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出台高校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方案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尹晓军)近日,甘肃省教育厅印发《甘肃省高校新工科建设方案》《甘肃省高校新医科建设方案》《甘肃省高校新农科建设方案》,着力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推进“四新”建设层层递进、走实走深,推动高等教育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在高校新工科建设方面,着眼于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产业兴省、工业强省,甘肃提出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协同育人、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高校为重点,建设1—2所高水平新工科示范高校、10—15个现代产业学院、30—50个新工科专业点、100门左右新工科关键领域核心课程和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产教融合基地和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等,形成具有甘肃特色的新工科建设新范式。

  在高校新医科建设方面,甘肃提出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快医学人才分类培养、构建协同育人融合机制,以兰州大学和甘肃中医药大学等高校为重点,建设1—2所高水平新医科建设示范高校、1—2个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2—3个中医药现代产业学院、10—15个新医科专业点、100门左右新医科关键领域核心课程,产出一批医学教育教学标志性成果,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医学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新医科建设的甘肃特色。

  在高校新农科建设方面,着眼于助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兰州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为重点,甘肃提出要加强耕读教育、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以兰州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为重点,建设1—2所高水平新农科示范高校、10—15个新农科专业点、100门左右新农科关键领域核心课程、5—10个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和20—30个耕读教育、劳动教育品牌项目,创建5—10个智慧农业学院、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培养一批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卓越涉农人才,培育转化一批进入农业产业高端的科技成果,形成具有甘肃特色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

  甘肃要求,各高校要成立“四新”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资源配置和条件保障,设立建设组织机构,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设立建设专项经费,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建立督导机制,省教育厅将督导结果作为重大项目申报、经费支持等评价依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