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今年严禁做这4件事,农村人要知晓,抓紧了解

  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往往是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准确方向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2023年发布的一号文件中,反复强调了乡村振兴要走可持续发展的协调道路。除了指明准确的发展方式以外,还有许多被严令禁止的行为需要注意。尤其是四个经常在农村出现的行为,若被发现免不了要受惩罚。

  

  一、严禁盗挖黑土

  东北地区特有的黑土地自带“天然肥料”,丰富的营养可以对植物的生长起到辅助作用。许多对环境要求较高的珍稀植物,在黑土地上能茁壮成长。黑土地上生产的粮食产量数额可观,纵观全球蕴含黑土地的地区少之又少,因此黑土地被誉为土地中的“大熊猫”。

  

  正因为物以稀为贵,黑土地的售价非常高,在网上50斤高达30元左右。黑土地的价值中蕴藏着巨大商机,带动了非法挖掘黑土地销售的违法行为。

  大量不良商人挖掘和售卖黑土地,相关部门察觉时,被破坏的黑土地面积已经非常广阔,甚至对土地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杜绝到挖黑土地是确保其优良生产能力的前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是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二、严禁引入外来物种

  近些年来我国饱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困扰,成为世界上遭受外来物种侵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尽管国家的管理机制在不断完善,但外来物种的数量仍在呈上升趋势。外来物种的危害之所以不可控,原因莫过于它们缺少天地之约且繁殖迅速。

  不仅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损害了本土生物的多样性,还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直接危害。肆意生长的外来物种会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往往是不可逆的。

  

  例如生命力顽强的水葫芦、霸道凶残的鳄雀鳝和携带了大量寄生虫的福寿螺。处理外来物种的入侵问题,需要依靠社会和公民的共同努力。社会公众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树立国家安全观,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三、严禁割青麦

  眼下还不是割麦子的季节,但已经有不少饲料企业花高价从农民身上收购青麦,每亩价格甚至可以高达上千元。麦子收割前有些生长品质较差的青麦,质量较差就卖不了好价格,农民就会提前收割后卖给饲料厂。

  往年农民割青麦的行为规模不大,也不会影响到小麦总产量。但近几年频繁发生虫害等自然灾害,导致饲料严重不足。市场上青麦的价格被哄抬到了全新高度,甚至比正常买卖成熟的小麦还要挣钱。与其苦苦等小麦的收割季节,许多农民我选择提前过青麦做饲料,收益也非常可观。

  一号文件中特意强调了这种行为,严禁任何会对粮食总产量造成影响的行为。有些农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需要另辟蹊径维持生计,未来也会出台更好的保障民生的政策。

  

  四、严禁电捕蚯蚓

  蚯蚓能分泌多种有机物,为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良好条件。在土壤中挖洞也能达到松土的作用,增加土壤中蕴含的氧气,创造有利于植被生长的环境。蚯蚓的价值不言而喻,不仅可以消除公害,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在物质循环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是因为有了蚯蚓,土壤中的养分才能生生不息,植被才能更好生长。除了对自然生态的良好作用,蚯蚓还是价值极高的一味中药材。电蚯蚓是一本万利的牟利行为,一天上百斤不在话下,一斤干蚯蚓价格高达30元。

  强大的价值和功效让不少不法分子看到了背后的商机,纷纷加入到了电蚯蚓的队伍中。为了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保证药材市场不被破坏或搅乱,一号文件中强调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体电捕蚯蚓。

  

  不考虑所作所为产生的后果,其结果就是本该留给子孙后代的青山绿水都毁于一旦。如果每代人都如此自私,只顾眼下的利益,全然不考虑未来,那人类还能走多远呢?

  我国要建设全面性强国,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必经之路,而农村又是立于农业之上的。所以想要未来走得稳、走的远,以上四种不利于发展的行为都不应该出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