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培文学校:预防校园欺凌,家长、孩子应该做什么?

  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全寄宿高端民办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并发掘每位学生的天赋与价值;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路径和自由成长的最大空间。

  预防校园欺凌,快乐生活

  欺凌对孩子危害很大,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被欺负的人来说,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难以治愈的心理和精神创伤,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呢?孩子应该如何正确保护自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假如你的孩子是欺凌者,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提醒:

  1、明确地告诉孩子坚决不允许这种行为,绝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等原因。

  2、安排有效的惩罚而不是暴力。

  3、花时间陪伴孩子,增强对孩子的认识。

  4、通过与学校合作来纠正孩子的行为,并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

  5、不要让孩子看有很多暴力内容的电视、电影,或者玩暴力电玩。

  6、首先反思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杜绝可能导致儿童模仿的行为。

  假如你的孩子是被欺负的,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提醒请特别注意!!

  千万不要说几句话——

  在孩子受到欺凌时,向父母倾诉。父母不但没有给孩子切实可行的建议。反而抱怨孩子:

  孩子:妈妈,我在学校被欺负了...

  妈妈:你们怎么这么没用?下一次他打你,你也打他!

  为何被欺负的总是你,不是别人?

  不就是打架吗,多大点?关于哭泣?

  这个破事,跟你老师说,跟我说有什么用?我又不能替你打他。

  孩子:……

  这些话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害怕和失望。

  父母的冷漠,比欺凌更可怕。

  父母应该这样做——

  在和孩子讨论的时候,要及时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可以信任你,随时得到你的帮助。

  如有必要,可与学校联合解决,以确定学校是否处置了欺凌行为或处置得当。

  假如欺凌情况发生在往返学校的路上,应该安排年长的学生陪同上下学,或者亲自接送孩子,直到问题解决。

  假如孩子内向害羞,缺乏社交能力,应该多帮助他(她)安排一些有兴趣的社区活动,用心培养孩子适当的社交能力,并建立自信。

  教孩子识别各种欺凌,让孩子熟悉不同类型欺凌的应对方法。你可以在家和孩子一对一“练习”。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会明显增强。

  与孩子讨论解决方案,询问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引导和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锻炼他们在鼓励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及时与孩子沟通,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若儿童存在逃避上学等心理问题,应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防止校园欺凌的学生篇章

  第一,遇到以下情况你可能会遭受校园欺凌。

  殴打:被殴打,被他人用肢体暴力恶意攻击

  骂人:被恶意取笑、嘲笑、侮辱、嘲讽、贬低

  毁灭:故意损坏书籍、衣服等个人物品或财物。

  传播:在网络上被恶意传播谣言、诽谤、人身攻击

  恐吓:被恐吓、被威胁、被迫、被故意忽视、被联合排挤。

  怎样防止欺凌?

  防止“校园欺凌”,应做到“三不”,即:

  不做受害者

  不做欺凌者

  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避免成为欺凌者的目标

  不要携带更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暴露自己的财产。

  到厕所、走廊拐角或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点时,尽量结伴而行。

  与同学相处融洽,宽容、理性、平和地解决矛盾,不要采取过激的措施。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时刻进行自我保护。

  拒绝成为欺凌者

  在我国刑法中,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拒绝成为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拒绝与自己无关的旁观者,适当地向被欺负者表示同情和关心。

  帮助那些能力范围内的人,帮助那些被欺负的人。

  及时向教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受到欺凌的时候,应该怎样处理?

  机智地选择应对方式

  假如和对方能力相当,要明确冷静地告诉对方停止欺凌行为。一味的忍耐或紧张,只会助长欺凌者的傲慢。

  假如对方人多,实力悬殊,要看时机,迅速离开;跑不掉的时候可以拖延时间再求助,生命安全第一。

  2.及时求助

  校园欺凌具有重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导致更持久、更严重的欺凌。所以第一次被欺负后,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求助。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威胁,都不要自己承受身心创伤。

  别责怪自己

  被欺负不是你的错。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建立自信,多交朋友。

  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因此,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协同家长必须时刻不忘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走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