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河南农民娶00后非洲姑娘,被婆家宠成宝,和儿子一起上幼儿园:“我每天都在享

  河南省焦作市,有一个叫博爱的小县城,这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却有一个不普通的故事。

  在这个县城的一所幼儿园里,一个皮肤黝黑的非洲女孩显得格外显眼。

  她端坐在第一排中央,眼中散发出与孩子们一样的清澈目光。

  很多人以为她是幼儿园的“外教”老师,但其实她是班里最特别的学生。

  

  她的名字叫明嘎,来自遥远的非洲国家安哥拉。

  明嘎是一个00后,却选择嫁给了大她29岁的河南大叔,并且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生活。

  这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爱情故事?

  01

  非洲的许多国家都很落后,明嘎的故乡安哥拉便是其中之一。

  这个位于非洲西南部的国家,常年处于动乱之中,人民的生活更是非常凄苦。

  出生在贫民家庭的明嘎,家里还有11个兄弟姐妹,而她则排行老二。

  

  当地不仅贫穷,思想观念也非常落后,不仅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更是一直实施一夫多妻制度。

  女人的地位非常低微,很多时候与商品无异,甚至可以随意买卖赠送。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明嘎长大以后,就会被安排出嫁。

  那样,家里不仅可以减轻负担,还能得到一些彩礼作为回报。

  从小就懂事的明嘎,也很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宿命。

  直到2016年,明嘎17岁时,那个男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程小建,原本是河南省焦作市的一名普通农民工。

  他学历不高,很早便辍学开始打工,机缘巧合之下,他得到了来非洲非洲打工的机会。

  当时,信息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程小建对非洲也没有任何概念。

  他只是觉得这样又能出国,还能赚钱,是一次难得赚钱的机会。

  2014年,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程小建来到了安哥拉,成为了一名建筑工人。

  

  到了目的地以后,他彻底傻了眼,这里的落后程度,远超他的想象。

  这里的村庄完全不通水电,到处都是土坯房,如同原始部落一般。

  村子旁边只有一条河,村民吃喝拉撒全在河里,想要喝到一口干净的水都成了奢望。

  

  仅仅在这里待了不到一个礼拜,程小建便患上了疟疾,开始上吐下泻。

  虽然他很想回家,但是苦于没有路费,他也只能继续工作,以凑足回家的路费。

  好在几经辗转之下,他找到一份伐木工的工作,工作不算苦,报酬也不低。

  

  为了能更好地展开工作,程小建需要当地人做向导,以免砍错了私人的树木。

  于是在朋友的引荐之下,他认识了明嘎的父亲。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程小建和明嘎开始了两人的第一次邂逅。

  02

  明嘎的父亲与程小建朝夕相处,彼此都视对方为朋友。

  因为程小建付给自己的工钱,让他的家庭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表示感谢,他经常请对方来自己家里做客。

  在国外独自漂泊的程小建,对于这样的盛情邀请,也感到非常高兴。

  正是有了这样的机会,程小建与明嘎的世界开始产生了交集。

  

  每次程小建来做客,明嘎总是献上一桌好菜,而且也十分热情好客。

  这样难得的温柔,让程小建对她开始暗生情愫。

  多年以前,程小建也曾有过一段婚姻,但是因为自己常年在外打工,夫妻之间聚少离多,最后遗憾地以离婚收场。

  这次面对比自己小29岁的明嘎,程小建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向明嘎的父亲正式“提亲”。

  

  本以为对方会拒绝自己,没想到明嘎的父亲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自己。

  与他多年的相处,让明嘎的父亲清楚知道,程小建是一个靠谱的好男人。

  而且明嘎若是嫁给程小建,肯定会比现在过得好许多。

  为表诚意,小程用自己攒下的钱,为明嘎一家添置了很多东西,还把旧房子翻新了一遍。

  在村民羡慕的眼光中,两人在当地按照非洲的民俗举行了婚礼,正式结为夫妻。

  

