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毕业生讲述求学经历,5岁半被送到寄宿学校,校园的高墙就像监狱

  原标题:毕业生讲述求学经历,5岁半被送到寄宿学校,校园的高墙就像监狱

  父母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学习成绩与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家长们想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只能拼命赚钱,加大教育投入。忙,又没有老人帮忙,只能把学生送到寄宿学校。

  寄宿制学校可以锻炼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减轻家长的负担,节省大量时间。他们不用担心接送孩子、辅导作业,让学生一直留在学校。

  随着通讯方式的更新,手表可以随时联系父母。许多家长计划将学生送到寄宿学校。寄宿父母慢慢动摇了。

  一位毕业生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他在5岁半时被送往寄宿学校。校园高墙犹如牢笼

  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不同。在小学和初中,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有限。他们正处于建立三观的重要时期,需要父母的陪伴。进入高中后,他们的性格基本固定,自理能力明显。从高中寄宿开始,我可以很快适应大学。

  由于家庭环境不同,很多学生从小就开始住在寄宿学校。回忆起那些年的校园成长经历,一位毕业生眼眶含泪。在他眼里,学校的高墙就是监狱。

  5岁半时,他被母亲送到寄宿学校。因为父母离异,家庭压力全部压在了母亲身上。他需要赚钱养家。他必须和他的祖母一起长大。后来,他的奶奶不得不照顾他姑姑的孩子。他出钱送他去寄宿学校,每周五都让妈妈来接孩子。

  在他能够独立之前,他被送到了一所寄宿学校。在他的记忆中,那是一个三四层高的大院子。院子里有仓库和食堂。学校里全是像他这样单亲家庭的孩子。可以送到寄宿学校。

  那时学费只有300元,学生周末只能回家,让父母打扫卫生或出去散心。毕竟六岁以下的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但是因为学生太多,老师们也顾不上了。他只能糊口,在学校还是个异类,周末妈妈也没时间接他,只能在小长假和寒暑假回家。

  长期没有家庭归属感,生活比较艰苦,这让他很早就感到孤独。父母有限的照顾让他整个童年都没有安全感,寄宿学校也不会多加照顾。也极其敷衍。回想当时的生活,一群脏兮兮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时常发生矛盾,解决方式大多是靠武力。被老师发现后,不是调解,也不是管教,而是更强大的武力镇压,打嘴巴、打手掌、打屁股,从老师到校长都是一套教育体系。那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学生也是有尊严的,需要被尊重。

  他身边的学生都是和他一样的情况,条件好的家庭也不愿意送学生来这里。哪怕那段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他还是忘不了。童年带来的阴影影响了他半生。

  寄宿制学校变了,但家长要考虑一下

  如今,许多小学也提供寄宿服务。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学生吃穿暖和,老师负责照顾,但价格相对较高。一个锻炼学生独立性的家庭。

  还有很多保育班,放学接孩子,辅导功课,甚至提供住宿。基本上是不可能随便被打骂的。改造后的寄宿制学校吸引了众多家长。他们无力管理学生以谋生。进入寄宿学校至少可以让学生好好学习。

  但是,寄宿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家长要考虑清楚,与学习环境相比,学生在童年更需要父母的陪伴,更需要家庭关系的羁绊。即使家中老人带着孩子,依然能让学生感受到温暖。

  独立与小学生无关。都处于依赖阶段,何必刁难学生呢?学校的教育温度不够。滋补之时,一切努力都会付之东流,不如多陪陪学生。

  写在最后:

  在学生的教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一不可,家长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生孩子不仅仅是生孩子那么简单,还包括后续的养育和教育。如果不能尽到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对学生公平是很丢脸的。

  家长也要明确,寄宿制学校对中小学生的作用有限,适得其反。学生要想快乐健康地成长,还必须正确看待养家糊口和陪读教育的关系。

  今日话题:看完这个男孩的童年经历,你想说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