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室的故事】警务室的牛警官服务群众有“牛劲”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社区民警
牛建强真是人如其名
从头到脚都有一股不服输、肯钻研的牛劲
故事一
这不,说着,接警室就传出辅警小王的声音:“牛Sir,走吧,马老汉家的儿子又和媳妇闹矛盾了,说是打架了,咱俩看看去。”此时,夜幕已经降临,牛建强提起跟随他3年多的“社区警务”包包,用稳健的步伐回应群众的呼声。一进门,就看见小马媳妇坐在炕头低声抽泣,小马扭着头不支声,5岁的孩子躲在母亲身后,小眼睛扑闪扑闪的。看到这幅情景,牛建强就知道两口子又是因为钱的事情闹矛盾了。
兴仁派出所深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收集社情民意,跟踪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图为社区民警牛建强到群众家中了解村上的治安状况,及时排查化解矛盾。
“小马,你这是又犯犟了。”牛建强把两人叫到一起,举例子、作比较,看心病、解心结,“看隔壁邻居,人家过得多好。男人一心挣钱,女人操持家务,过得多和谐。”看着小马默默点头,牛建强继续说着:“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不是窝在墙角的烧火棍,现在社会这么好,你多用点心,多挣点钱,对老婆孩子好一点,生活自然就顺心了,不要因为控制不住脾气就伤害家人的感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劝解,小马媳妇止住了哭泣,转身去给小马做晚饭,小马也觉得自己有些冲动,主动向媳妇道歉,见到小马两口子和好了,牛建强和同事才放心地离开。半夜巡逻的时候,牛建强又叫着同事,到小马家看了一遍,看见灯已经熄了,也没听见争吵的声音,这才安心返回派出所。
故事二
兴仁派出所情系群众,主动上门服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图为社区民警牛建强到群众家中走访,并为老人办理户籍业务。
“小牛,我这行动不便,去不了派出所办户口,咋办呀?”兴仁村的老王在电话里向牛建强不断“诉苦”。原来,老王要办理恢复户口的业务,因身体原因,老王一直没有到派出所办理。牛建强了解情况后,及时收集材料,带着户籍室的辅警到老王家,主动上门为老王办理户籍业务。一周后,牛建强将户口本送到了老王手中,看着崭新的户口本,老王很是激动:“已经办好了吗?真是太谢谢了,要不是上次你入户时给我留下了你的手机号,我都不知道这件事该找谁帮忙。”见到牛建强要离开,老人不顾自己腿脚不便,执意送到大门口。
故事三
2月份的一天,牛建强和同事们在香山乡巡逻过程中,警车不慎陷入泥沙中,推、拉、抬都不管用,“这可怎么办,天都黑了,这里距兴仁镇还有七十多公里呢,路程难走,附近也没有住户”,大家看着陷入泥沙中的警车犯了难,此时距离车辆“陷入困境”已经4个小时。牛建强突然想起来香山乡有个张师傅,他有一辆铲车。牛建强随即拨通张师傅电话向张师傅求助。晚上10点多,一辆皮卡车和一辆铲车缓缓地驶到了警车旁边,原来是张师傅带着几名群众赶了几十公里山路前来救援的。“我得到消息后,叫上人就往来赶。”在铲车的助力下,警车很快地就被拉出了沙坑,“真是太感谢了,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今天要被困在山里了。”看着警车“得救”,大家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兴仁派出所依托社区警务室,扎实为群众办实事,密切警民鱼水情,以实际行动保平安、护稳定。
图为警车受困,群众帮忙救援。
故事四
还记得春节期间,在大家还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时,牛建强和同事接到了“兴仁镇东街某餐厅着火”的警情,正在就餐的他们立即放下碗筷,全警出动,火速赶往出事地点。
兴仁派出所牢固树立“再快一秒”的理念,坚持快处警、快研判、快反应,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图为民辅警消除火灾隐患,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到达现场后发现,火势已经从某餐厅二楼蔓延至某服饰广场广告牌处。由于消防队离火灾现场八十多公里,一时无法到达,加之风力较强,火势凶猛,周边都是服装、家具、百货超市,如不快速控制火情,后果将不堪设想。牛建强和同事们向加油站借来灭火器,联合周围群众,不顾危险,奋力扑救,终于将大火扑灭。由于行动迅速,措施得当,及时避免了火势的扩散蔓延,为群众挽回了经济损失。
民辅警们都是“牛警官”
群众都认识“牛警官”
派出所里的“牛警官”有很多
他们眼里有活,心中有情
走村入户聊家常,扶危济困护平安
总之一句话,“牛警官”有牛劲
原标题:《【警务室的故事】警务室的牛警官服务群众有“牛劲”》
阅读原文