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冲突不断,婚恋矛盾连连,请你反复读这篇文章

  这个月,有三位网友留言,都说想离婚,希望我能给他们提供咨询服务,我都不敢接。

  学佛的朋友们,请回答我这个问题:如果我将一座庙拆掉,我的罪过大不大?

  很大吧?

  但是,在我们老家,还有这样的民间俗语: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

  拆掉他人婚姻的恶报,不仅很大,而且报应显现的速度也很快。

  今天以家暴为例,讲讲面对爱人错误时,有哪四重境界的认知,希望能帮到朋友们。

  1,

  很多年前,被家暴折磨得生不如死的某位女士,咨询我是否该离婚,那时候我单纯啊,认知层次也很低,立刻就义愤填膺地说道,“这种人,你跟他过什么?早就该离了!”

  这就是我面对婚恋矛盾时,产生的第一重认知。

  该女士鼓足勇气,向老公提出离婚,却招致老公更疯狂的家暴,她害怕极了,就说自己是听了我的建议,才提出离婚的——好了,她老公的怨气,立刻转移到我的身上;我因为那个建议,惹上了很深的因果。

  我也追问过自己,该不该给她那条建议?为何好心没有好报?

  追问时间久了,见的人事也多了,我觉得自己明白了:

  这女士在咨询我的时候,内心就是倾向于离婚的。她找我咨询,一半是为了让我给她勇气和心理支撑,帮她迈出那一步,一半是为了给自己提前准备个退路,如果她老公疯了,就把我推出来转移矛盾。

  我就调查了她的其她朋友,果然发现她行为中的共同特征——遇到难以决定的事情,就咨询身边的朋友:成功了,她对朋友说声谢谢,自己享受全部成果;失败了,她就抱怨朋友虑事不周,寻求同情,推卸责任。

  识人不明,才是我惹祸上身的关键,所以我常常说,我们不仅要善良,还要有智慧。

  这是我对这个事情的第二个层次的认知,这个认知出发点,是我个人的得失利弊,所以还算不得终极的智慧。

  

  2,

  后来,我听一位大姐讲了她怎么制止老公家暴的事情,很受启发,把我的认知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她从农村嫁到成都,结婚初期,老公全家都轻视她,看不起她的农村出身,就把家里的脏活、累活,都让她干。她老公不高兴时,还会动手打她,而她公公婆婆最多批评她老公两句,做做样子,这实际上助长了她老公打她的胆气。

  说实话,她老公之所以愿意娶她这个农村姑娘,主要有三点:

  (1)他生活在成都这个省会城市的底层,成都市的姑娘,甚至是地级市、县城里的姑娘,也没几个愿意嫁给他的。

  (2)大姐长相漂亮。

  (3)大姐在农村时,就勤劳能干,能吃苦,好名声传得很远,所以才有媒人敢给大姐保媒到城市。

  80年代,农村的姑娘谈婚论嫁,大多都是媒人介绍,自己见过几次面后,感觉差不多,就听从父母的安排——吃饱肚子都难,感情更是奢侈品。

  大姐从农村嫁到省会城市成都,全家人都觉得她去享福了,没人知道,她在那个城市,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大姐很善良,也不敢把自己受到欺负的情况,告诉父母,她担心父母担惊受怕,为她伤心,更怕村里人嘲笑她,嘲笑她的父母。

  刚开始,大姐受到家暴后,就找公公婆婆评理,撑腰,但她很快就看明白了,这没有任何用处。

  大姐在农村的时候,没有向苦日子低头,她做任何农活都不拉人后,骨子里自有一股狠劲。

  父母不能讲,公公婆婆假惺惺,大姐决定靠着自己,改变自己被家暴的命运。

  再遇到老公家暴,大姐就全力以赴地反抗,与老公对着打,甚至把他抓得一脸花,让他没脸出去见人,从而在他想要打大姐的时候,心中有顾忌。

  大姐的老公恼羞成怒,有次拿水果刀扎了大姐一刀,大姐也很恐惧啊!但她很清楚,只要自己露出恐惧,她老公以后就会经常拿起水果刀欺负她。

  大姐不顾身上的伤口,转身走到厨房,提起了菜刀,气势汹汹地走向她老公!

