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观念如何革新?升龙·学府上城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顺应时代发展来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质量观同向而行,方能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3月26日,由信息时报、升龙·学府上城协同主办的“华附老校长·和您面对面”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家庭教育新观念公益讲座,在升龙·学府上城城市展厅圆满落幕。

  ▲活动现场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吴颖民,广东省校长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张仲庆两位教育大咖亲临现场,他们围绕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培养人的核心素养”这一主题,从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转型、培养青年一代核心素养、家庭教育新观念方面进行分享剖析,和家长朋友们一同深入探讨。

  此外,升龙集团广州区域副总裁李睿,升龙集团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兼广州区域助理总裁游坚,升龙集团广州区域汤村项目副总经理巩巍等领导嘉宾也一并出席了本次论坛活动。

  ▲活动现场

  黄埔区教育活力迸发

  厚植人才沃土,聚合发展动能,广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挺起现代化教育的“脊梁”,他们不仅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更为家庭教育开辟新的路径、树立新的典范。为感谢他们对广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现场举办了授牌仪式,吴颖民、张仲庆分别获“首席教育专家”、“首席家庭教育专家”称号。

  ▲吴颖民|授牌仪式现场▲张仲庆|授牌仪式现场

  黄埔作为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区、高素质人口的聚集区,在广州发展版图中占有特殊位置,而教育已成为城市软实力竞争的重点要素之一。如今,在学校教育硬件软件“高质量提升”的同时,家庭教育的观念及态度更需要与时俱进,用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方式才能帮助孩子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信息时报》特别举办的这次“华附老校长·和您面对面”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家庭教育新观念公益讲座,希望帮助家长构建教育框架体系,树立契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育人观,助力更多家庭在教育之路上共同探索和成长,形成家、校、社共建的教育生态,从而促进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在于“发展的质量”

  1986年,广东省率先开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6年,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个省份之一。2008年,广东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比全国提早半年实现全覆盖。2010年之后,“有学上”的问题已经解决,人们的需求向“上好学”转变,发展的主题词变成了“高质量”。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吴颖民指出,当今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不在“质量”,而在“发展”,不在“办学的质量”,而在“发展的质量”。“发展的质量”对多方面都提出了严要求。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要变,从关注少数人转变到关注每个人。

  教育体系要更完整,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外,向下关注学前教育,向上关注高等教育。教育布局结构要更合理,着力解决教育是否均衡、教育是否充分的问题。教育硬件要不断提升,学校、设备都要向“高质量”看齐。

  课程体系要不断完善,除了打下共同基础,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领域进行发展,每个领域都得到关注和培养,而不是“唯分数”论。吴颖民进一步强调,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顺应时代发展来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质量观同向而行,方能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吴颖民|教育主题分享

  新时代家庭教育观念需要革新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广东省校长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张仲庆认为,“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家庭教育观念需要革新。”

  对孩子读书的观念要变。对于孩子的读书问题,不能光看成绩,更要看背后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张仲庆表示,父母需要从小培养孩子“主动的素质”和“自律的品质”。“主动的素质”是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发问、主动纠错,“自律的品质”是良好习惯的基础。“要想孩子学习好,一要激励孩子上进心,二要磨练孩子意志力,三要培养孩子好习惯。”

  对孩子教育的选择要变。“双减”政策给未来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新挑战。家长对“双减”政策让渡的教育空间可能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怎么和孩子相处、对孩子教什么管什么、怎么教怎么管,心中没有定数。张仲庆提出“跟着课本去旅游”。将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课本上的历史人物、历史时间和地点分为三类,带孩子有目的地参观旅游,了解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在旅游中快乐学习,能有效地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学习积极性。

  张仲庆强调,“父母的境界”、“父母的格局”、“父母的人生规划”、“父母的信息”、“父母的坚持”能拉开孩子的差距,新时期需要家长们改变家庭教育观念。

  ▲张仲庆|教育主题分享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家长提出了要求

  世界的飞速发展要求家长、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家庭教育需要有一个本质的改变,家庭氛围的营造需要家长们的共同努力。

