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原标题:2023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摘编自王梓佩《从阅读开始,重拾汉语之美》)

  材料二:

  每年都有大量流行语轰轰烈烈地出现,又默默无闻地消失。 “yyds” “e mo” 等 字母词更是让许多人大呼“看不懂”,对汉语表达“被污染”而忧心忡忡。 其实经历时间的选择之后,大浪淘沙,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词才最终留下来,所以我们无需担心流行语会对汉语之美有所损害。 《咬文嚼字》编辑部从 2008 年开始评选年度十大流行语,是国内最早做流行语评选的机构。 其评选标准是什么呢? 作为《咬文嚼字》的主编,我从“选什么”与“如何选”两个角度来解析。

  人们所使用的交流手段,其实是一个由并非单一、纯粹的成分构成的圈层结构。这个圈层结构分成三层:第一层“核心层”,由规范纯粹的母语成分构成,符合母语的内在结构规律,也符合我们社会的文明道德规范;第二层“混杂层”,混杂着源自母语但偏离母语内在结构规律的成分(如“十动然拒”),价值递减趋零的谐音词(如“蚌埠住了”),源于母语及源于外语的未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字母词(如“emo”),数字、符号、字母混合体(如“9494”);第三层“边沿层”,由颜文字、表情包甚至眼神、手势等组成。《咬文嚼字》评选“流行语”无疑应该把选择范围局限在由规范母语成分组成的“核心层”。

  再说“怎么选”。《咬文嚼字》评选年度“流行语”的标准——坚持语言学价值、社会学价值原则。“语言学”当然是针对我们的母语汉语说的;“价值”的含义是,我们评选“流行语” 要对我们母语汉语作出贡献,能推动汉语的健康发展,能为汉语增光添彩。“社会学价值”,主要考虑流行语必须反映时代特征,为一年的社会生活留下印记。

  在对新词新语新用法做价值判断时,我们要把握好两点:首先,用好“语法规则”这把尺子;其次,用好“社会准则”这把尺子。社会各界要引起足够重视,自觉抵制不健康语言成分的侵蚀, 增强“语言免疫力”。

  (摘编自黄安靖《流行语无损汉语之美》)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虽然传统文化正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与生活,但社会上对汉语传承的担忧却呈上升趋势。

  B. 《洛神水赋》创作灵感源于洛神的传说与曹植的《洛神赋》,寄托了创作者的家国情感。

  C. 每年都有大量流行语不断出现和消失,因此我们不用担心流行语会对汉语之美有所损害。

  D. 评选年度“流行语”的语言学价值体现在能为汉语作贡献和添光彩,推动汉语健康发展。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具体谈了汉语之美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 两则材料都呈现出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均开篇引出话题,然后展开论述,最后发出呼吁。

  C. 材料一运用了举例、对比、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文章不仅论证有力,且富有文化底蕴。

  D. 根据材料二内容,我们可以判断,“绝绝子” “夺笋” “yyds” “3Q” 均属 “混杂层”。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 《浮生六记》《陶庵梦忆》翻译本纷纷推出,让明清小品文复活,有利于重拾汉语之美。

  B. “囧”“山寨”“雷”“给力”“穿越”等词,如今仍被频繁使用,有的甚至进入词典。

  C.2022 年 10 月,网络上掀起了一场“斯人”与“是人”的争论,话题“吵”上热搜第一。

  D.《红楼梦》中贾探春发起海棠诗会,探春、宝钗、宝玉和黛玉各自赋诗一首,尽显才情。

  4.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的第一篇课文为《诗经·氓》,请结合材料一内容,以你学习《氓》的过程为例,谈谈如何重拾汉语之美。(4 分)

  5. 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评选“十大语文差错”这一活动的理解。(4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信封里的儿子

  司玉笙

  (选自《北方文学》2022 年第 1 期,有删改)

  文本二:

  央广网北京11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退伍老兵廖良开从 3000 公里外的重庆来到吉林,祭拜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战友母亲。当年,为了一个承诺,他默默赡养一对老人21年。

  时光退回到 1997年,当年19岁的战友刘继强因为援救落水群众牺牲后,廖良开想的最多的是自己能否替战友尽孝。有了这个想法后,廖良开开始给去世战友在吉林的父母写信。1998年, 吉林妈妈生日当天,廖良开在电话中第一次叫了妈;1999年,廖良开第一次休探亲假没有回重庆老家,而是来到吉林,和吉林父母见面,上门认亲。

  从此,这对特殊的父子情、母子爱跨越 3000 公里,真实而又默默地展开。2017年,吉林妈妈因病去世,廖良开悲痛不已,把吉林爸爸接到了自己的家里照顾。吉林爸爸说,因为有了廖良开,他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摘自 2018 年 11 月 28 日央广网)

