化学奖6位、生理学或医学奖4位,日本人在诺贝尔奖的发力集中在物理和化学奖项。日本也成为近十年来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诺奖出产国」。

01
18年18人,为何日本做到?
很多学者认为,过去18年,日本在诺奖“井喷”背后的努力在更早之前就开始了。
诺贝尔奖的评选是一个极其严苛以及漫长的过程。
因此,诺贝尔奖通常具有滞后性,也就是会奖给25至30年前、甚至50年前具有突出科研贡献的人,因为从出成果到获奖的整个过程往往需要时间的验证。
21世纪后日本获得的诺贝尔奖基本上都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科技结晶,是日本经历过高速经济增长,对教育、科研进行稳定资金投入的结果。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高等教育主要照搬德国模式,非常重视科学研究。日本政府和企业也非常重视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
日本的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在5-6?战后持续了40多年。日本的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在3-3.6?至今超过了20年。
特别是其中,基础研究的经费占据了大学研究经费的主要部分,而基础研究正是孕育诺贝尔奖的最佳温床。
作为老牌强国的日本,科研和教育投入近百年来一直不低,近几十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诺奖级的科研怎么也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投入。
由此可见,日本的诺奖成就不是一天练成的。
02
诺奖得主的研究之道
对事物的探索保持好奇心和质疑,是本庶佑的研究之道。
本庶佑认为,对成为研究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
什么都想知道,有颗觉得所有事情都是不可思议的心。

2016年,本庶佑获得了国际科学大奖京都奖基础科学奖项。他在领奖时说:「做研究不仅仅要埋头苦读。阅读和记住那些论文是不会造就一个好的研究者的。要通过好奇心来自我驱动,且要有勇气面对挑战。在我看来,这才是科学的起点。」
此外,他常对学生说:时刻反思,保持怀疑(Stick to the Question)。
曾有媒体记者向这位诺奖得主提问:「对想做研究者的年轻人有什么想说的?」
本庶佑回答道:「对书本写的东西不要完全相信,经常保持怀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真正的到底是怎样的,这样的心态很重要。希望年轻的小学生、中学生一定要有志于做研究。」

他觉得自己获得诺奖是幸运的,一方面继承了父母身体健康的基因,以及喜欢刨根问底的求知性格;一方面得益于社会为推动生命科学发展而投入的研究经费。
正是有了这些「幸运」,才成就了本庶佑从一而终的基础研究,因此从来没有对研究有过一次放弃的想法。
好奇心加质疑精神,做基础研究不功利,这便是当代的科学精神。虽然在他看来是幸运,但科学家所付出夜以继日的努力,必然会受到幸运女神的青睐。
03
汇佳的科学探究
在汇佳IB课程的高中阶段,每个学生都需要完成12页的个人研究项目(individual investigation)和4000字的IB拓展论文(extended essay)。
它们要求学生独立遵循完整的科研步骤完成实验,并呈现出一份全英文的、详实专业的科研报告。

为什么在高中阶段就要进行这样的探究?
像这样完整的探究过程,不仅可以获得科研过程的真实体验,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实践与操作本身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往往是当下科研人才最需要的部分。
当然,这些探究远不是终点,有的学生还会继续深化自己的实验项目。当若干年以后的他们穿梭在大学实验室里的时候,
想起曾经在汇佳的科学探究,也许便是梦开始的地方。
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种下的科研幼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长成茂林,结得硕果。
目前中国也正处在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对教育和科研的重视和投入前所未有。或许,下一个二十年,国人也能取得丰硕的诺奖成果。而这些科学家,便在你我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