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艺术家之家”昨日于上海国际传媒港揭牌
玉兰花香,浦江潮涌。昨日,“海派艺术家之家”揭牌暨“春到浦江”主题创作活动在上海国际传媒港举行。当天,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高韵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站长、党委书记齐竹泉,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夏煜静,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市美协主席郑辛遥,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市书协主席丁申阳共同为“海派艺术家之家”揭牌。
图说:“海派艺术家之家”揭牌 主办方供图 (下同)
“海派艺术家之家”,旨在搭建一个以海派书画家为核心,汇聚各海派艺术门类,进行文化交流、思想碰撞、艺术互鉴的传媒平台,为艺术家们提供集创作、展陈、讲座、休闲于一体的沙龙式家园。该平台也是上海总站持续加大对上海文化艺术宣传,将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推上《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荣宝斋》《大师列传》等总台精品力作之后,与上海市文化界深入合作的又一项重要成果。上海总站将依托总台国际传媒港园区文化空间、视听技术、配套服务等方面优势,加大对海派文化的传播力度,助力上海建设国际艺术高地、打造“上海文化”品牌。
活动现场,上海老中青三代书画艺术家,以“春到浦江”为主题,通过极具特点的海派艺术呈现方式,在笔墨中礼赞春天,尽情抒发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浦江两岸迈上新征程,朝气蓬勃、气象万千的生动图景。
图说:陈家泠、周志高现场创作
86岁高龄的新海派画家领军人物陈家泠,现场即兴创作《春到浦江》,画作充分展现了陈家泠立足传统,但又打破传统中国画范畴的“敢变、能变”的艺术风格。陈家泠说,作品中所绘的玉兰花是上海的城市象征,上海有一种魔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眼中的上海,就像他笔下的玉兰,“时髦”代表了“引领性”,“摩登”代表了“创新性”,“克勒”代表了“经典性”,玉兰绽放、万物复苏,玉兰的生机勃勃,更是上海的生机勃勃。
中国当代书法复兴奠基人之一,78岁的周志高现场泼墨挥毫、一气呵成,一幅“春到浦江”将活动现场氛围推向高潮。现场周志高还赋诗一首:“春到浦江千浪绿,霞满两岸万家红。更欢癸卯新气象,中华腾飞环宇雄。”这是周志高在感受到这个春天生机勃勃的上海经济社会动能后,内心涌动的强烈感受。
图说:汪家芳《浦江春晖》
同样以“春到浦江”为主题,美术家汪家芳、施晓颉的画作,展现了两代艺术家眼中不一样的“东方明珠”,前者笔下春和景明,浦江两岸尽朝晖,上海春天一片蓬勃生机;后者则用折叠在一张信笺里的城市印象,寄托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爱。书法家张伟生和张丰的作品,均以描写春日的诗句抒情,前者流畅的行草通过笔墨线条的节奏变化,突显“春到浦江”的欢快;后者则以楷书的严谨稳健来明志,寓意不忘初心使命,坚持守正创新。
“海派艺术家之家”2023年工作安排和重点合作项目也于当天发布。作为“海派艺术家之家”成立后的首批合作成果,现场还展示了著名漫画家郑辛遥、篆刻家刘一闻、版画家沈雪江参与总台上海总站“一起咖啡吧”嘉年华活动的联名咖啡杯作品,充分体现出海派艺术门类的丰富多样和可延展性。
图说:联名咖啡杯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和上海市文联共同发起,联合上海市美协、上海市书协共同举办。(新民晚报记者 孙佳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