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孩子屡教不改?如何抓住教育黄金期,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昨天和朋友喝茶,一样的二胎妈妈,两个孩子的年龄和差距一样大,唯一不同的是我有两个儿子,朋友家两个闺女。谈起孩子的教育和差异时,当说起老大时,朋友就开始激动咆哮起来:两个孩子同一个爹妈,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同一件事情,跟12岁的老大不断地重复好几遍,有时候甚至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可就是转眼间就又忘了,真是都教育的绝望了。谈起老二时,突然就温柔起来:你看看,我家老二刚满3岁,什么问题跟她说一遍,立马就记住了,以后也不用提醒,真是省心的很,哎,这12岁的姐姐怎么还不如3岁的妹妹呢?
类似的问题,相信会引起很多二胎父母的共鸣,尤其是年龄差距大的二胎家庭,很多父母认为老二做的好是因为老二从出生就需要跟哥哥姐姐竞争如何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所以情商高八面玲珑懂得取悦父母,其实这只是极小的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很多人初次为人父母不懂得孩子的成长发育特征,错过了老大教育的黄金期,所以才会在帮助老大纠正一个习惯时显得如此费劲和无助,而老二通常表现得好,也正是因为在教育的黄金期耳闻目睹了哥哥成长过程中所受的批评形成了前车之鉴的教训,才知道如何避开成长中的雷区,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这种现实颇有些:“有心摘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讽刺与欣慰。
在老大5年级开家长会时,班主任曾经说过一句话:现在孩子10岁了,是家长们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纠正坏习惯的最后机会了,如果要想孩子12岁之后再改变就算付出很大的代价也效果甚微。现在想想老师的话是多么的深刻啊!
孩子成长的“水泥期”理论
有一定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水泥的特性,当往粉末状的水泥中加入水时,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任意改变水泥的形状;当水泥渐渐凝固时,改变就不那么容易了;而当水泥凝固后,再想改变就已经很难很难了。
心理学中将3——12岁这个阶段叫做“水泥期”,这与水泥本身的特点相符,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进一步将3——6岁称为“潮湿的水泥期”,7——12岁称为“正凝固的水泥期"。
有数据表明,孩子85%——95%的性格在3——6岁的阶段形成,由于此时孩子的性格处于起步阶段,可塑性非常强,在这一时期,父母的引导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显得十分关键。随着孩子长大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孩子到7——12岁的性格已经形成了大约85%,各种生活学习习惯也渐渐塑造并开始定型,就如水泥一样初具雏形,只等最终的凝固。
这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朋友12岁的孩子在面临父母多次批评时,仍然我行我素,屡教不改,因为根据“水泥期"特征,12岁的孩子已经处于”水泥凝固“的末期,也正是老师所提出的如果要帮助12岁的孩子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还不一定有效果的原因所在。
很多儿童学家都认为性格依赖于后天的培养,虽然在人一生的发展历程中,性格都可能发生改变,但“水泥期”孩子性格的发展是最快的,也是最稳定的,而且通过此时他们的一些性格特点还能预测他们未来的发展。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密切关注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他们掌握必要的交际技巧和应对挫折的方法。以免在“水泥凝固”时留下遗憾。
孩子的每个第一次都很重要
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的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绝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不掉的。
从洛克的观点可以看出,孩子的第一次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我国教育家陈鹤琴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的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儿童种种坏习惯都是由于开始学时,他们的老师或父母没有留意去指导他们的缘故,以致后来一错再错,成为第二天性;所以要把小孩子教得好,必定要在第一次时教得好。所以对于第一次的动作,做父母和教师的要格外留意指导,以免错误。
孩子的每个第一次的重要性也可以用社会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来解释,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构成了脑中的核心知识或记忆图式,后输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去,即这是一种同化模式,后续的信息被同化进了由最先输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记忆结构中,因此后续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属性痕迹。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对于人们接受信息顺序的重要性及影响这一问题,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最不容易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的作用。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内在原因。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是孩子所有的疑问父母都能迎刃而解。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一定不能顾忌自己面子担心回答不出影响了自己的权威,随意找出一个差不多的答案误导了孩子。”万物有道,知识无边“,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最好的教育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即父母告诉孩子自己所知道的,坦诚自己所不知道的并带领孩子一起想办法找出问题的答案。
