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究竟有没有一种刑罚叫“吞金”?为什么人吞了金就会死?
吞金,其实主要是定义什么是吞金?有人说这个金是指黄金,也有人说这个金是指金属,甚至是某些特定的金属。其实,只有明白了这个金子指的是什么,才能明白吞金子为什么会死?
按照很多人的说法,吞金中的“金”指的就是金子,所以这个惩罚有点奢侈了。金子无论在现代还是在古代,都是比较有价值的。如果朝廷真的用这个刑来杀人,那就是浪费钱了。而且,金子本身是无毒的,就算是吃进肚子里,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吞金必死呢?
如果说吞金会死,那么其实这个人不是死于金子,而是死于肠胃损伤!在现代社会,我们时不时会看到孩子误吃某些东西。说到底,孩子们只要把它们排泄出来,就没什么问题了。就算吞下这些东西,对身体的伤害也不大。真正的伤害是吞下不规则的物体。比如这个物体有棱有角,就比较危险。
因为这些东西进入肠道后,可能会划伤你的肠道,而且即使这个东西的体积足够大,也会直接堵住肠管造成肠梗阻,导致肠道无力内容物无法通过,近端肠管会被拉得越长越大,最终可能导致肠破裂、肠坏死,极有可能危及生命。
现代社会,医疗发达,这些情况大部分时候都可以治疗,但是在古代,这样的问题很难处理,而且很可能因此而死。
回到吞金的话题,首先可以明确的是,金子本身是无毒的,金子不会被人体消化,所以如果真的想吞金而死金,那么这个药明一定不能太小,也不能太规整,比如金珠,因为吞下这种药明,人体是可以排出体外的。吞金死,要么是这个金子形状不规则,非常锋利,被吞下后能切穿肠道,要么是这个金子体型大,堵塞了肠道,导致肠道坏死。
不管怎么看,其实这种把金子吞死的方法成功率很低,而且一旦成功,会很痛苦。如果真的用这个方法,还不如直接在外面找块石头吞下去,说不定效果会更好。
本文认为,古代应该没有吞金这种刑罚,因为比起这种杀敌的方法,其实还有更高效、更省钱的方法。吞金法成功率低,而且要花钱。古代人不会这么傻。
至于吞金自尽,古代确实有记载。比如《明史》里面的太监张敏,就是因为害怕万贵妃的报复,选择了吞金自尽。《红楼梦》里面的尤二姐也是吞金死的,所以这个方法真的是古代就有的。只是,这种死法,的确是太过残忍了。
因为吞金对金子的造型要求比较高,所以像尤二姐,应该是吞金耳环,金链子之类的。只有这种金子是不规则的,像金戒指,金耳环,等类根本不起作用。至于张敏这个太监,他绝对不会吞下一大块金子的,太贵了,他估计只是吞下了几片金箔,这种金箔确实不规则,有棱有角.
金属
吞金的黄金,除了金子,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金属。但是,很多金属元素对人体是无害的,所以如果吞下这些东西,原理还是和上面一样,就是利用金属不规则的尖锐部分切开肠子,最终导致人死亡慢慢地。
也有人说水银是一种金属,剧毒。上古吞金,很可能就是吞水银。不过,也有不少人反驳说,汞之所以有剧毒,主要是因为它极易挥发。汞蒸气只有被人体吸入后才会有剧毒,喝下去是没有问题的。事实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误食少量水银确实没什么大问题。人体不能消化汞,汞还是会排出体外。但是,如果大剂量饮用,则对身体有害。汞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进入人体,造成危害。所以,吞水银会死人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其实单质金属比较稳定,不容易和人体内部发生反应。因此,在古代,关于吞金而死的说法多为道听途说。但是,金属离子确实容易与人体发生反应,引起人体中毒。所以如果有这种吞金而死的说法,很有可能是金属化合物被吞了进去,最终在人体内部发生反应,使人体中毒。
结论
总的来说,吞金行为其实很难作为一种惩罚,因为成功的概率太低,代价太大。效果不如直接吃石头。而真正吞金而死的,大概率是吃了利器,割破了肠子,最后死的很惨。这实际上是一种慢性折磨,与其他死法相比,是非常不人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