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将强化长护服务人员技能培训 打造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护理服务人才队伍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1日讯 3月21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凝心聚力抓项目 蓄势赋能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20场,围绕济南市“凝心聚力 担当作为 持续提升群众在医保领域的幸福感获得感”的有关情况展开介绍。
济南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彭鑫介绍,长期护理保险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难题、缓解家庭照护负担的有效手段。济南市2016年起开展了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2021年又启动了居民长期护理保险,现已实现对全市854万参保群众的全覆盖。下一步,将重点在提高长期护理保险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完善机制。按照独立险种、独立设计、独立运行的原则,探索建立独立筹资机制,建立单位、政府、个人责任共担的多渠道筹资办法。完善精准服务机制,根据失能人员实际需求,落实落细48项护理服务项目,实行“一人一方案”,做到以方案建床、按需求服务。
建强机构队伍。强化定点服务机构考核结果应用,培育连锁化、品牌化的优质标杆长护机构,吸引更多医疗机构和护理院参与长期护理服务。指导市长期护理事业发展促进会建设线上培训考核系统,强化长护服务人员技能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分级分类管理,打造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护理服务人才队伍。
优化服务布局。完善失能评估识别机制,落实国家失能等级评估标准,根据病种、并发症等确定失能等级;压实区县医保部门管理评估责任,依托四级医保服务体系,由村居、镇街、区县医保部门逐级推送失能人员信息,实现精准识别。结合失能人员分布,优化各区县定点护理机构数量与布局,确保服务与需求相匹配。
创新服务供给。探索利用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现有照护资源,为有需求的家护人员提供集中照护服务平台;探索将辅具租赁使用纳入长护服务项目范围,进一步提升政策惠及面。
提升数字服务能力。加强长护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护理方案自动生成、异常数据自动推送、服务轨迹自动记录等功能,切实提升长期护理保险信息化水平和智能化管理服务能力。
闪电新闻记者 冯宜雯 报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