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你还在傻傻的考一些无用的证书吗?

  很多年轻人热衷于通过考证、考职称、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自己,问我的意见,我在这里统一说说:

  

  一、什么样的证书值得考?

  真正称得上有价值的证书是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里的,分成2类:

  

  准入类。比如:教师资格证,律师证,医师证。这类证书上,都会有OSTA(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钢印。

  水平评价类。比如:银行从业,税务师,翻译。这类证书上,都会有CETTIC(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钢印。

  

  网址送上:http://t.cn/RQpYSff

  除了人社部认证之外,还有一种是国外认证的证书,但需要经过国家外专局备案。例如PMP项目管理师,每年的考试都是国家外专局组织和评审。

  除了以上两类证书,国家都不认,很多证书被吹得天花乱坠,含金量其实不高,不少是培训机构割韭菜。

  例如到处炒的心理咨询师,这个证书几年前就从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里拿出来了,现在市面上所有的心理咨询师证书,都是社会机构颁发的,不客气的讲都属于野鸡证书,既不能成为你从事这个职业的入场券,也不能成为你专业水平的证明。

  

  二、职称还有没有必要考?

  例如经济师、会计师、工程师之类,经常有人问我有必要考吗?

  我回答说:看单位。如果跟单位升职加薪不挂钩,考了也没什么用。

  职称是职业认定,过去直接跟工资、职务挂钩,所以不得不考;但现在大多数单位都不看了,再去准备这些考试,消耗时间精力,我觉得不太值。

  三、在职研究生要不要考?

  我的建议是,看你自己。

  研究生早就不值钱了,跟提拔也没有必然联系,花上几年时间连考带学花费很多时间金钱。

  当然很多人有提升学历的心结,假如你没有其他事情做,提升下学历,终归是好事。

  但对于现在这个知识爆炸、快速迭代的时代,这种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回报显然是不太高。

  

  上班以后再学习,就如同穷人投资,压上的都是保命钱。有限的时间精力,你拿去考证、考职称、读在职研究生,别人用来钻营人际关系、打磨办事水平、和领导拉近关系,最后谁走在前面还真不一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