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被网友奉为经典的《节气厨房》,一生必读!
今日推荐:《节气厨房》 作者:梅依旧。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夏长
立夏吃豌豆饭是江南的一个传统,据说与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有关——中国的饮食习俗的背后,往往会有一个曲折曼妙的故事在等着你,或是一部百年风云激荡史被不紧不慢地捣鼓出来。
立夏饭,以前是用五种颜色的豆类和大米一起煮成,也叫五色饭,后来改成了用嫩绿的豌豆,再慢慢演变成了豌豆咸肉糯米饭。这个季节豌豆大量上市,此时的豌豆,碧绿的豆荚惹人喜爱,清甜鲜美的滋味便漾在唇齿间,吃起来总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在做豌豆饭的时候,也不要单一只用豌豆,可加入一些其他食材,比如春笋、咸肉、香菇、青菜等,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一切丰俭由人,只是让味道更美味、营养更丰富。
豌豆糯米饭的做法有两种,可随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是先炒后煮:把糯米洗净,将豌豆及配料过油炒一下,然后倒入洗净的糯米,调味后,倒入电饭煲或高压锅中,加水没过所有的材料,烧熟。另一种是炒熟法:糯米在洗净后加冷水浸泡5小时以上,沥干,然后将豌豆及配料下入油锅中炒一下,再倒入糯米一起炒至熟,最后调味。
|脾之谷|
蚕豆、豌豆、青豆、荷兰豆,什么豆?这么逗。
不知道你发现没,吃立夏蛋、吃新豆、吃新麦面,吃的都是养脾胃、补气虚的食物。
初夏,麦、豆、果、菜大出,老祖宗说:“出于天赋自然冲和之味”,才能补人。
丰子恺的漫画《母爱》中有“樱桃豌豆分儿女,草草春风又一年”,江南初夏的味道就透出来了。
豌豆,《本草纲目》记:“豌豆属土,故其所主病多系脾胃。”
豌豆和荷兰豆都是豆科豌豆属植物,不同的是荷兰豆以食用嫩荚为主,豌豆则以食用豆粒为主,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荷兰豆里面也有小小的豆豆,要比豌豆的豆粒小得多。
“莫道莺花抛白发,且将蚕豆伴青梅。”之所以把蚕豆与青梅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食物相提并论,是因为它们是春末夏初的时令吃食。
蚕豆,在汪颖的《食物本草》中记载:“快胃,和脏腑。”蚕豆祛湿、和脾胃、利脏腑的功效很强。夏天最大的特点是湿邪重,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肠胃不好的大人和小朋友,可以用蚕豆做羹来吃。
清代薛宝辰在《素食说略》中说,他几乎隔天就用蚕豆汤浇饭、浇面或就饼,十分可口,比肉菜好吃得多。
青豆是一种皮为青绿色的青仁大豆,各地的叫法不同,有补肝养胃的功效。
其实初夏产的豆类均属于“脾之谷”,在争分夺秒吃新鲜绿豆子的季节,千万不要犹豫,再不吃,就黄啦。
分心木煮蛋
还记得今年朋友圈里盛传的一篇关于分心木的养生帖吗?文中介绍,它可以补肾、活血,对改善腰膝酸软有奇效,还可以调和脾胃,改善失眠,只要用开水泡茶饮用即可。
分心木是什么?