  吴颖民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有三大特点,“家庭民主”“家长以身作则”“家长与孩子间的良好沟通”。“家庭民主”要求建立民主的家庭氛围,与孩子成为朋友,尊重孩子。“家长以身作则”对孩子影响深远,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应树立好榜样。“家长与孩子间的良好沟通”要求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不能仅限于分数,更要关心孩子的日常与成长。通过分享来增进与孩子的关系,增加教育与引导的机会,培养孩子愿意与家长交流沟通的心态。

  张仲庆进一步提出,培养优秀的孩子,要求“家庭观念要正确”,明确正确的培养方向,才能达成预期目标;“父母要爱学习”,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满足不同阶段孩子所需要的不同教育;“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内心和谐、亲子关系和谐、家庭关系和谐、家校和谐、社会和谐、环境和谐;“提供有效的陪伴、创意的陪伴”,陪伴是形式而不是教育内容,有效的陪伴、创意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教育主题沙龙

  华附新校区落户知识城

  高端教育资源聚集

  此次高质量论坛为何会选址升龙·学府上城?升龙集团广州区域副总裁李睿表示,“升龙·学府上城在立项之初就把教育愿景放在第一位,择址‘知识浓度’最高的知识城南科教板块,努力提供家、校、社共建的教育土壤。”

  ▲李睿|主办方致辞

  据悉,知识城校区是华附三个本部校区中最大体量,办学空间是石牌校区的三倍,足足78班。根据规划,知识城校区将对标“世界一流、国内领先、适度超前、布局高质量”的初中与高中教育,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的顶尖名校,构建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聚集高地。华附新校区落户知识城,紧邻升龙·学府上城项目,直线距离约60米仅一路之隔,不仅是黄埔区“用最好的地办教育”理念全力支持,也是看好知识城未来发展价值与未来潜力。

  此外,升龙·学府上城自身配建8所学校,包括1所66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48 班完全中学、2所小学、4所幼儿园,此外,项目与华附知识城校区直线距离仅约60米,15年教育配套就在家门口。

  ▲升龙·学府上城周边配套效果图

  项目所在的中新知识城,承载着广州乃至大湾区的伟大雄心,历经12年蓬勃崛起,已成为一片聚集高端产业、顶尖人才的科创热土,今年1200亿大手笔固投红利,将助力区域板块量级飞速拉升。粤港澳大湾区优势知识资源将在此集聚,目前已引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高端资源将为华附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还拥有21位国家级优秀人才、400多名高层次人才、3500名硕博研究生等,高级知识分子为邻,叠加浓厚的学风氛围,毋庸置疑,将为孩子成长成才提供优越环境。

  “六边形战士”王炸登场

  硬核配套品质大盘

  不偏科、无明显短板,且性价比高的“六边形战士”实属难能可贵,升龙·学府上城硬核配套品质大盘,勾勒全能生活版图。

  除了教育科研氛围“能打”,项目其他优势也可圈可点。项目拥享醇熟生活配套,与地铁14号线汤村站仅距约100米,1站知识城商圈,快线5站天河。家门口是九龙大道,这是知识城的主干道,一线串联知识城南起步区、九龙湖总部经济区,同时项目临近广河高速出入口,自驾通勤市区也十分便捷;自带约88万㎡高端商业配套,毗邻缤纷城、城南邻里中心、悠方购物中心三大商圈,一站式吃喝玩乐体验,演绎大城精彩生活场景。

  同时,项目在产品打造上更是精益求精,立面采用区域唯一的LOW-E玻璃,打造极具都市感和建筑美学的豪宅形象,室内配备中央空调、天然大理石石材地面等豪华奢装,未来必将成为知识城九龙大道南大门一道靓丽风景线。

  ▲项目效果图

  此外,在空间赋能上,升龙集团摒弃市面强调功能的空间思路,更注重生活情趣与生活状态的融合:升龙·学府上城建面约96㎡-143㎡舒居空间,三至四房户型,集合多开间朝南,餐客厅飘窗与阳台相联,全屋通风对流更加顺畅;约10米跑道式景观大阳台,良好通风与采光,超出常规户型配备。

  

  升龙集团对时代、趋势和市场洞察敏锐,匠心打造优质标杆项目,致力于打造全生命周期教育的生长社区,聚焦社区教育多元素的全方位渗透,打造优质、人性化、醇熟的教育健康生态配套,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