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浚县:推行“培训+就业”模式 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之前干过很多工作,收入也不稳定,现在国家政策好,既能到学校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又能考取相应的证书,学校还推荐就业,我现在日薪1000元,感觉日子有奔头、有盼头!”3月18日,远在巴基斯坦从事电焊工作的浚县长村村民李君平在电话中谈到自己在浚县科华职业培训学校参加技能培训后的变化时,话语中难掩兴奋。

  近年来,浚县人社局将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以提升培训率、持证率为抓手,以社会化培训机构为平台,一体化推进培训、就业,探索出了一条“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浚县路子。今年年初以来,全县新增持证4831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844人,首季度开门红态势基本显现。

  聚焦产业需求,提供“多元、优质、高效”培训

  浚县人社局从“聚焦产业、服务就业”出发,坚持把培训机构管理作为一项关键工作来抓,做强培训主体,优化培训内容,强化开班资格审核和过程监督,为提升培训质量、有效增加持证率提供了坚强保障。

  “经过培训,提高了技能。再去找工作时,咱拿‘证’说话,更有底气了!”3月18日,在科华职业培训学校证书领取处,学员杨存现拿到中级电工职业资格证书时很是兴奋。

  55岁的杨存现以前在老家种地,农闲时打些零工,如今中级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在手,他已经在我市一家物业服务企业应聘为电工,不再为生计发愁。

  “先点眉心,再轻抚眉毛……”记者随后在该校的育婴员培训班授课现场看到,讲师把模拟婴儿轻放在床上,向30余名学员演示婴儿抚触技巧。学员要在90多个学时内,系统掌握3岁以下婴幼儿的日常照护、早教等内容。如果顺利通过考试,学员将拿到职业技能证书。

  “在一线城市,取得职业技能证书的育婴员月工资8000元起步。而像杨存现这样,通过培训取得职业技能证书、找到稳定工作的学员还有很多。”浚县科华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李淑芹介绍,近年来,他们秉承“培养多元化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的企业使命,快速响应“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以职业技能培训为载体,深耕浚县各乡(镇、街道),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市场需求趋势及农村人口就业现状深度融合。学校先后围绕推进乡村振兴、服务新兴产业等,更新开设了电工、焊工、农业技术员、家畜(禽)饲养员、保育师、育婴员、家政服务员、小儿推拿、养老护理员、中式面点、厨师、电子商务师、汽车维修工、电子仪表仪器装配工、云计算、大数据等专业培训课程。2022年以来,就有1000余名学员从该校结业,持证上岗。

  培训、就业无缝衔接,助力快就业、就好业

  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中,浚县人社局在帮助群众培训取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培训学校媒介作用,强化培训就业衔接,强化跟踪问效,直至群众实现高质量就业。

  李君平虽在巴基斯坦工作,但每逢回家探亲,他都要回到科华职业培训学校,向学校讲师咨询学习,促进技能提升。

  对于结业的学员,科华职业培训学校积极做好就业指导“后半篇”文章,不仅和用工企业建立沟通渠道,帮助就业,还建立微信群,组织资深讲师在微信群内向学员讲解专业技能知识,不断为学员充电,鼓励员工多持证。

  “我们把学生考证持证和后续的就业跟踪放在首位。”李淑芹说,他们不仅积极改善教学条件,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根据市场和企业用工需求开设培训班,并积极和用工企业、人力输送机构等沟通交流,引导学员在培训中多实践,提高证书含金量,助力学员实现高质量就业。

  “今年,我们打算开设高级家政服务员培训课程,塑造特色培训品牌,并全面加强规范化、科学化、品质化管理,扩大培训对象与规模,构建多层次培训体系。”对于学校接下来的努力方向,李淑芹已胸有成竹。

  下一步,浚县将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就业需求,组织更多农村闲散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进一步叫响“黎阳焊工”“黎阳月嫂”等劳务品牌,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中走在前、做表率,更好服务高质量富美浚县建设,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贡献强劲力量。

  (浚县县委宣传部 王玉姣、卢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