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师网联席CEO何玉龙:数字化智能手段还有待与校园学习结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凸显了教育事业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分量。回顾2023年全国两会,教育相关话题依然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为教育建言献策。近日,对于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多位教育企业负责人分享了他们的思考和建议。

  同题问答

  何玉龙,北京聚师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席CEO

  新京报:你最希望两会代表委员提出的哪些和教育相关的意见建议能尽快得到采纳?

  何玉龙:在2023年全国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许玲的提案让我印象深刻,提案的重点是“技能人才供需生态的构建以及新的职教法的普及落地”。在新修改的职教法中,明确提出落实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等要素举办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等。

  职教法的修订为职业教育机构及企业提供了法律支持。近年来,聚师网积极响应我国教育政策的要求,全面支持新职教法的落实,并热切地希望职教利好政策能够广泛传播,不断优化细则,进一步覆盖地方大中小企业。未来,聚师网将继续努力赋能更多职教企业,助力行业长足发展。

  新京报:随着疫情政策调整,多方发力提振城市“烟火气”,如何为教育添一抹“烟火气”?

  何玉龙: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大众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曾经“分数至上”“结果至上”的应试思维发生了明显改观。“生活教育”等新时代教育理念逐渐被人们熟知与接受。谈到“烟火气”,我认为它正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职业教育领域而言,这些年恰恰缺少的是让学生与行业、企业交流的机会。聚师网服务企业的同时,也在不断联合行业资源,探索行业交流新形式,这里所说的行业交流不仅限于企业之间,也欢迎个人与企业、学生与行业进行多元互动,帮助企业充分了解人才职业发展意向,也为学生认识行业情况与前景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机会。

  新京报: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互联网+基础教育”,你认为还有哪些新的突破口?

  何玉龙:过去三年,在疫情的影响下,数字化等技术手段进一步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线学习已然成为了学习的主流形式之一。其实,智能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发展已经有了丰富应用。在智能研发方面,为满足当前年轻人碎片化、社交化的学习模式,聚师网独立研发AI智能伴学技术,赋能在线学习平台为用户随时随地提供答疑指导,根据用户日常答题情况形成智能题库,实时追踪学习情况并反馈至教师。而在“互联网+基础教育”领域,数字化智能手段还有待与学生日常校园学习充分结合,更好地利用AI智能等技术优势,简化繁重的教学环节,提升教师办公效率,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京报:你怎么看教育企业重金出海,加快海外业务布局?

  何玉龙:教育企业海外布局也是当前教育行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作为教育企业,聚师网也在时刻关注着国内外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态势。近几年,在全球教育市场范围内,美国、欧洲、印度的教育市场都呈现增长趋势。在国内政策强监管下,势必会有部分企业加速对海外业务的布局。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教育企业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就教育工具出海而言,教育企业可能面临工具本土化与市场同质化等难题;如果出海的产品为课程,庞大的国际用户群体与世界教育市场或许能为出海企业提供发展的可能性,但同时各类国际因素可能对企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