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是公务员,社保缴费9年,上月退休,看到养老金,惊呆了

  养老金是大部分退休人员唯一的经济来源,养老金的多少,直接决定了退休人员生活质量的好坏。因此,关于养老金的调整和发放,一直都备受关注。

  老李是公务员,从2014年养老金并轨后,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为9年,但是老李的工龄可不短,足足有40年。2023年2月份,老李年满60岁,顺利办理退休后,本月收到养老金时,惊呆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老李在职时,每月工资为7000元左右,以为自己退休后最多只能领到5000元左右的养老金,可没想到到账的金额高达8100多元,可以说是又惊又喜,以为是社保部门算错了。

  其实,老李能领到这么高的养老金,实际上是完全有可能的。根据养老金的测算公式:

  ① 基础养老金=【本省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 ÷对应计发月数

  ③过渡性养老金=本省养老金计发基数×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 ×过渡性系数。

  虽然老李只缴纳了9年的养老保险,但好在工资比较高,在每月实发7000多的情况下,那么应发工资怎么也有10000元。按照个人8%的比例,每月缴纳金额大概是800元。那么,9年就是86400元。缴费指数大概在1.5左右。

  

  假设老李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为9000元,过渡系数为1.3%。那么,老李养老金测算如下:

  ① 基础养老金=7000×(1+1.5)÷ 2×40×1%=3500元;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 86400 ÷139=622元;

  ③过渡性养老金=7000×1.5×31 ×1.3%=4231.5元。

  根据三个部分相加起来,老李的养老金应为8353元,接近一万大关了。

  但是,在养老金并轨时,为了不影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特别设置了十年过渡期。也就是采用新老办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测算。如果老办法测算的金额高于新办法测算的金额,那么按老办法发放。如果老办法测算的金额低于新办法测算的金额,则超出部分按比例返还。今年是过渡期的第9年,返还比例为90%。

  按照老李的工资水平,按老办法测算的养老金大概为6500元左右。那么新办法测算的金额,要比老办法测算的金额高1853.5元左右,按90%发放,就是1668元。

  那么老李实际发放养老金为8168元。在明年返还比例为100%后,老李就可以领全所有养老金,到手金额为8353元。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来说,虽然实际缴费年限短,但是视同工龄比较长,所以过渡性养老金较高。所以,某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虽然个人账户余额不多,但最终测算的养老金都比较高,就是这个道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