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禁止!涉及北京所有中小学!
今年,教育部频繁发布通知,都是大事件,一起来看看吧↓
01
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
《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体育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明确了校外培训机构的财务管理体制。强调要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参与财务重大决策和监督的管理制度,其法定代表人对本机构财务工作和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要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明确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要求。
《管理办法》对校外培训机构财务活动提出了全面规范要求。一是资金筹集方面,明确了举办者的出资义务和不得抽逃出资的要求,同时禁止上市公司、外商投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禁止中小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培训机构。
02?
随着各级各类学校陆续开学,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备受关注。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等四部门发文部署2023年春季学期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明确中小学校、幼儿园原则上不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学校周边不得设置售烟、售酒网点。各地将严肃查处学校及周边、网络平台等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通知明确,校园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要全程严控。各校应严格执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留样等制度,强化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配送和餐饮具清洗消毒等各环节管理,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各校应全力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建立实施反食品浪费管理制度,将防止食品浪费理念纳入供餐食谱设计,按照用餐人数和营养均衡的原则配置菜品、主食,加强食品在采购、储存、加工、发放等环节的减损管理。
依据法规,学校周边不得设置售烟、售酒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售酒。中小学校、幼儿园原则上不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确需设置的,不宜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有条件的学校可配备营养指导员,根据学生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为学生普及食源性疾病预防和平衡膳食的知识技能,提供均衡营养膳食,倡导学生餐食减油、减盐、减糖。各地还鼓励学校创建营养健康食堂,公布学生餐带量食谱和营养成分。
0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
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
这些行为,将全部禁止!
小学一二年级
不进行纸笔考试
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
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严禁设置重点班
均衡配置师资
落实学校承担的“双减”工作任务。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
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禁止公布考试分数、排名
不得在家长群传播
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分4至5个等级。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
严禁根据分数分班
不按考试结果排座位
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初中各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和初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成绩不得与升学挂钩。
教师要运用考试结果精准分析学情教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扶辅导。
严禁提前选科
严禁提前选科,高二才能分科
此前,教育部发布教学〔2023〕1号文《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
其中,第七小点提到:严禁提前选科,高二才能分科↓↓
7.扎实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已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促进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的协调联动,推动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要指导中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高二年级起根据学生选考科目开展选课走班,严禁组织学生提前选科备考。
目前,各大高中学校提前选科备考已经成为常态,面对繁重学业,学校提前选科备考不失为为高中生减负的措施。
禁止提前分科,一直都有强调,但通常都是由学校自行掌握。但如果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高一就分科确实是违反规定的。
04
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
1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共同抵制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活动的提醒:
凡未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均属违规举办的“黑竞赛”;所有竞赛(包括列入教育部公布名单的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
教育部表示,寒假过半,广大中小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锻炼身体、培养兴趣、敬老孝亲、劳动实践,正在收获有意义的假期。但也出现了借寒假之机违规举办竞赛活动的情况。比如,某微信群散布大年初六线上举办“希望数学”违规竞赛消息。对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严肃查处,相关机构已发布没有参与举办违规竞赛的声明。
教育部再次提醒学生和家长,凡未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均属违规举办的“黑竞赛”;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有关公司和个人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散布“考试获奖,助力升学”谣言、贩卖焦虑、非法敛财,属违法违规行为,不仅加重学生负担、损害孩子身心健康,而且涉嫌诈骗。希望广大学生和家长理性看待参加竞赛的意义和价值,共同抵制违法违规“黑竞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违规竞赛,切实减轻学生假期负担,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来源|首都升学通,教育部官网
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请将“美丽大北京”设为星标?,这样我们就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