抓住孩子的敏感期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指出,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在一段时间内知对某些事物感兴趣而拒绝接受其他事物,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幼儿敏感期。如果家长在敏感期时给孩子提供有效帮助,会收到最佳的效果。
幼儿阶段是众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会出现很多的敏感期,虽然发展是连续的,很难十分精确地找出具体的时间,但如果认真观察幼儿的行为,就会从细微指出看出端倪。
秩序敏感期(2——4岁):对顺序、生活习惯、自己的东西等敏感。
有一次听幼儿教育讲座时,一位演讲者列举了一个例子,令我记忆非常深刻。在幼儿园里,为了教孩子们如何正确的洗手,在洗手间贴上图示7步洗手法,有一次园长在巡查班级时,发现一个刚入园的2岁半的孩子,专注的站在洗手池旁,认真的按照图示的七步洗手法一步一步的洗手,这时突然跑过来一个5岁的孩子,打开旁边的水龙头把手放在水下象征性的冲冲,甩甩手关进龙头就跑开了,这个5岁的孩子是4岁半时中途转园过来的孩子,可见在同种环境下,孩子越小,对于顺序、生活习惯和流程的敏感性越高,也更愿意按照老师或家长的指导去做。
当孩子越大,自我意识发展越成熟,行为能力越强,在行为和思想上越发有了自我的色彩。所以在教育孩子规则时一定要善于利用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敏感期。
除了秩序敏感期外,幼儿阶段还存在很多能力发展的敏感时期。蒙特梭利认为,幼儿阶段共有九种敏感期(包括秩序期):
(1)语言敏感期(0——6岁):从开始对话语产生反应,到注视大人说话时的嘴型,再到自己开始牙牙学语,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引导适当,孩子在几年之内就能掌握大部分母语;从3岁开始引入第二语言,如果方法得当,孩子的母语和第二外语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当然4岁开始也可以,但不能更晚;
(2)感官敏感期(0——6岁):孩子的各种感觉在妈妈肚子里就有所发展。在幼儿时期,这种发展就更加敏感了,一些教具的设计和开放就是专门针对孩子感官能力发展的;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所有的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即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于感觉。
(3)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大人和孩子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小孩子的观察力比大人们更加细致,从而能发现不被发现的精彩之处;
(4)动作敏感期(0——6岁):从一个小生命开始形成到出生到慢慢长大,他们的动作也慢慢变得精细,复杂,0——6岁的孩子经历了躺、坐、站、滚、爬、走、握等一些列的发展变化,对动作相当敏感;
(5)书写敏感期(3.5——4.5岁):识字、写字常常被家长们看作是孩子有没有长大的一个标志,当家长们在一起聊天时,也常常会提到孩子的这些能力;
(6)阅读敏感期(4.5——5.5岁):随着人们对孩子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商家们也抓住机会出版了很多幼儿的读物,比如绘本,这些读物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度过阅读的敏感期;
(7)文化敏感期(6——9岁):通俗地说,就是对文化知识的敏感期,如果家长引导合适,可以激发孩子强烈的学习欲求,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动机。
(8)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在家里待不住,他们总是吵着要出去玩,跟一大群小伙伴疯闹,这时家长就要开始慢慢给孩子灌输有关社会规范的知识了,培养孩子的一些礼貌,使他们能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应对自如。
敏感期是幼儿本色发展的反应,不仅对幼儿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还会影响到其性格、品质等形成。在这个时期,家长的尊重、鼓励、支持、信任等对于还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综上所述,孩子的“水泥期”特征根据孩子成长阶段中的可塑性进行划分,孩子的敏感期根据孩子对事物感兴趣的程度进行划分,从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角度证实了孩子每个第一次教育和信息接受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无论幼儿敏感期还是孩子的”潮湿水泥期"都是孩子教育黄金期。
时间,对于生命头6年的儿童来说如黄金般贵重,要想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在最好的时间里做做大的努力,而不是觉得孩子还小过几年再说,否则等孩子慢慢长大,就很可能会出现父母失控咆哮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