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卫子夫受汉武帝宠爱,但一生很辛酸

  67岁的卫子夫自尽,流下眼泪:“刘彻好无情,47年的夫妻之情,就这么不值钱吗?”汉武帝心中只有江山社稷,没有儿女情长,这是她人生的悲剧。

  

  前138年,刘彻去祭祀归来,路过平阳公主家,顺便去看望姐姐。平阳公主知道刘彻的喜好,便提前准备好几十位美女,精心打扮,给他选择。

  宫中女子多的是,浓妆艳抹,没啥亮点,刘彻一个都看不上眼。平阳公主只好让歌女们出来跳舞,以免尴尬。此时,卫子夫出现了,刘彻“一见钟情”。

  刘彻也是性情中人,当即在平阳公主家里临幸卫子夫,并把她带到宫中。离开之前,平阳公主握住卫子夫的手:“他日你富贵了,可不要忘记我”。

  卫子夫“知恩图报”,弟弟卫青建立战功,威震天下。卫子夫则建议卫青迎娶平阳公主,结为夫妻,平阳公主的后半生才算有了依靠。

  宫中生活,并没有卫子夫想象那么好,刘彻后宫佳丽三千,美女如云,居然忘了她的存在,毕竟皇帝也忙不过来。入宫一年,卫子夫没有机会被临幸,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前137年,刘彻为了减少宫中开支,将年迈女子,被冷落妃嫔送出宫廷,卫子夫就是其一。但是,卫子夫很聪明,她放声大哭,泪如雨下,刘彻心生怜悯,再一次临幸她。

  刘彻这次临幸,中奖概率很高,卫子夫居然怀孕了,生下女儿卫长公主,刘彻非常高兴。此后,刘彻、卫子夫再接再厉,又生下2女1子,总计生了4个孩子。

  卫子夫的儿子,就是太子刘据,这是具有明君潜质的皇子。卫子夫生儿子,地位顿时高涨,对陈皇后构成了威胁,因为陈皇后没有生育,与刘彻结婚十几年,还没爱情结晶。

  陈皇后,即是陈阿娇,刘彻的表姐。刘彻还是胶东王的时候,曾对姑姑馆陶公主说:“如果能迎娶表姐,就给她修建一座金屋,好好宠爱她”,这就是“金屋藏娇”的由来。

  

  刘彻能继位,与馆陶公主的支持分不开,陈阿娇顺利成章当了皇后。但是,婚后十几年,陈皇后并未怀孕,这对汉朝而言并非好事;帝王没有子嗣,一旦驾鹤归去,不免出现纷争,血流成河。

  刘据出生,让汉武帝看到了希望,也让陈皇后失望。所谓“母凭子贵”,既然陈皇后没有儿子,刘彻就以玩弄“巫蛊”为由,废了陈皇后,卫子夫接班。

  曾经发誓要“金屋藏娇”,现在可以弃之如敝履,刘彻的无情,可见一斑。卫子夫受宠爱,卫青、霍去病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汉朝才能击败匈奴,洗刷“白登之围”的耻辱。

  卫子夫坐镇皇宫,刘据是“储君”,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卫青姐夫)率兵征战沙场,建立战功,从而封侯拜将。卫青一家,5人封侯,亲信遍布天下,再加上与皇帝的姻亲关系,成为左右朝政的核心力量。

  卫青家族强大,对汉武帝而言并非好事,因为容易导致“外戚干政”。汉朝建立以来,对“外戚”十分忌惮,而“外戚”也屡次插手政务,差点毁了刘家的江山社稷。

  汉高祖死后,吕雉干政,最后架空惠帝,独揽朝政,汉朝差点改“吕姓”。旋即是薄家、窦家干政,刘彻能继位,也是“外戚”支持。可以说,“外戚”是皇权的潜在威胁,刘彻不得不防备。

  前117年,霍去病暴毙而亡;前106年,卫青病逝,但卫青家族力量已经相当强大了。此时,卫子夫已经年老,没了往日的容颜,刘彻对她也失去了兴趣,转而宠爱王美人、李夫人。

  再则,太子刘据跟刘彻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刘据反对汉武帝穷兵黩武,对开拓西域、西南、打击匈奴不积极,主张休养生息。如此,汉武帝担心,一旦自己驾鹤归去,刘据就会更改帝国的战略,自己一生的努力就要付诸东流。

  刘据、卫子夫的背后,是强大的卫青家族,汉武帝十分忌惮。如此,汉武帝决定栽培新的“外戚”,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得到重用,昌邑王(李夫人儿子)成为皇位的竞争者,对刘据构成了挑战。

  

  前91年,巫蛊之乱扩大化,是汉武帝削弱卫青家族的必然结果。刘据已经无路可退,他率兵攻杀江充,旋即与汉武帝的兵马在长安厮杀,持续了5天5夜,数十万人被卷进来,血流成河。

  刘据战败,逃出城外,汉武帝派人去收缴皇后的印绶,卫子夫悲痛欲绝,对生活彻底失去信心。前一年,因“巫蛊之祸”,卫子夫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外甥卫伉被绞死;如今儿子刘据又“谋反”,估计难逃一死。

  身边的亲人,一个接着一个离去,都死于汉武帝之手。想到这里,67岁的卫子夫只能痛斥皇帝的无情、刻薄、冷血、寡恩,然后用三尺白绫自尽而亡。

  卫子夫死后,汉武帝有所醒悟,却并未赦免刘据,导致其自杀而亡,身边的几个儿子(武帝孙子)也自刎而死。幸存下来的卫子夫后裔,只有曾孙刘病已,他在丙吉保护下逃过一劫,后来被霍光接回来继位,是为汉宣帝。

  参考书目:《汉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