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严把“六关”着力加强春季学校传染病防控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传染病高发时节。春季是呼吸道、肠道传染病易发期、流行期,特别是学校因人员聚集、年龄普遍易感等特点,极易造成感染传播。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危害,保障学生健康安全,云霄县结合实际,立足预防措施干预,严把宣传教育、健康指导、风险源头、日常防控、应急处置、责任落实等“六关”,加强春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云霄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教育教学有序开展,未出现规模性疫情、未发生一般级别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强化“宣传教育关”。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一封信、健康教育课、校园橱窗、广播、班会、晨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春季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染病的危害和防控知识,指导师生提高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邀请卫生健康副校长到学校举办专题健康讲座,向师生及家长宣传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肺结核、流感、水痘等春季重点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以及个人卫生要求。
把实“健康指导关”。针对近期学校诺如、流感病毒感染疫情散发等情况,县教育局、县卫健局、疾控中心加强研判,印发《关于做好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的提示》等,抓好多病共防,全方位普及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增强师生自我健康监测和主动就医意识;完善校地联动、医校协同机制,协调就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为暂未配备校医的学校安排卫生指导员,全面加强校园卫生保障。各级“健康副校长”充分发挥纽带协调作用,落实各项防控任务,严防学校聚集性疫情发生。
把控“风险源头关”。严格落实关键岗位责任制度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堂等关键岗位人员的健康监测,并立即暂停疑似病例人员工作。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做好学校食品原料和加工环节的监管,注意生熟分开,把握好入口关。严格监管食堂及校内餐饮店食品来源,落实口罩佩戴等食品加工和配送防护措施。做好饮用水水质检测,定期清理和消毒自备水源和二次供水设施,严格审核桶装饮用水的供应企业资质,落实直饮水设施专人日常维护工作。
把严“日常防控关”。督促指导各地学校严格制定并落实日常防控措施,持续做好师生日常健康监测,落实晨午检制度和因病缺勤病因追踪登记制度;全面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做好教室、宿舍、食堂等重点场所清洁卫生,定期对门把手、楼梯扶手等频繁接触的重点部位清洁消毒,做实校园公共场所定期清洁与消毒工作。强化健康监测,规范从业管理。加大对托幼机构、学校的厨工、保育员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出现腹泻、呕吐、恶心等肠道传染病相关症状时,应立即暂停工作,及时就医,杜绝带病上岗。同时,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知识培训,提高传染病排查能力和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把准“应急处置关”。完善学校传染病事件的处置预案,开展应急演练75次,确保教育部门—学校—疾控机构—定点医院的联防联控机制健全、沟通顺畅,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按照“属地化管理”“分级分类处置”“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组织力量规范处置。加强班主任、科任教师等一线工作人员卫健教育培训,重点增强常见传染病症状识别、应急处置等知识技能。规范学校传染病应急处置流程,对出现传染病疑似症状的师生,第一时间安排就医,第一时间溯源上报,并安排专业人员按相关操作指引处理病例的呕吐物和粪便,及时消杀被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饮用水等。
把好“责任落实关”。督导检查工作抓时机、广覆盖、深耕作。明确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主体责任,坚持专项督查与日常督查相结合,“四不两直”督查学校疫情防控,重点调度高校健康驿站、疫苗接种等工作,每日巡查师生日常健康监测“日报告”,推动防控措施有力有效。通过现场查看晨午检记录、因病缺勤登记追踪、消毒工作落实情况和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相关资料,对部分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不力、传染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不到位、不规范情况进行了现场点评,对重点传染病健康教育未安排、未开展等问题给予现场示范和科普知识纠偏纠错。
(通讯员:张瑞勇)
2023年3月21日,漳州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肖申华到云霄县实验幼儿园督导调研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来源: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