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生不予录取!应届生更具优势?23年考生家长注意了!

  在2022年各省高考录取中,有不少同学因成绩不够理想最终无缘重点大学,于是便下定决心复读一年,冲刺2023年高考。

  不过,有很多同学在决定是否复读的时候,有这样的顾虑:在第二年高考录取中,是否会受到往届生身份的影响,无缘心仪大学呢?

  其实,关于复读录取问题,已有省份作出了明确规定,下面和小思一起来看看吧~

  

  PART.01

  复读成绩排在同一总分最后

  山西省在2022年高考招生工作规定中明确提到:录取后不报到的考生,下年度报名参加高考,成绩将排在同一总分的最后,同时将写实性记入考生档案,并提供给高校。

  也就是说,如果有山西考生今年高考被录取但未去大学报到,而是选择复读,那么在2023年高考中,只要遇到了与自己高考同分的应届生时,投档顺序会排在应届生后面。反之,应届生相对这类复读生来说,会拥有一定程度的投档优势。

  举个例子:假设张三是山西的考生,2022年被大学录取后不去报到,复读一年继续参加2023年的山西高考并取得600分的成绩。那么,在投档时,他就要等其他考了600分的应届考生档案被检索过后,才能轮到他。虽然都是600分,但应届生先投档,作为复读生的张三就有可能因此错过自己的理想院校专业。

  从山西省2022年高考投档线数据来看,不难发现有些大学最低投档分的小数点后1-3位为000,而根据考试院注明,这一数值对应的考生成绩,正是来自上年录取后未报到的考生。

  

  PART.02

  放弃专项计划录取的考生不能再报

  四川省目前对于复读生没有同分排名靠后的政策,但教育部和部分院校的录取规定还是和复读生有关系的。

  

  图源:教育部

  教育部在此前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到:从2023年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当然,复读是可以复读的,只是不能再参加专项计划了,这类考生复读可以选择普通类专业。

  PART.03

  大学录取有差异吗

  目前,一些特殊院校(专业)比如军队院校、空军招飞等对报考条件放宽,从2015年开始陆续取消了“只招应届生”的限制,但仍有部分高校在招生章程明确不招收复读的学生,如2022年本科提前批的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本科批次的陆军工程大学、陆军军医大学。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在2022年招生章程中提到:

  招生对象一般为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

  

  陆军工程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在2022年招生章程中明确规定,学校只招收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

  

  

  那么,普通高校对于应届生、复读生的录取待遇相同吗?小思从多所双一流高校2022年的录取规则中获取了答案,具体如下:

  特别说明:以下关于重点高校的录取规则整理为不完全盘点,更多高校相关规则可前往院校官网自行查询。

  河海大学:

  录取时,学校所有招生专业男女生比例无限制,往届生和应届生无限制。

  中国药科大学:

  录取时,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

  山东大学:

  录取时,往届生和应届生无差别。

  北京邮电大学:

  对往届生和应届生录取时同等对待。

  北京化工大学:

  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录取。

  北京林业大学:

  往届生的录取按照各省级招生办有关规定办理,和应届生同等对待。

  中央财经大学:

  往届生和应届生在录取时同等对待。

  吉林大学:

  录取时,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

  同济大学:

  录取过程中,同济大学所有招生专业无往届生、应届生及男生、女生限制。

  中国政法大学:

  学校所有专业均无往届生与应届生区分与限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往届生没有报考限制,按照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中南大学:

  录取时,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

  华中科技大学:

  录取时,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

  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数复读生在第二年高考录取时,并不会因为往届生的身份而受到“录取歧视”。正在备战2023年的复读生们对于这一问题不用过于顾虑,尽管全身心备考冲刺!

  不过前文中提到的对于录取后不报到的复读生的相关规定,也给广大考生和家长们提了个醒:无论是在填报志愿或者选择复读时,都要认真了解高考规定及院校招生政策,谨慎考虑再作出每一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