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什么会成为武圣?
历史上忠勇兼备者众多,为何独关羽会成为武圣?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时势造英雄,舆论造神灵,自身条件与造神运动两者缺一不可。
先看自身条件
一、形象颇佳。关羽身高九尺,红光满面,丹凤眼卧蚕眉,一副极具标志性的长髯,一身正气,威风凛凛,座下赤兔马,手中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仅仅这幅形象就鲜有人能敌。
二、忠义感人。后人传颂关羽之忠勇,总是把忠义放在前面的,自一见如故桃园结义开始,刘关张的故事就名扬天下,刘备生死未知时关羽为保护嫂嫂降汉不降曹,曹操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仍然留不住关羽,闻听大哥刘备下落即千里走单骑去寻找,足见其忠;而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保张辽、华容道义释曹操都彰显其义。
三、智勇双全。既然是武圣,勇武之力自然是不能少的,关羽出道即温酒斩华雄、之后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降黄忠、五虎上将之首、坐镇荆州、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等等,都充分展示了关羽的智和勇。当然单论武力,关羽可能敌不过吕布,但武圣人必然是全方位的比拼,反复无常的吕布是难登台面的。
四、故事最多。三国时期名将众多,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来,但唯独描述关羽的故事最多,自然关羽的形象也就更生动和具体,这样有血有肉的人物才最适合作为后人敬仰的对象。
再看造神运动
自身条件只是基础,毕竟华夏五千年,其他年代也有很多可以媲美关羽的英雄豪杰,谁会最终脱颖而出,还需要有造神运动,就跟现在的流量明星是一个道理。
早在宋朝时期宋徽宗就将关二爷封为“忠惠公”“崇宁真君”、“义勇武安王”。大明朝万历皇帝将关羽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而清朝时期关羽的声望达到了顶峰,顺治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后来经乾隆、嘉庆、道光等多位皇帝的不断加封,这个名头越来越长,也越来越响亮,最后到光绪帝就变成了“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足足二十六个字的头衔。
就这样,由于多位帝王大力推崇,并在全国各地建起了很多的关帝庙,使得关羽的地位越来越尊崇。据传,到了清中期,全国大约有三十多万座关帝庙,甚至超过了土地庙和观音庙的数量。而民间以各种形式供奉关羽也自然越来越盛行,曾经的香港警匪片、古惑仔类型的影片中给关二爷上香的镜头就很是常见。甚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包括世界上其他有很多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很多人都信仰和供奉"关公"。
于是关羽就真正的脱颖而出,成为了经久不衰、广为流传的武圣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