  她老公脸色大变,立刻窜回了卧室,将房门反锁上了。

  大姐就去撞门,她老公就给父母打电话,请他们过来劝架。

  这件事之后,她老公的脾气就下去了,两个人爆发冲突的时候,还没等到她老公动手,她的公公婆婆就开始批评她老公了,让她老公让着点女人。

  她老公的暴力倾向,是她公公婆婆的家庭教育导致的,想要彻底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他不敢暴打大姐了,又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怎么办?

  他在愤怒的时候,就开始摔东西:摔碗,摔盘子,摔凳子……

  大姐刚开始还劝他,后来也恼火了,跟着他摔东西:她老公摔碗,她跟着摔碗;她老公摔盘子,她跟着摔盘子;她老公摔凳子,她跟着摔凳子……

  有一次,他老公气急了,把自己手机也给摔了!

  大姐愣了一下,立刻走到客厅的大彩电面前,抱起彩电,就要去摔,她老公慌了,瞬间恢复了理性,跑过来夺下了彩电——彩电太贵了!

  从这之后,他老公就知道了,打人,摔东西,到头来,损失最大的,还是这个家,还是他自己,他连摔东西的恶习,都改掉了。

  大姐的故事,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提炼出了应对家暴的第三层认知:勇敢面对,正面抗争,不屈不挠,有礼有节。

  他拿拳头,你出拳头;他拿棍棒,你拿棍棒;他拿刀子,你拿刀子(如非遭到性命危险,不能刺人要害;如果遭到性命危险,可发起正当防卫)。

  

  大姐将自己从家暴的泥淖中拯救出来的心路历程,对她帮助很大。

  她后来做生意,由小到大,越做越红火,老公、公公婆婆对她都好了,但生意上的竞争对手,却对她下起了黑手。

  那是90年代,多数街道都没有摄像头,她的店门之上,被人泼了油漆,并写上了威胁性的语言,让她搬离那条街。

  有了应对老公家暴的经验,她很清楚,只要自己退缩,这条街上,就真的没有自己的容忍之地了。

  查不到谁干的,她自己推算了一下,有两个同行的嫌疑最大,她就提着一把菜刀,杀气腾腾地跑到那两个同行的店门前,也不指名道姓,将泼油漆之人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然后嚣张地喊道,“你不是想威胁老娘吗?老娘就是不搬,你有种,现在就站出来!你想把老娘赶出这条街,老娘就砍你全家!”

  这样闹腾后,她在那条街上,真的成大姐了,再没人敢招惹她。

  家庭有暴力,这社会也有暴力,你只要在任何一种暴力面前,只懂得妥协和畏缩,你只会招惹更多的暴力。

  发勇猛心,直面婚恋关系中出现的所有矛盾,让自己心性更坚强,这是我在婚恋矛盾问题上,产生的第三重认知。

  3,

  以勇猛心为自己的不公平待遇做抗争,就是面对不公平待遇的最高智慧了吗?

  仍然不是。

  这位大姐,搞定了老公的家暴,闯成了一番事业,赢得了公公婆婆全家人的敬重,但她就是没有搞定自己的内心。

  在这段婚姻中,大姐很有成就感,却始终没有修到幸福感。

  为什么呢?

  第一, 她没有感受到她老公的爱。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她漂亮,善良,勇敢,勤劳,嫁到城市后,做成了一番事业,让这个家庭从省会城市的底层,攀升到了中上层,她老公不是应该更爱她吗?

  实际上,随着她事业的提升,她老公对她的感情,更多地是敬畏,甚至觉得自己配不上她了,担心她抛弃他,跟他算旧账,所以就赎罪似的,拼命地对她好,甚至要看她的脸色行事。

  这个好中,就有讨好的成分,就有取巧的成分,更像是下级对上级,下属对领导,她感受到的,更多是功利和算计,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第二, 她还没有爱上她老公,甚至会发自内心地瞧不起他。

  她老公长相一般,能力一般,脾气却不一般。她老公全家人生活在省会城市的最底层,在城里人面前自卑自怜,却在她这个农村人面前自命不凡。

  等她打拼成功后,她已经实现了能力提升、见识提升和人格独立,但她老公前倨而后恭,能力没提升、见识没提升、人格上还是个巨婴,只不过以前依赖父母,现在依赖她这个媳妇,她见多识广之后,如何能爱上这样的男人呢?

