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粤|12天12城这些重要会议,释放哪些信号?
从1月12日开始,广东进入省两会时间,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也即将于1月14日开幕。
记者观察到,就在元旦至12日的短短12天时间里,全省有深圳、惠州、江门、湛江、茂名、肇庆等6个城市先后召开市两会,广州、佛山、梅州、东莞、清远、云浮等6个城市召开市委全会。
全省2020年的发展蓝图要到14日揭晓,但记者梳理发现,各地密集召开会议透露出这些讯息:
其一,中心城市正在进入改革、创新的“无人区”,每走一步,挑战倍增,意义也倍增;
其二,具备较强工业基础的城市,正在全力在产业链竞争中占得先机,同时注重城市品质提升;
其三,发展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城市,都在补短板、挖潜力,尤其注重与周边城市的联动发展;
其四,不同城市分工协作推进同一项重大工作,正在不断打破行政区划的区隔,城市群、产业带、创新链的重要性前所未有。
回看2019:这些城市领到新使命,有了新气象
晒成绩单是各地市两会和市委全会的重头内容。
先看广州,1月7日召开的中共广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过去一年,经济发展“稳”的态势持续巩固。
这句话有着坚实的数据支撑:2019年前三季度广州GDP增长6.9%,不仅在全省排名靠前,更同比2018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这在全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殊为不易。
如果说广州是“逆势上扬”,深圳则是步履稳健。
1月8日开幕的深圳市六届人大八次会议透露,初步预计,2019年辖区公共财政收入9424亿元——有理由期待今年这一数据超过万亿大关。
比经济数字更重要的是,广深在2019年迎来发展上的重要时刻——前者要加快“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后者则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使命。
广深之间的惠州,2019年发展有三个关键词引人关注:盘整土地1.19万亩、“丰”字交通、企业“直通车”。在背后我们读出一句话:保通畅、挖潜力。万亩土地上,项目加快落地;交通顺畅便利群众企业,更提升发展效率;企业合理诉求得到满足,再增发展活力。
从2019年的经济增速看,惠州在珠三角不算快,但这些新动向就是最好的发展催化剂。
佛山GDP破万亿引发对制造业城市的热烈讨论,隔江相望的东莞紧追其后。2019年前三季度,东莞GDP接近6600亿元,增速达7.2%。江门全年GDP预计也将站上3000亿元的台阶。
如果说珠三角是广东最耀眼的区域,如今越来越多粤东粤西粤北的城市也正在加速发力。珠三角的肇庆GDP同比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7%、增速居全省第二位;湛江的2019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倍,增速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7%,增速全省第二;梅州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31.7%和57%。
日前,深圳市六届人大八次会议上,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就在建的1万多个工地给市民带来不便表示道歉。换个角度看,即使是深圳这样的中心城市,在今天依旧在加速建设。
这样永不停步、永不满足的改革发展势头,或许正是广东持续加速发展的秘诀。
展望2020年:改革争先恐后,产业升级你追我赶
对于深圳来说,2020年有着特别的意义:既是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也是建设先行示范区的第一个完整年份。
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的 “两个轮子”在深圳也体现的最为明显。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策划战役战略性改革和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国际合作办学、药品和医疗器械审批、外汇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打造全球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创建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转型,努力成为全球新技术新产品率先推广应用高地。
改革上的“先”,产业上的“新”,成为观察深圳发展的两条重要线索。
此外,深圳还首次提出将“对照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目标任务,积极探索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径。”
与之相比,广佛莞等城市则更好地体现了发展的延续性。
广州提出,以营商环境改革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高水平建设全球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更大力度建设科技创新强市等等。刚宣布GDP破万亿元的佛山提出,加快大湾区西部枢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东莞则聚焦产业体系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对于着力于挖潜力的城市来说,2020年将是撸起袖子全面发力的一年。
以惠州为例,其在2019年盘整存量产业用地1.19万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4.7%用于工业项目;工业投资自上半年起扭转连续25个月负增长态势,全年大幅增长20%以上,这无疑将为其建设世界级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做大智能终端、平板显示、汽车电子、LED、新能源电池等五大主导领域产业提供强劲支撑。
聚焦新兴产业发展正在成为更多城市的共同选择:
清远提出,聚焦汽车零部件、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食品饮料、智能家居等七大产业;
江门提出,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和5G产业;
看城市互动:“双区驱动”关键在“双核联动”
新的一年,广东各地如何互动合作同样引人关注。
广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深圳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提出,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共同打造全省发展的核心引擎。
广深“双核联动”,也正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带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乃至“双区驱动”的关键。
去年9月,《广州市深圳市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此后双方合作加速推进: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化合作,广州开发区与深圳前海携手共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
越来越多的城市不再仅仅将目光局限在本市,而是从更大的发展格局中探索“跨市”发展的空间。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正在从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得到热烈回应。
先看珠三角。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广深的频率非常高,涵盖交通对接、产业联动、创新资源对接、教育医疗合作等多个领域。
比如,在交通上,惠州提出,以“丰”字交通第一“横”对接广州(知识城),第三“横”对接深圳(前海)、香港,形成辐射深汕特别合作区及粤东地区的东西交通轴线。在产业上,惠州将联动深莞打造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在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走出本地,全力拥抱珠三角的高质量资源要素,成为这些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2019年底,广清接合片区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清远市委全会提出,积极融入“双区”产业分工体系,深化广清一体化,高水平建设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云浮提出,着力打造环珠三角经济带发展新引擎;江门提出,探索建立“广深总部+江门基地”“广深研发+江门转化”等产业合作体系。
如果产业上更多是分工合作,在重大科研创新方面,则对不同城市的协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圳提出,加快深港开放创新中心、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江门提出,建设环五邑大学创新生态圈,支持五邑大学与港澳高校开展科研合作;惠州提出,以打造全球著名能源科学实验基地为目标,支持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一句话概括,就是更好发挥各个城市在创新设施、创新制度、人才培养、生活便利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让创新要素在各城市之间流动更充分,配置更高效。
展望未来,来自各个城市自身发展需求和产业链、创新链对集聚高端要素的要求,正在合力重塑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广东角色。年初的一场场会议里,代表委员们出谋划策,畅想无限未来;会场外,一个世界级的中高端产业和科研创新网络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成形。
【策划】黄应来
【记者】王彪 昌道励 实习生 黄敏璇
【出品】南方经济智库
【作者】 黄应来;王彪;昌道励;黄敏璇
【来源】 南方经济智库南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