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来袭,几种疾病需警惕

  阳春三月,天气渐暖,万物复苏,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不少春菜也都趁着大好春光,纷纷冒出了头。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

  

  狂飙吹小春,刮面剧剑鋩,虽不是作者笔下的十月风霜欺客枕,但是现下风萧过雨百花尽的三、四月天也是忽冷忽热,因为太阳的直射点在向北变化,随着北边半球的日照时间慢慢延长,导致大气温度慢慢回升。西伯利亚高压在不断的慢慢减弱,但是由于西伯利亚--蒙古高压仍然存在,并且不时的南下,造成了春季的寒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倒春寒”现象。由于气温在不断回升,碰到不时的南下的冷空气,所以会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如不注意保暖,很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诱发疾病。

  

  春眠不觉晓 处处要提防

  倒春寒容易诱发的疾病有哪些?出现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症状就有可能是流行性感冒,空气飞沫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都能传播,大人、小孩都有被感染的可能性。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又发烧的话,说不定是水痘哦,水痘通过空气和接触都能传播。如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症状就提示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可能性,儿童和青少年可要小心哦,它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另外还会引发颈椎病、肩周炎等疾患,不要轻视上诉疾病哦,不及时治疗时候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或后遗症。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 、手足口病、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还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如何保暖

  虽然现在寒意正渐渐褪去,但天气整体还是偏冷,尤其是早晚时段气温仍较低,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情况下,人体的适应能力差,抵抗力也就会下降,容易造成感冒、颈椎病、肩周炎、呼吸道等疾病的发生。出门时要通过网络查看当天的天气情况。此时养生主要是防风邪,特别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最好不要过早地减少衣物,仍应该注意保暖、防风。这就是古人说的“春捂秋冻”。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如果不注意保暖,就容易患上疾病。

  养生诀窍

  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碱性的,一旦体液变酸的话,细胞的功能就会变弱,新陈代谢就会减慢,加重主要人体器官肝、肾的负担。

  

  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酸性或有酸味的食物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还对脾胃造成负担,应吃些应季绿色食物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以滋阴润燥、舒肝养血。像是牛肉、葱、蒜、蕨菜、竹笋、香菇、平菇、茼蒿、香椿、韭菜、蒜苗、鸡肉、鸡蛋、牛乳、豆浆、鱼肉、菠菜、芹菜、莴笋、西兰花、荠菜等。

  疾病小贴士:? 春季染病可不妙,保健知识要记牢

  ●注意保暖

  ●立春养肝正当时,切勿饮食过“酸”,养肝又防病

  ●适当进行合理的运动增强免疫力

  参考文献:

  ●络络 春季养肝正当时,酸性食物要少吃!经络穴位刮痧刺血拔罐 2017.02.04

  ●Tutu 冬春交替必知的养生之法!? 健康气象 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