  6. 下列对两个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随着情节的推进,主人公刘敬根的情感愈加真切,由接受班长的临终嘱托,到为班长母亲养老送终,完成“儿子”角色的转变。

  B. 刘敬根受班长刘兴根的教导、关心和影响,他们在革命战争中结下深厚的兄弟情谊,跟“ 亲兄弟”的感情一样真挚、浓烈和醇厚。

  C. 医护人员误认为“他”是“刘兴根”,是因为“一喊刘兴根他就答应”以及“他”每天对着班长照片进行“整容”,神似班长。

  D. 退伍老兵廖良开信守承诺,替战友默默尽孝 21 年的事迹感人至深,他用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的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 下列对文本一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小说以第三人称来叙述,以旁观者的身份比较客观地记叙了刘敬根赡养战友娘亲的故事, 人物心理描写较细腻生动。

  B. 作者让主人公两次放弃好工作,看似有违现实逻辑,实则依循主人公情感逻辑而发展,从而突显刘敬根崇高的形象。

  C. 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朴实平易,真实感人,如“我没啥可写的,与那些埋在雪地里的战友比,我还活在母亲身边……”。

  D. 小说结尾“淡淡的血迹依旧形如雪地梅花”,以“雪地梅花”象征革命英雄们的抗美杀敌精神长存,意蕴丰富深远。

  8. 小说主人公“他”叫刘敬根,其事迹令人动容,请结合文本一概括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并简 要分析。(6 分)

  9. 两个文本主要内容类似,相较文本二的新闻消息而言,小说《信封里的儿子》艺术表现力更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

  材料二:

  (节选自《国语·晋语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徒,白白地,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徒留无所施”的“徒”意思相同。

  B. 质,使……做人质,用诸侯的儿子做人质,是源于春秋时期的外交方式。

  C. 矜,指怜悯,与李密的《陈情表》中的“不矜名节”的“矜”意思不同。

  D. “置官司焉”的“官司”指的是官衙,现在是指在人民法院进行的诉讼。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买粮食,秦缪公把粮食卖给了晋国;第二年秦国发生饥荒,晋国不但不卖粮食,还乘机攻打秦国。

  B. 秦晋交战,秦国将士怨恨晋国,打败了晋国军队,惠公的马车陷入泥泞中停了下来,惠公请求庆郑救他,但还是被俘虏。

  C. 秦国大臣对如何处置惠公意见不一,公子絷认为杀死惠公对秦国最有利,并建议让惠公的哥哥重耳接替惠公做晋国国君。

  D. 秦缪公权衡利弊后,为了不被诸侯嘲笑,决定放惠公回国,让惠公的儿子到秦国当人质, 秦国还得到了河东郡的大片土地。

  13. 把文中画横线(红色)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 惠公御秦师,令韩简视师,曰:“师少于我,斗士众。”(4 分)

  (2) 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4 分)

  14. 秦缪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请根据文本说说他能成为霸主的原因。(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大酺·春雨

  周邦彦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墙头”三句,细腻描写春风中新生翠竹品质高洁,生机勃勃。

  B. 下阕用庾信等人的典故,既丰富了词的内容,又含蓄寄托深情。

  C. 词的末句用问句作结,与上阕“自怜幽独”相照应,加深愁情。

  D. 本词是一首长调,言辞工巧,长于铺叙,构思别致,寓情于景。

  16. 这首词以“春雨”为题,借景抒情,词的下阕看似没有写春雨,实则句句都有春雨,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思想上采取了“ , ” 的措施,以达到愚民的目的。

  (2)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借“白云”“青枫浦”托物寄情,写出在月夜中思妇和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

  (3)古人写诗词讲究炼字,既用“空”字写景状物,如“ ”,又用“空”字表达情感,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19. 文中画横线(蓝色)的句子有一处语病、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和一个错别字,请进行改正。(3 分)

  20. 请以“《深海》制作团队”为主语,将文中画波浪线(红色)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C(因果关系错误。)

  2.A(材料二没有具体谈“汉语之美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3.B(材料二观点是用好“语法规则”和“社会准则”两把尺子,规范使用流行语。只有 B 项符合规范使用流行语的话题,其它三项都不属于流行语范畴。)

  4. ①认真学习文本,挖掘诗歌人文底蕴。主动学习《氓》的文化制度与传统习俗,从而理解和 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②借助教师讲解,感受诗歌艺术魅力。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掌握《氓》的比兴手法和男 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评分细则:答对 1 点给 2 分,满分 4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 ①汉语的社会学价值体现在能反映时代特征。评选“十大语文差错”,其实是对本年度重大 社会热点的别样关注。②社会各界对规范使用汉语高度重视。评选“十大语文差错”能警醒世人,以严谨态度和敬 畏之心规范使用汉语。