分心木,就是吃核桃的时候,在两瓣核桃仁之间那一片薄薄的,状如蝴蝶的木质东西。中医师给出了明确解答,分心木是一味中药,虽然具备一定的药效,但并没有网传的那么夸张。
不过,很多地方都有用核桃壳、茶叶煮立夏蛋的习俗。古俗:吃立夏蛋,可防“疰夏”。
【食材】
核桃壳和分心木 --------------------------- 6~8个
桑叶茶 --------------------------- 10克
八角 --------------------------- 1个
陈皮 --------------------------- 1块
桂皮 --------------------------- 2克
姜 --------------------------- 3片
鸡蛋 --------------------------- 6个
盐 --------------------------- 5克
生抽 --------------------------- 20克
【做法】
1.将核桃壳与分心木,和除鸡蛋之外的其他材料一起放入砂锅,加清水泡15分钟。
2.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约20分钟,至汤汁浓郁。
3.此时放入洗干净的鸡蛋,加盐、生抽一起煮约10分钟,至鸡蛋熟透。
4.用勺子轻轻将鸡蛋敲破一点裂缝,再煮5分钟,关火。先别急着吃,泡半天更好入味。
蚯蚓出
次候 5月11~15日
四月尽了,五月携着一股热流到来,若不是早晚有点凉意,似乎已进入了盛夏,不过三两天光景,春天真的不告而别了,春尽了。
五月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儿子从懂事起,每到母亲节都要亲自选盆鲜花送我。他说盆花养得长久,还不贵,今天照例。
看着花很开心,便想起了我的母亲。母亲在世的时候,还不兴过母亲节,不曾收到过鲜花和祝福,连生日,在我的记忆中也没过几回。
《诗经》里说:“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又叫萱草,是中国古时的母亲花,亭亭之姿不输康乃馨。
萱草还有一个销魂的名字叫忘忧草,有解忧郁的药效,古人远行之前,会在母亲所居住的北堂前种下萱草。“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希望母亲不为思念所苦。
平时吃的黄花菜(金针菜),就是黄花萱草的花。黄花菜其实属于百合科,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很详细的论述:“其苗花甘凉,作葅利胸膈,安五脏,令人欢乐无忧。”
《养生论》载:“合欢解忿,萱草忘忧。”母亲节时,不妨给妈妈泡一杯双花忘忧茶——用干黄花菜10克、干合欢花10克、冰糖3颗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焖制20分钟后,趁热饮用。哮喘病人忌用。
黄花菜要吃晒干的,新鲜的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被肠胃吸收之后,在人体内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具有较大的毒性,因此一般不建议食用。
丨升清降浊丨
一不小心,补错了,爱都成了伤害。
入夏之后,气温上升,“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升清是此时的重要戏码。
升清,指上升的清阳之气;降浊,指下降的浊阴之气。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当脾胃阳气不足时,会聚湿生痰,阻滞中焦,形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状况。
不论老人还是孩童,只要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体内浊气就易出现,今天咱们不补,而是深度清清身体内的垃圾,只有这些有形的浊物排出去,身体的清气才能上升。
升清降浊一杯茶,茶叶里的香能散,是向上向表疏散邪气的,且升清气;苦能下,是向下降浊火的。
推荐一杯沙棘茶,《中药大字典》记载,沙棘具有活血散瘀、化痰宽胸、补脾健胃、生津止渴、清热止泻之效。
食方及用量:将5克(1小包)沙棘茶,溶入200毫升温开水或150毫升冷水中,搅拌溶解后即可饮用,浓淡随意。可以天天喝,但应在上午喝。晚上是肾脏主时,不宜多喝茶,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古人的智慧高深,茶既能“上”也能“下”,是天然的平衡剂,比药温和太多,不太会给身体带来偏向性损耗。如果身体很寒的人想喝茶怎么办?可以喝姜茶。古人还有喝椒茶的习惯,把姜和花椒放在茶里一起煮,这都是温热的东西。
北极虾抱子甘蓝沙拉
苦味食物的辩护时间:谁说我们都难吃?
抱子甘蓝正是上市的时候,它味甘,性凉,有补肾壮骨、健胃通络之功效和许多十字花科蔬菜一样,它富含一种叫作硫苷的物质,研究发现,这种物质有抗癌作用。
抱子甘蓝吃起来稍苦,如不喜欢这种的苦味,可以蒜汁爆香,烹饪时间不宜过长。
配其他蔬菜淋上橄榄油,做一份沙拉,既不会减低抗癌物质的活性,又能吃得清新不油腻。
【食材】
抱子甘蓝 --------------------------- 15个
北极虾 --------------------------- 10 个
小金橘 --------------------------- 3个
香椿苗 --------------------------- 一把
【调料】
橄榄油 --------------------------- 5克
红葡萄酒醋--------------------------- 20克
海盐 --------------------------- 2克
糖 --------------------------- 3克
现磨黑胡椒--------------------------- 适量
柠檬汁 --------------------------- 适量
【做法】
1.将抱子甘蓝洗净,去掉根部和硬皮,切开;小金橘洗净,切开;香椿苗去根,洗净。
2.抱子甘蓝放入锅中,焯一分钟左右捞出。
3.北极虾去皮。
4.橄榄油、红葡萄酒醋、海盐、糖、柠檬汁放入碗中,调成料汁。
5.将所有食材放入碗中,倒入料汁。
6.现磨黑胡椒,拌匀即可。
厨房小语
没有红葡萄酒醋,可用苹果醋代替。
王瓜生
末候 5月16~20日
夏天,你喜欢喝点儿什么小酒?
