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人员小心了,这个市率先发出消息减编,公考恐将难上加难

  考编制,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选举用人制度已经实施很久了,这个让人十分垂涎的工作,不知多少人为此付出诸多努力。

  体制内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铁饭碗”,在疫情过后将它相比其他职业所独有的优势更加体现的淋漓尽致。各行各业大部分商户在三年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有不少同学遭遇考公失利后,想先在编外工作,等时机成熟再考取编制。不过,现在的情形恐怕对这些同学们很不利,需谨慎思考一下。

  

  编外人员小心,这个市明确出台清理编外人员方案,其他地方或效仿

  同样的一份工作,编制内和编制外却差太多,编外人员心理不平衡的同时也可以理解,毕竟人家是凭自己努力考进编制内的,自己也是以此为奋斗目标。

  因此,大部分编外人员都是一边先做着合同制、派遣制工作,一边熟悉工作流程,然后等到考公的时候再报名,期望自己也能早日“上岸”。

  

  然而,哈市最近出台的一个方案可能会极大的打击这部分编外人员。根据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委编委同意,从3月初起,开展编外人员清理工作。

  此方案一经出台,立即引起网友热议。关键在于考公热久居不下,是同学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尤其近年来就业环境严峻,考公更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而清编外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本科毕业生和硕博毕业生连年增多,高不成低不就的形势下,考公成了一个合理的选择,而编制没有增多,反而开始清理编外人员,只会让竞争越来越卷。

  清编外人员一旦实施,很可能引起其他地方纷纷效仿,未来几年内,或许会将编外人员逐渐清退,将编制内人员效率提高。

  

  这些岗位的考生谨慎选择,发展可能会受限,注意及时止损

  近年来,编外人员也是不少同学们的选择,有很多同学有能力考编,但是因为各种问题,导致自己暂时没能上岸,因此优先选择了先在编外工作。

  比如相对热门的辅警岗位,作为一个有警察梦想的同学,从小立志当警察,结果因为种种原因没考上警校,警队编制也没能上岸,就选择了先从辅警做起。

  

  然而辅警转正不是没有,但是不太容易,需要一定的耐心。因此可以看到身边很多从事辅警职业的,久久也没能转正,一直是一名辅警,因此想通过辅警转正进编制的要注意了。

  社区工作者也是一个热门的非编制岗位,最近经常会在广告里见到,尽管描述得很好,但工作内容也并不是看起来那么容易的。

  

  笔者恰好认识两位通过考试进入社区成为社区工作者的同学,她们都是经过笔试、面试、体检、审查等一系列标准层层筛选出来的,然而并不是编制,只是合同工。

  她们当社工期间也很辛苦,作为离群众最近的工作者,有很多琐事要处理要负责。尽管内部隔几年有通过考试进入街道编制的机会,但是比例还是很小的。

  

  面对清理编外人员的趋势,同学们应该怎么办,要做好哪些心理准备

  尽管哈尔滨市的清理编外人员政策已经出台,但其他省市还很少有消息清编的,同学们也不要过于恐慌,目前就业本就困难,这其实也在意料之中。

  编制内的同学们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虽然没出台清理编内人员,但是可能会加剧对编内人员的监管,编内同学更应努力做好分内之事,提升自我,符合编制要求。

  

  在心理上也要做好准备,编制内可能越来越卷,群众对其要求也会提高标准。如果轻视职权,玩忽职守,对编制内的处理有可能从严处理。

  最难受的莫过于编制外的同学了,作为这次政策主要针对的对象,可以说是如芒在背,如坐针毡,这种裁员的不确定性让人倍感压力。

  但是还是希望编制外的同学能放平心态,在更加努力考取编制的同时,也要随机应变,根据时代发展选择就业方向,不要被屈服于命运。

  

  还有就是想在编制外职业发展的同学,这次的方案可能会影响你的就业方向,目前编制外的合同工面临即将清理的风险,要想成为体制内人员还是得努力学习,考取一个好成绩。

  “逢进必考”,想要在现在这个时代有一份好工作,真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被社会洪流裹挟,在泥泞的大路上开启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路。

  今日话题:对于这一举措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