  大姐这样的人,又精明,又勇敢,又善良,又漂亮,还成功,她没感到幸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大姐也遇到过志趣相投的异性,知道她有老公和孩子,还苦苦追求她的,她也动心过,但还是拒绝了: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为了孩子;次之,也为了自己的名声;最后,她还要顾及父母和公婆的感受。

  

  这个疑问,在我心里又存了多年,直到去年,我才参透里面的玄机。

  (1) 这位四川大姐的老公,依然是她的正缘,也是她人生最重要的贵人。

  80年代,信息闭塞,交通闭塞,社会机会点闭塞。没有她老公的出现,70%以上的概率,大姐还是嫁到农村;90%以上的概率,她嫁不出那个乡镇。

  如果还停留在农村,大姐每天打交道的,只能是村人和庄稼,她再勤劳能干,再聪明善良,在那几亩山地上,她又能做出多大的成绩呢?

  嫁到成都后,大姐每天打交道的,就是省会城市的人;每天见识到的,就是这个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每天听到的,就是做什么赚钱。

  所见所闻所思,都因为她嫁到了成都,有了本质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她老公娶她到成都,就类似于我们在2000年考上了985、211高校,获得了一张可能改变我们命运的船票。

  (2) 她老公的家暴,摔东西,如果她战胜不了,她就不可能有走出家门去创业的勇气,更不可能在被竞争对手威胁的时候,第一时间做出坚决而果断的反击。从这个意义上讲,她老公所在的那个家,就是她的游泳池,她学不会游泳,水就是她的魔障,她又怎么敢下海呢?下海又怎么可能不被淹死呢?她战胜了她老公的家暴和摔东西,就等于学会了游泳,练就了面对不确定风险的勇气和智慧,所以她在下海之后,才能搞定那些心怀叵测的竞争对手。

  打不倒你的,都会让你强大。

  打倒你的,也不是外界的压力和诱惑,而是你的懦弱或愚昧。

  (3) 勇猛心生发的,还不是最高等的智慧,慈悲心才是。

  回顾她老公这个人,为何他在遇到烦恼的时候,会有暴力倾向呢?

  第一层分析,他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自己无法用智慧降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才会沦为情绪的奴隶,被情绪支配着,做出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也是自己负面情绪的受害者,也很值得同情。

  第二层分析,他为何控制不了自己的负面情绪?这往往是家庭教育失败造成的,或者说是他的父母不懂得如何教育他,才让他沦为情绪的奴隶。

  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他出生之后,父母工作都忙,将他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照顾,缺乏父母的陪伴,这会让他自卑,容易愤怒;二是父母长辈的溺爱,不懂得正确引导他的情绪,让他形成了良好的认知习惯。

  比如他两三岁时,想要吃糖,想要玩具,大人不准许,他就闹着摔东西,甚至动手打父母和爷爷奶奶(我见过不少这样的孩子了,希望家长们都能注意这个现象),父母和长辈觉得孩子还小,也不去计较,更不会及时纠正,只因为心疼孩子,就又妥协了,满足了孩子的需求,这孩子就不哭闹了。

  长期以往,小孩子就会形成这样的认知:我想要什么,如果他们不满足我,我就哭闹,我就打人,我就摔东西,他们就会满足我了。

  这种教育环境中,小孩只在意自己的欲望有没有满足,不会衡量这个要求合不合理,有没有给身边人带来负担或者烦恼。

  他把个人的欲望满足,当作最重要的事情了。

  他把哭闹、打人、摔东西,当作控制家人和满足个人欲望的“智慧”。

  只要他哭闹,打人,摔东西,他就会受益,长此以往,他就形成了条件反射,打人、摔东西、闹人的频率,只会越来越高,破坏力也越来越大。

  从这个层面看,他也并非天性就自私、狠毒、狭隘,他是家庭教育失败的受害者,他的善良天性,被家庭的成长环境掩埋了,泯灭了。

  从这两层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能改变他的错误认知,并积极创造新的家庭成长环境,是完全可能让她老公脱胎换骨的。

  大姐以前的勇猛,树立了她凛然不可冒犯的威严,这等于在两个人的关系中,树立了一道安全屏障,但这道屏障,也让两个人不可能成为亲密无间的爱人。

  如果,大姐能看到她老公暴力倾向背后的无辜和不安,看到他面对烦恼时的无助和彷徨,尝试着理解他的童年,原谅他过去的错误,然后树立清晰、简单、一视同仁的家规,他老公一定会放下那些功利和算计,彻底爱上她的,她在感受到真正的爱意后,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幸福感。

  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帮到这些找我咨询婚恋矛盾的朋友,祝福大家。

  敬请点赞,收藏,评论,或者转发分享给你身边可能需要的朋友,谢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