如果有什么能代表初夏的味道,那一定是青梅。
与许多香甜的水果不同,酸是青梅最显著的特征。青梅酒大概是大部分青梅的归宿。
如同日本治愈系导演是枝裕和的电影里那样,幼梅附枝,再浸着水雾湿气慢慢成熟,果农们将满山的青梅都采下,有的出售,而大部分则用来做青梅酒。青梅已经成为日本饮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如平时饮用的梅酒、饭团上的梅干,等等。
殷商时的《书经·说命》记载:“若作和羹,尔唯盐梅。”意为做羹汤时离不开盐和梅。原来那时的梅子,一如今日烹调时的醋,是酸味的来源。而后又逐渐有了“谩摘青梅尝煮酒,旋煎白雪试新茶”的风雅适意。
做梅酒的青梅要选取新鲜个大的,表面洗得干干净净,用牙签扎上几个小孔,以便其滋味能充分浸入酒中。放入广口玻璃瓶中,接着以一层冰糖一层梅子的顺序,将冰糖和梅子铺好。将白酒倒入,这步一定要慢,以免破坏青梅和冰糖分层。然后密封起来,眼见着梅子一点点地变黄,酒液变得金黄,清亮透明,心里就更多了些期待和欢喜。等上三个月,或者时间更长一些,青梅酒就可以喝了。
初夏除了青梅,还有桑葚,桑葚常见的食用方式是将其放入酸奶、冰激凌中,或者做成桑葚膏,将桑葚榨汁也是不错的选择。
唐代孟诜《食疗本草》曾有过“桑葚酒”的描述。《四时月令》也提到,四月适宜饮桑葚酒,能解百种风热。凡有桑葚之处,皆可做桑葚酒。苏州人做桑葚酒的方法也极其简单:洗净三斤桑葚,倒入十斤烧酒,再有些许冰糖,封盖,放上40天左右即可。
|暑易入心|
夏为暑热,在五行属火,五脏属火者为心,中医认为苦味入心,夏季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是可以养心的。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苦瓜苦、寒、无毒,具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子)的功效。苦瓜因其味苦而清香可口,被人们视为难得的食疗佳蔬。
认识一位老中医,她说立夏的气温逐渐升高,人的脾胃功能受到炎热刺激后下降,此时饮食中少不了的是四种瓜,就是西瓜、黄瓜、丝瓜、苦瓜。
她告诉我一道菜:锅塌三瓜。它是用黄瓜、丝瓜、苦瓜、鸡蛋、虾仁做成的,选料新鲜自然,做法并不复杂:将黄瓜、丝瓜、苦瓜切丝,和虾仁一起加入蛋液中,上锅摊成蛋饼,配以麻酱调成的凉拌汁,口感清淡,少油腻,老少咸宜。
我说,苦瓜口感不好,最不爱吃了。她说,去掉了苦味,那就没什么意义了,你应该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吧,夏季一定要多吃微苦的食物。“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虽然不是同一种苦,但意蕴是相通的。
立夏后,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可以常喝下面这道清心汤,让身体水火相济、心肾相交。
鲜莲子百合煲猪心汤,食材:猪心150克、百合25克、去芯鲜莲子20克、太子参15克。将猪心切片,加水适量煮30分钟;后加入百合、太子参、去芯鲜莲子,再煮15分钟,喝汤并食莲子肉和猪心。
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经,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等功效;太子参又名孩儿参,有补气益血、生津、补脾胃的作用,补力平和,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莲子主补脾胃,养神益气力。中医认为,猪心性平,味甘,入心经,有安神定惊,养心补血之功;与百合和莲子、太子参搭配协调,有清心安神、益气调中的作用,适合疲惫或身体虚弱者饮用。
荷香莲藕粉蒸肉
吃了一春天的鲜蔬,难免想着沾些油腥振振精神。
江西一带素有在苦夏初始之日吃米粉肉的习俗,谓之“撑夏”,“食后不分老幼,衡其轻重,借以觇肥瘦之消长焉”。吃了它便能饱足油润地撑过一个炎炎夏季。
【食材】
大米 --------------------------- 150克
莲藕 --------------------------- 200克
猪五花肉 --------------------------- 300克
【调料】
花椒 --------------------------- 5粒
大料 --------------------------- 2个
清水 --------------------------- 90毫升
腐乳汁 --------------------------- 15克
盐 --------------------------- 2克
