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谈一些媒体评论的荒唐
近来官媒很忙!前不久,为了不让网络环境影响孩子,大批“鸡你太美”等是恶俗烂梗,臭不可闻;最近,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告诫大学生“孔乙己,你要脱掉长衫”……
现在又来了,为了督促演员提高,人民日报大谈特谈“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表示演员要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文化修养。
官媒“为人民服务”的心情可以理解,凡事念叨念叨不是坏事。但问题是,常常根本搞不清问题,看似有理,实则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指指点点,自相矛盾,难以服众。
人民日报发文的目标是,告诉大众、提醒演员,演员需要文化素养、文化修养,只有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文化修养,才能在演戏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这话没毛病,说得好,值得点赞。可是,试问一下,又有哪个行业不是如此?又有哪个人不是如此?
演员光鲜亮丽,出镜率很高,应该做出榜样,应该有更高要求,给演员提个“提高文化修养、文化修养”的建议,是有必要的。
问题是,表演是艺术,偏偏又是技术,这也就决定了,演技高低与文化修养高低并不成正比。通俗说就是,有不少演员,演技很好,但大字认不了多少。而有些演员,文化水平都修到天上去了,他的演技还在地府。
人民日报等官媒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就举出了一些例子,反复被说的王宝强,之前还提过已经作古的艺术家赵丽蓉。
他们的表演都是大众肯定和喜爱的,他们的文化水平,又很难说有多高,但又不能批评他们,让他们去提高文化素养、文化修养,因为这样大众会不同意。
那该怎么办呢?答案是,重新定义文化素养和文化修养。
一开始说,文化素养、文化修养,不等于学历,这话没毛病,也正好化解了王宝强等例子的逻辑矛盾。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目前不少演员就是像王宝强一样没学历,字也不一定认很多,还想批判他们,这可怎么是好?唯一的阐述方式还是定义概念。这一回文化素养、文化修养包括了角色理解表达、对历史背景的了解等等。
到这一步基本已经实现精准打击了,除了指名道姓外,实际就是明说。可是,作为官媒,又不能显得太小家子气,要呈现一种客观感,如此针对一些演员,太过狭隘。
于是就到了人民日报的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人民日报洋洋洒洒,强调了两点。
一是,生活是戏剧的源泉。这话也没毛病,写戏、导戏、演戏,哪一个都离不开生活,就是读戏、看戏没有生活积累也不一定能懂。人民日报说,演员要体验生活,没有经历,的确最好能亲身体验一下。
二是,“文化之于演员,包含着语言形体等表演技术、应变力观察力等必备素质、对多彩生活的体验、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对美的认知等不同层面。”
听听,说的头头是道,想想,是真的扯淡。按这意思,文化之于演员,就是一切。更大的问题是,在此定义下,根本无法确定一个演员有没有文化和文化水平高低。
人民日报提到的这些文化要素,每个演员身上都有,只是大家的侧重点和长处不一样。
有些演员演技好,表达能力弱;有些演员知识丰富,没啥其他技能;有些演员生活阅历丰富,历史知识少;有些演员技能多没见过啥大风大浪等等。那么这些又该怎么评判文化高低呢?
就拿“对多彩生活的体验”、“对美的认知”来说,谁敢保证他的生活体验比小鲜肉多彩?谁又能说他对美的认知超过小花?如此一来,能说娱乐圈谁的文化水平低?
按照这种文化评价方式,人民日报不应该评判,应该给要批判的演员点赞,因为你学历高,文化素养、文化修养也未必高,审美更是不一定比要批判的演员强,还有啥脸批判人家?
那么要问,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偏离正确评价演员标准的轨道。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怎么才算一个好演员?[守法、守德、演技好、大众喜欢]才是根本,其他扯再多没用,只会让问题复杂化。
文化素养、文化修养根本无法量化和比较。给演员提更高要求是好的,但要弄清文化素养、文化修养到底是个啥。文化定义如此复杂,导致很难评判一个演员有没有文化,更没法横向比较,如果单凭其中一点就定性,岂不是又回到原来的老路上?还不是以偏概全、自相矛盾?
多一些呼吁,少一些批评。当代社会,骂人是最简单的,你不喜欢,就可以批,就可以骂。但作为官媒,对演员,与其天天追着他们,要求他们提高文化素养,倒不如先要求他们守法守德演技好。然后,进一步呼吁他们多学习多读书,扯太多反而难令人信服。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这是不是再为缺乏文化素养、文化修养的演员开脱啊?
还真不是,因为根据人民日报所说的文化内涵,很难明确人家有多少文化素养、有多少文化修养。所谓的缺乏文化素养、文化修养,就很难成立。你学历高,你读书多,你写字漂亮,你敢保证文化修养比别人高?
关键是,如果文化素养、文化修养足够重要,缺乏文化素养、文化修养的演员自会被淘汰,如果不会被淘汰,只能说于演员来说没那么重要。
可能又有疑问了,会不会资本包装的太好了?的确有可能,资本不是很会包装“学霸”人设么?资本能包装一时,难包装一世。如果能,装一辈子好人,最后他不也是好人了么?
最后回到演员角度,官媒的一些批判,于演员来说“菜是原罪”。当然,也可能是,被黑成的“菜”。简单说就是,很火很出名,但演戏实力大家没看到。可能是真没实力,也可能有实力暂时没展现出来。
其实,人的本质是双标,所谓的批判可能也没那么死板,只要守法守德演技好大众喜欢,最终会发现,其他一切都能够被原谅。那时候,腼腆是可爱,大嘴是勇敢,根本没人强调狗屁文化,甚至没能接受文化教育会被看成是励志的表现。
说到底,演员还是要靠作品说话,任何一个演员,没有一部好作品,解决不了的挨批,如果有,那就再来几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