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职业教育 促进就业创业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10年来,山西职业教育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基础建设不断加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省职业院校累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超过200万人,为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职普融通、拓宽通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结合山西实际,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推动同类高等职业院校整合重组,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支持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建设。只有推进职普融通,将两类不同的教育体系相互融合、相互衔接,才能为山西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培育优质人才,为职校学生未来发展拓宽通道,为学生升学和就业提供多元选择机会,帮助学生提高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是将产业需求侧与人才培养供给侧融合的教育类型。山西职业教育应紧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深度适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匹配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深度融合为抓手,有效整合政府、企业、院校、行业的各类资源,凝聚各要素发展合力,共同搭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山西职业教育应采取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支持4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城市推进试点;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建设多元办学格局。科教融汇、成果转化。山西高质量发展,需要千千万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山西职业教育应紧贴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趋势,促进产学研融合,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培养更多具备较高科学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推动科技创新、催化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教育链有效对接,主动融入科研链,在服务山西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有力支撑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催化科技成果转化。
山西省有4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级“双高计划”,10所高职院校、50所中职学校入选省级“双高计划”,这将引领全省职业教育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融合汇聚科技和教育的力量,主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带动全省职业教育全面提档升级。(作者: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陈慧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