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孩子9个“拖”:孩子总是拖拖拉拉,3个方法教孩子时间管理
时间都去哪儿了?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发出如此感叹,由于时间管理能力不同,人们在相同的时间里耕耘,最终的收获往往截然不同,一个人时间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生活和事业的品质。对于孩子们来说,时间管理能力会对其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小,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尤为重要。家长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一、拖延症导致的结果
出现各种诸如焦虑、后悔、自责等负面情绪
由于拖延,孩子总是在临近最后期限才开始行动,可又担心时间不够完成不了,于是便出现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产生不断后悔,谴责自己为什么不及早完成的负面情绪。
拖延的人自律性不强
这些人通常习惯晚睡,喝酒时也往往超过自己预期的酒量。同样,他们即便决定要戒烟、运动、减肥等,也很难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二、如何避免拖延症
留给孩子合理自由支配的时间
可以跟孩子承诺,要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作业,晚上剩下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但尽量避免在手机、电脑和电视上花上全部的时间。可以建立一个比例,留出一些时间出去游戏、阅读或跟家人一起玩纸版、战棋类游戏。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是种很重要的奖励机制,可以激励他们变得有效率和有条理。这样方法还可以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作业上,高质量的完成作业,而不是尽快地完成作业。
告诉孩子“今日事,今日毕”
很多孩子都可能会出现以下的心理:“今天先玩一会,明天再写作业,反正时间还很多”。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孩子的作业一拖再拖,最后可能会出现完不成的情况。所以父母必须给孩子讲清楚原则“今日事,今日毕”,这样孩子才能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安排,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今天的事情,今天必须完成不能够拖到明天,才能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感知能力。
提升孩子能力,避免催促
当孩子因能力差导致拖拉时,我们切忌一再催促,而应该以鼓励为主,对孩子的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提升。比如有的孩子可能精细化动作能力差,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多做一些锻炼精细化动作能力的游戏,像剪纸、拼图、搭积木等等,有的孩子可能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可以让孩子试着玩平衡木、荡秋千等游戏,逐渐引导孩子安静下来,提升专注能力。
家长越早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时间、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孩子在学习上的优势也就越强。
给大家分享一套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的读本《上学就看》系列。
这套书共8册,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分别对应了孩子学习中很关键的问题,比如怎么去管理自己的时间,怎么去轻松地完成作业。
《谁偷走了我的时间呢》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不做“小拖拉”。
《上学原来是这样的呀》这本书可以帮孩子轻松明白上学是怎么回事。
《写作业再也难不倒我》告诉孩子,写作业其实很简单。
《考试,我不怕》告诉孩子,这样做,能考出好成绩。
一套8册,价格也不贵,却能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变成优秀的孩子。
书中通过风趣幽默又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将现实生活加入了适当的童话色彩,把故事讲到了孩子心里去。
阅读故事的同时,书中还实实在在地提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教孩子该如何管理时间、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
这套上学就看让孩子学会自我时间管理是从韩国引进的一套课外读物,可以帮孩子快速适应学校生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并从小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想要购买这套书籍的父母,可以点击下方商品卡,进店购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