  (评分细则:答对 1 点给 2 分,满分 4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C(“是因为‘一喊刘兴根他就答应’以及‘他’每天对着班长照片进行‘整容’,神似班长”,原因解说错误。)

  7.D(“象征”错误,应是比喻。信封上的“血迹”形如“雪地梅花”,寓意刘敬根对班长的深切缅怀,他们的革命情谊天长地久,鲜活如初。)

  8. ①有情有义。主动替班长侍奉母亲,有情有义;找媳妇以孝顺母亲为唯一条件,至诚至孝。②英勇无畏。他冲锋在前,打起仗来十分英勇;头部被弹片击中而昏迷一周,他毫不畏惧。③不计名利。为照顾母亲,他两次主动放弃好工作;把十几枚军功章压在箱底,从不示人。

  (评分细则:答对 1 点给 2 分,满分 6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 ①情节安排更精巧。新闻消息平铺直叙;小说以信封为线索,连接刘兴根、刘敬根这两个儿 子情深义重的故事,设计巧妙。②人物刻画更立体。新闻消息以报道新闻事实为主,简明扼要;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塑造了一个有情有义的人物形象。③主题表达更丰富。新闻消息重在表现廖良开的重诺重情;小说重在赞美军人重情重义、不 计名利的美好品质和高尚情操。④阅读趣味更浓厚。新闻消息客观报道;小说的铺垫、比喻等手法,社会背景的融入,人物 对话的描写,使小说引人入胜。

  (评分细则:答对任意 1 点给 2 分,满分 6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B D H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奚)

  (评分细则: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

  11.D(“官衙”错误。“官”是官员,“司”是管理。)

  12.D(“为了不被诸侯嘲笑”错误,应是为了秦国的利益;“河东郡”错误。)

  13.(1)惠公迎战秦国军队,派韩简去探视秦军情况,韩简回来报告说:“秦军人数比我们少, 但斗士众多。”

  (评分细则:“御”、状语后置“师少于我”各 1 分,句意 2 分。)

  (2) 羞辱了一国的士大夫,又说我立有道的国君来统治你们,恐怕不可以吧?

  (评分细则:“临女”、“无乃……乎”各 1 分,句意 2 分。)

  14.①秦缪公体恤百姓,心怀仁爱。

  ②秦缪公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③秦缪公不计前嫌,宽容大度。

  ④秦缪公冷静谨慎,沉着隐忍。

  (评分细则:答对任意 1 点 1 分,满分 3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材料二:

  惠公迎战秦国军队,派韩简去探视秦军情况,韩简回来报告说:“秦军人数比我们少,但斗士 众多。”惠公问:“什么原因?”韩简回答说:“因为你出奔逃亡时依靠过秦国,回国继承君位时烦劳过秦国,饥荒时又吃过秦国卖给我们的粮食,秦国对我们有三大恩惠而我们都没有报答,所以他们才来入侵。如今你又出兵出击,秦军没有人不愤怒,晋军没有人不懈怠,所以秦军斗士众多。”惠公说:“但如今我不出击,回去后晋国一定会受到轻侮。一介匹夫尚且不可轻侮,何况一个国家呢!”晋军溃败,惠公驾车的马陷入泥泞之中不能行进。惠公呼叫庆郑说:“快用车来载我逃命!”但也未能救出惠公,于是晋惠公被秦军俘获。秦缪公班师回朝,到达 王城,召集大夫们谋划,说:“杀死晋君,与将晋君放逐出晋国,与把他带回秦国,与放他回国恢复他的君位,哪个处理方法对我们秦国更有利?”公子絷说:“杀死他对秦国有利。”公孙 枝说:“不可以。我们已经让大国的卿士在战场战败蒙耻,又杀他们的国君来加重这种耻 辱,这样晋君的儿子就会想着为父报仇,臣子就会想着为国君报仇,这种事即使不是秦国干的, 天下人谁不憎恨呢? ”公子絷说: “我难道只白白地杀晋君就算完了? 我将用公子重耳来代替他为国君。 ”公孙枝说: “羞辱了一国的士大夫,又说我立有道的国君来统治你们,恐怕不可以吧? 倘若行不通,必定被诸侯取笑。 战胜大国却被诸侯取笑,不可以说是威武。 杀弟弟而立 他的哥哥,哥哥假如感激我却忘记了他的亲人,不可以说是仁义。 如果没有忘记,这是秦国第二次施恩而没有成功,不可以说是明智。 ”缪公问: “那么该怎么办呢? ”公孙枝说: “不如放他回去,和晋国缔结和约,恢复他的君位,但让他的嫡子做人质,使他们父子交替住在秦国, 这样秦国就可以不受祸害了。 ”因此让惠公回晋国,让子圉到秦国为人质,秦国开始管理黄河以东的政务。