黄酒 --------------------------- 15毫升
老抽 --------------------------- 5克
生抽 --------------------------- 10克
糖 --------------------------- 5克
辣豆瓣酱 --------------------------- 10克
【做法】
1.五花肉切厚片加入调料腌制30分钟以上备用。
2.大米放入干净炒锅,加入花椒、八角用小火翻炒直至米粒变黄微焦,关火晾凉。
3.大米与调料一起,放入粉碎机中打碎,不宜太碎。
4.荷叶用沸水泡软。
5.莲藕去皮洗净后切厚片。
6.腌制好的肉和莲藕,加入米粉、清水拌匀。码放在荷叶上。
7.包好后放到蒸笼中。放入蒸锅,大火蒸制1小时左右出锅。
厨房小语
1.米粉搅打(或用擀面杖擀碎)不要太碎,部分呈颗粒状口感更佳。
2.米粉的吸水力很强,所以混合时要加足水。
小满
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苦菜秀
初候 5月21~25日
有一句话说得好:永远不要低估中国人民的智慧。
小满,处处透着中国智慧的时节。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地下升起的阳气充盈地面,是全年最“接地气”的15天。小满的含义是指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变得饱满起来,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小满,小小地满足一下就好,不至于全满,这之后,也再没有节气叫“大满”。
此时仅为“小得盈满”,离最后丰收的全然饱满尚有一段距离。因此,收获虽然存在,但更应该继续“生生不息”,视满如不满。唯其如此,方能获得最终的盈满与成熟。
记得小时候,母亲让我用水桶去打水,我贪多,把桶装得满满的,因为水太满,一路泼泼洒洒,到家时桶里还剩下半桶水。
在厨房里,母亲说:太贪心了,水不要装太满哦,谦受益,满招损,满水不供家,懂吗?
母亲的话,我一直记着,满水不供家,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过满,则容易招致损失,先人懂小满,今人亦应明白。
到了小满时节,在菜市场上就能看到一种极其鲜嫩的苦味蔬菜——蒲公英,既是中药,也是一种野菜,被称为中药材中八大金刚之一,虽然在春日已鲜嫩可采,但是到了此时格外茂盛,夏日食苦味蔬菜,是取其清热解毒、安心益气的功效。
丨心火渐旺丨
小满时,万物小得盈满,夏木新荫,麦香初成,“正是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进入小满之后,天气变得以热为主,而中医认为心气与夏气相通,心在人的五脏里是主火的。
小满时节,心火易旺,心火分虚实两种,实火是火邪太盛,阴液不能制火而上蹿,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虚火则并非真的上火,而是阴津相对不足,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对实热的人,要把多余的火给清出去;对虚热的人,是把水给补回来。
夏应心,心为火,苦入心。这个时候就可以多吃一些苦瓜。苦瓜到底是祛身体哪里的火呢?
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青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苦瓜是泻心肝之火的,因为它“明目、清心”,当心、肝有火时,就可以多吃一些苦瓜。
小满喝什么茶合适?
喝一杯莲心竹叶茶,清一下心火。心火旺的人往往思虑过多,而竹叶和莲子心可以把人的心火泻出去,起到清心的作用。
莲心竹叶茶的泡法:用莲子心3克,竹叶3克,拿沸水冲泡,泡20分钟左右,味道有丝丝的苦,却带着竹叶的清香。
喝一杯三通花茶,清心安神、活血化瘀。三通花茶泡法:菊花、玫瑰花、三七花各3克,然后用沸水冲泡,泡1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茶杯中有着春天的痕迹,更透着对初夏的邀约。一盏盏茶汤中,是夏日且行且珍惜的问候。
川贝蒸枇杷
小满枇杷半坡黄。
张爱玲《小艾》中有一个情节:五太太让三太太吃枇杷,老姨太早已剥了一颗,把那枇杷皮剥成一朵倒垂莲模样,蒂子朝下,十指尖尖擎着送了过来。如此优雅地吃到一枚枇杷,真是赏心悦目。
枇杷口感酸甜,果肉细腻,汁水充盈。宋代的李纲曾赞叹其滋味:“芳津流齿颊,核细肌丰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