  婚后的生活,明嘎过得无比幸福。

  程小建非常疼老婆,?不仅生活上非常照顾对方,而且与当地的男人不同,凡事他都与对方商量,从不搞一言堂。

  很快,两人的第一个混血宝宝就出生了。

  考虑到以后孩子的教育还有国籍问题,程小建决定带着明嘎还有孩子回到中国发展。

  毕竟中国经济比非洲发达,在中国一家人也会有更好的生活。

  

  2019年秋天,处理好在非洲的事情之后,程小建带着明嘎和孩子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03

  对于明嘎而言,离开家乡来到异国他乡,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不同于非洲的农村生活,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飞机汽车,都是她不曾见过的新奇之物。

  而比起这些,让明嘎更为忐忑的,是与程小建父母的相见。

  

  自己外国人的身份,还有皮肤的颜色,总会让人对她指指点点。

  尽管程小建的父母,非常热情地接待了自己,村民对自己也非常友好。

  但她还是感觉自己有些格格不入。

  

  初来乍到的不适感,让明嘎不愿出门抛头露面,甚至变得有些自闭。

  程小建的父母看出她的心结,便主动帮助她适应这里的生活。

  很快,明嘎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并且从小就习惯干活的她,也开始帮着分担家务工作。

  在婆婆的指导下,她很快便学会了做饭,味道也非常不错。

  

  勤奋好学的她,为了能和别人顺利交流,也开始努力学习中文。

  在丈夫简单的教学指导之下,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名词,她很快便掌握了。

  什么“烙馍”、“烧汤”、“蒸米饭”等等,她都能说得有模有样。

  甚至当她外出时,还能跟街坊邻居打招呼,问别人“吃了么”、“上哪去”。

  学会了这些日常简单的交流,她的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

  

  街坊四邻们也渐渐对她表示了认可,时不时帮衬她,彼此也渐渐熟悉了起来。

  随着时间流逝,明嘎慢慢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

  2020年,程小建和明嘎的第二孩子出生了。

  

  明嘎这次也享受了到了“坐月子”的待遇,不仅家务不用做,还能吃到营养的饭菜。

  而程小建更是帮着换尿布,喂奶粉,时刻陪伴自己左右。

  这样的悉心照顾,让明嘎倍感欣慰,感叹自己来到中国,是多么的幸运。

  04

  两人的大儿子,很快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

  明嘎带着儿子来到幼儿园报名,对于这个地方,她感到陌生又新奇。

  因为在安哥拉,上学对她而言,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对于上学读书这件事,她总是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好学的明嘎,突然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我要和儿子一起上学!

  

  幼儿园得知了明嘎的故事后,还特地为明嘎和她的儿子免除了学费。

  就这样,明嘎跟儿子一起开始了学习之旅。

  尽管幼儿园里学的,都是拼音、算数这样基础的简单的课程,明嘎依旧热情满满。

  对于这样来之不易的机会,她倍加珍惜,每次上课都非常认真。

  

  程小建和婆婆也非常支持她,为了让她更好地学习,许多家务也帮她分担了。

  明嘎的婆婆说:

  “她远嫁过来人生地不熟已经很不容易了,儿子比她大那么多,对人家好是应该的。”

  看到妻子逐渐融入了这里的生活,程小建感到非常欣慰,更加觉得当初带妻儿回国发展是对的决定,

  

  如今,明嘎已经能够较为流利地说中国话,也认识了许多汉字。

  跟周围人的沟通,也变得越来越顺畅,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地道中国儿媳。

  在这里,她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尊重,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希望与斗志。

  

  明嘎是幸运的,她遇到一个好的丈夫,也遇到一个好的婆家,更遇到了一个好的国家。

  用她的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每天都在享福。”

  若是你也遇到了这样的“真爱”,你会不远万里地为爱奔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