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评价郭德纲:我不喜欢他的相声,没有教育意义,他不懂相声
姜昆说得对吗?谈及郭德纲,他直言不讳:首先,我不喜欢他的相声!那是旧社会手艺,不是新时代艺术;其次,没有教育意义,只管搞笑,说明他不懂相声…姜昆补充道:那些庸俗、低级的东西,他自己要认识清楚,赶紧把它扬弃…
郭德纲的相声,如果只是为了混饭吃,养家糊口,那么讲荤口、脏口,讲那些糟粕的东西,我也能理解,因为小剧场不是一个营造艺术的地方!相声呢?我的比喻是,它像一座宝塔,真正能到达塔尖、引领这门艺术往前走的,恐怕还得是那些健康的、向上的,而且能够让大家听完了以后哈哈一乐当中有所启迪的…这篇采访播出以后,引起了很大争议。尤其是关于相声中的雅俗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
谈及郭德纲现在的相声作品,远远不及大多数20年前的春晚上的相声作品。包括饱受赞誉的“我字系列”,“你字系列”,仅单独作品来说,质量也仅是中等,姜昆、冯巩巅峰时期的作品比郭德纲巅峰时期作品还要高出一些。那时候的作品是真正的雅俗共赏,搞笑里带着意义,在起到教育与宣传作用的同时,也能够让人开口一笑!但现在情况大家也能看到,不论是当年创造过辉煌的姜昆、冯巩,还是走另一条路子的郭德纲,都达不到当时的高度。这不是他们个人艺术能力的问题,而是被网络时代、快餐文化冲击的问题。也有人认为:老一代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们,他们当年不是靠自带流量或者粉丝经济活着的,他们有自己的组织和单位,常年下基层,工厂矿山农村边疆海岛,且大部分演出没有录音录像资料!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对演出的热情,还是不停的演出再演出!马季姜昆郝爱民赵炎这些人成名,不是靠现在的抖音微博,而主要是一步一个脚印,一场一场下基层演出来的,获得了当时人民群众认可和喜爱。这个其实很不容易,一天几块钱补助,露天演出,风里来雨里去的。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那个电视还不是特别普及的年代,如果你能在乡村打谷场或者是工厂礼堂看一次,北京来的知名相声演员的演出,给大家带来的愉悦,是如今靠手机活着九零零零后们无法想象的。这个真不是可以直接比较的,我很喜欢郭德纲先生,可谓相声界承前启后划时代的大家,我也对某些体制里的相声前辈之前对老郭的百般掣肘而感到愤怒,不过一码归一码!郭德纲如今的成功不但是他个人的努力还是这个时代造就的,同理那个年代也有自己宠儿自己的最强音…个人认为:郭德纲和姜昆的争论,所谓的雅俗,归根结底,是“相声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