  材料三:

  晋国又发生了饥荒,秦缪公又送给他们粮食,说:“我怨恨他们的君王,但怜悯他的百姓。况且我听说唐叔受封的时候,箕子曾说过:‘唐叔的后代必定会强大。’晋国难道是可以随便打主意的吗?我姑且多树立德行,以等待有才能的人。”从这时起,秦国开始在黄河以东征收赋税,设置官吏,负责管理。

  15.A(“品质高洁”错误。)

  16.①下阕开头写行人归心似箭,但绵绵春雨使道路积水,马车难行,诗人内心焦急无奈。②接着连用庾信、卫玠和马融三个典故,极写诗人因春雨滞留、欲归不能的愁闷心情。③最后写落红铺地,樱桃如豆,春事消歇,作者借写春雨无情,渲染了游子思乡之情。

  (评分细则:答对 1 点 2 分,满分 6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白话诗词】

  【诗词赏析】

  本词既写了春雨,又通过对雨景的描写抒发行旅为雨所困的愁闷情绪,引发游子相思之情。开头三句渲染雨意来临时的环境气氛。隔宿雨意酿成,烟雾散去,夜静寂,听不见春禽的 啼鸣,只听见雨点敲打屋顶的淅沥声响。 “飞”“鸣”写出了春雨的劲急。 “墙头”三句写出被雨水洗得一尘不染的墙头新竹用嫩梢相互碰触的动人景象。 这是室外雨景,接下来三句则是描写雨天室内景象。 琴丝、枕障、帘竹都受到春雨湿气的浸润。 “润”“寒”等字,准确地捕捉了春雨的特征,写出了人们对春雨微妙而深刻的感受。 以上九句,词人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 对春雨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 同时也渲染了一种凄冷孤寂的氛围。 春雨带给人新的感觉,却难以抹去内心的相思之情。 “邮亭”三句即写行人孤独,一人在外,百无聊赖,只有春雨伴随入眠的愁苦心情。 结尾三句,“愁极频惊”准确写出了行人因愁绪太深,在睡梦里忽然惊起的情景; 但惊起后,却又“梦轻难记”,令人沮丧,只有“自怜幽独”,愁绪更深一层。

  下阕开头两句写行人归心似箭,却遇天雨路阻,归程无法“速”的焦急与无奈。接着连用 了庾信、卫玠和马融的三个典故,说明自己思念远方的亲人之深,正如庾信憔悴成病、卫玠心神大伤、马融闻笛落泪的悲伤。 这里极写了行旅被雨阻、欲归不能的愁闷心情。 “况萧索”三句又回到春雨,既写了其无情,又写了它的多恩,带给作者无限的感慨,以“夜游共谁秉烛” 的疑问作结,与上阕“自怜幽独”相照应,写出了作者无奈的愁闷。

  此词写景抒情,寓情于景,音律复杂多变,构成独特旋律。

  17.(1)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2)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3) 【示例】第一空:空山新雨后 夜静春山空 凤去台空江自流第二空:塞上长城空自许 怀旧空吟闻笛赋 是非成败转头空

  (评分细则:每空 1 分,共 6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最后两空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18. ①简而言之 ②绚丽多彩(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 ③亦步亦趋

  (评分细则:每处 1 分,共 3 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

  19. ①语病:将“一种”移到“绘画”的前面(或将“一种”移到“中国的”的后面)。

  ②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将“:”改为“——”。

  ③错别字:将“溶”改为“融”。

  (评分细则:每处 1 分,共 3 分。)

  20. 《深海》制作团队为了探索中国动画的全新方向而研发了将中国水墨画“三维化”、赋予水墨画全新生命力的“粒子水墨”技术。

  (评分细则:答对“为了探索中国动画的全新方向”,给 1 分;答对“研发了将中国水墨画‘三维化’、赋予水墨画全新生命力的‘粒子水墨’技术”,给 2 分;句子通顺连贯,给 1 分;共 4 分。)

  21. ①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②而且充满了各种宇宙辐射 ③植株比一般的水稻要矮

  (评分细则:每处 2 分,共 6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 甲:利用太空特定环境(或宇宙辐射)诱使种子变异乙:培育被挑选出来的变异种子

  (评分细则:每处 2 分,共 4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3. 参照 2022 年全国卷Ⅰ作文评分标准。(建议 45 分起评)

  【审题解析】

  【参考立意】

  1. 厚德而后得。

  2. 以德求得,因德舍得。

  3. 以德谋得,以得促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