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凑字数”作文闹笑话,老师家长哭笑不得:这样不可取!

  作文学习是每个学生都有的学习经验,但是因个人差异,每个人写出来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逻辑清晰、内容丰富、情感丰满,但有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语言混乱、胡拼乱凑、语言苍白,更有甚者,为了应付了事,还打起了“凑字数”的主意。

  

  “凑字数”要怎么凑呢?不同的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凑”法,不同的“凑”法自然也能收获老师和家长们不同的反应。

  在小学的时候,因为孩子们年龄尚小,对于各种各样的读物的理解不够到位,想要写出非常完美的文章还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若只是稍微“水”一下还能理解,但通篇都是为了“凑字数”,难免让人啼笑皆非。

  一、流水账式凑字数

  当年,在我们学作文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教导我们:写文章应该有主次之分。在描写事件的时候,应该将所需的四要素表达清楚,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在找准四要素的基础上,再将自己的文章进行扩展、进而详细和丰富。其中,有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流水账式”的文章模式。

  

  何谓“流水账”?简单地说,就是写作不分主次、没有重点,仅仅是按照时间和事情发生的顺序,十分表面地将事件叙述下来的写作形式。

  就如同下面这篇作文,就是一个类似于“流水账”一样的文章。这样的叙述虽然能让人看懂事情发生的经过。

  但是因为缺乏了重点,难免让人看起来十分的乏味、并且摸不清头脑,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些什么。也许,作者什么也没想,只是单纯的“凑字数”而已吧!

  

  二、敷衍式凑字数

  “凑字数”本身就属于“敷衍”,但这种“敷衍”,却是比“敷衍”还要“敷衍”得多!

  首先是语气词的无限堆叠,一篇文章,放眼望去,竟然有一半以上的篇幅都是同样的字眼。

  可想而知,当语文老师打开这本作业本,看到这一堆的“咩咩咩”和“呱呱呱”时,血压应该飙升到什么样的高度。

  

  其次是称呼的无限堆叠,以下这个例子,让人感慨这位同学家中真是亲戚甚多,并且还都热情孝顺非凡。

  为了老人的生日,全家老小几十上百口人齐齐上阵,场面不要太热闹。可是,就是不知道老师看到这样的敷衍后,能不能保持冷静。

  

  “凑字数”的方法多种多样,上面所说的两种属于比较过分的。

  更多的,是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写了一些内容,但是无奈字数不够,自己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往下写,才不得不想办法“凑”够了字数的要求。

  在这些文章里,虽然明显能看出语言的贫乏,但同时也能看出:这孩子尽力了……

  

  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在高考过后,往后的生命之中,“写文章”这件事,或多或少都会陪伴在我们身边。

  若当我们长大成人,写出来的东西仍然如此敷衍,在我们老了之后回头看看,这难免也会成为一种遗憾。那么,想要摆脱“凑字数”,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阅读量要上去。我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想要写出好的作文,就要知道什么叫做“好的作文”,而好作文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获取。

  作为学生,当你不会写的时候,可以通过看范文、看小说的方式,学习、模仿优秀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而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模仿,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套路,那么,应付区区几百字的命题作文,也不过是手到擒来。

  

  其次,学会写提纲。在考试的时候,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学生牺牲了编写提纲的时间,拿到题目稍加思索就开始写。

  若是本身心中有丘壑的同学那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更大一部分的人,是写着写着思绪就开始到处乱“飞”,写着写着就偏离了原定的中心。

  写到最后,就发现自己无法收尾,结果只能东拼西凑,草草结束。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就是忽略了提纲的重要性。

  所以,在写作文的时候,建议要用几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提纲,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写作才能收放自如。

  

  作文对于考试来说,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它可能决定的,是学子们将来的命运,所以,作为学生,应该好好对待自己笔下的每一篇作文,尽全力去拿到属于自己的作文分数。

  这不仅是对某一次考试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尊重、更是对自己未来的负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