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睡前亲子阅读,让孩子爱上读书

  随着科技发展,孩子们的玩具越来越丰富和先进。许多家长把手机、平板、psp作为礼物统统送给孩子,希望孩子接触这些先进的科技产品,开发智力、提高动手能力。低龄化发展的趋势让孩子们无法自控、难以自拔。由此而来,伴随智能产品长大的孩子们慢慢长大,家长们纷纷现身说法:孩子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每天缠着手机,想让他们坚持做一件事必登天还难。更可怕的是,竟有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发现,孩子会在半夜里偷偷爬起来玩手机游戏,让人吃惊又担忧……

  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做一些更有积极意义的活动呢?我认为,除了必要的运动与游戏外,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亲子阅读。

  

  01 什么是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亲子阅读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当爸爸妈妈和孩子共读一本书时,很容易会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事情,进而更愿意自发地去进行阅读。

  考虑到一些现实因素,而立之年、工作压力倍增的年轻爸妈,可以充分利用、把握好孩子睡前的30分钟的时间开展亲子阅读,让美好的亲子时光与阅读连接起来,形成正向反馈。

  02 支招睡前亲子阅读

  讲好睡前故事其实并不难,不需要流利生动的口才,不需要夸张的表情和手势,下面教您讲睡前故事的几个小秘诀:

  提前熟悉 做好“预习”

  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前,家长也要简单做“预习”。意思是要提前翻看一遍故事,了解故事主题及内容。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家长才能比较准确的把握每一个角色的个性特点和说话方式,故事讲起来才会又自然又生动。

  声音变换 情感丰富

  讲故事时,家长要根据情节变化调整声线与节奏,让孩子听起来更加生动。例如火车的“呜呜”声或汽车的“嘟嘟”声,小狗“汪汪叫”和小猫“喵喵叫”,您都可以用不同的拟声发音来表现这些声音,而不是呆板地念出字来;同样地,爸爸的声音和奶奶的声音也应该不一样。如果家长能够充分表现愉快、愤怒、失望、难过等情绪,睡前故事就会相当精彩。

  筛选情节 利于入梦

  毕竟是睡前故事,所以家长选择故事时,还是尽量避免选择情节跌宕起伏的内容。因为能引起孩子注意,也容易使孩子在睡前过度兴奋,拖延入睡时间。为了让孩子安静入梦,最好挑选有安定感、情节平稳的故事。家长讲故事时,要把故事讲得有宁静的气氛,可根据孩子的睡意状况,逐步减弱声音,帮助孩子入眠。

  适度改编 创意新鲜

  一般来说小年龄段的孩子,更喜欢重复的故事情节。表现为,对喜欢的故事,要反复听、反复讲。有的孩子可以连续听上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家长不妨试着了解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范围,进行小幅度改编、续编。让孩子觉得不仅熟悉亲切,而且又新鲜感。

  阅读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我们要相信,科学的方法加上持续的努力,孩子和您都会更爱睡前亲子阅读时光,而这将成为孩子爱上阅读的一把钥匙。

  #家庭教育#

  初来百家,请多指教。

  喃呢老师愿以学习之心、真诚交流,分享家庭教育、亲子故事、育儿知识。

  如果您和我一样相信——做好“家长”才能做“好家长”的话,让我们并肩前行、共同成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